一种气门座圈压装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024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门座圈压装部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门座圈压装部件,包括长杆状的部件主体,所述部件主体包括于顶部设置的上端部、于中部设置的施压部和于下部设置的与发动机缸盖导管孔配合的导向杆,施压部下部设有垂直于导向杆轴线的压装气门座圈的台阶面,导向杆的轴线与部件主体的轴线一致,上端部上表面包括高于其他部位的受压点,受压点沿部件主体的轴线设置。受压点受到压力,部件主体沿轴线竖直移动,能够将气门座圈正确的压入缸盖底孔,与缸盖底孔的上端面完全贴合,不会产生缝隙,避免现有技术中气门座圈压斜、贴合面缝隙过大的情况发生。
【专利说明】一种气门座圈压装部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缸盖装配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门座圈压装部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应用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的机械设备已非常普遍,例如汽车、起重机等,发动机为这些机械设备中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
[0003]发动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为发动机缸盖,在发动机缸盖装配时,需把气门座圈压装入发动机缸盖的缸盖底孔内,气门座圈的压装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后续气门机构的装配质量,可能引起发动机在使用时漏气、气门损坏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整机的严重故障。
[0004]气门座圈与缸盖底孔为过盈配合,需要外部施加较大的压力将气门座圈压入缸盖底孔内,并且必须保证压装到位,目前有设备全自动压装和人工用液压机压装两种压装方式。设备全自动压装精度高,质量稳定,快捷方便;但设备造价高,结构复杂,后期维修保养困难,且体积大,不便搬迀,适用于流水生产线大批量生产。人工液压机压装虽然不如设备全自动压装方式先进,但其采用的液压机小巧简单,维护方便,通用性很强,且搬迀方便,在发动机维修、零部件返工这些灵活性较大的场合下,是不二选择。
[0005]人工液压机压装主要是靠液压机向下的垂直压力,将压力传递给压装部件,压装部件再将压力传递给气门座圈,将气门座圈压入缸盖底孔内。气门座圈要压装到位,气门座圈底面必须和缸盖底孔内部端面完全贴合。而现有技术中,由于压装部件设计不当,会出现将气门座圈压斜、贴合面缝隙过大等问题发生,严重影响装配质量。
[0006]因此,如何将气门座圈压装到位,保证气门座圈与缸盖底孔内部端面完全贴合,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门座圈压装部件,以实现将气门座圈压装到位,保证气门座圈与缸盖底孔内部端面完全贴合的目的。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气门座圈压装部件,包括长杆状的部件主体,所述部件主体包括于顶部设置的上端部、于中部设置的施压部和于下部设置的与发动机缸盖导管孔配合的导向杆,所述施压部下部设有垂直于所述导向杆轴线的用于压装气门座圈的台阶面,所述导向杆的轴线与所述部件主体的轴线一致,所述上端部上表面包括高于其他部位的受压点,所述受压点沿所述部件主体的轴线设置。
[0010]优选的,在上述气门座圈压装部件中,所述部件主体为以其轴线为轴的柱状旋转体。
[0011]优选的,在上述气门座圈压装部件中,所述施压部的直径尺寸为可伸入缸盖底孔的最大尺寸。
[0012]优选的,在上述气门座圈压装部件中,所述上端部的上表面为球面,所述受压点为所述球面的最高点。
[0013]优选的,在上述气门座圈压装部件中,所述上端部与所述施压部之间还包括圆柱结构的握持部。
[0014]优选的,在上述气门座圈压装部件中,所述握持部上刻有增大握持摩擦力的花纹。
[0015]优选的,在上述气门座圈压装部件中,所述握持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施压部的直径。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门座圈压装部件,包括长杆状的部件主体,部件主体的上端部上表面设有高于其他部位的受压点,即在受到液压机垂直向下的压力时,受压点最先受力;部件主体中部的施压部的台阶面与气门座圈接触;施压部下部固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与发动机缸盖的导管孔配合,导管孔给导向杆以导向,使导向杆沿竖直方向移动,导向杆给部件主体以导向,使部件主体沿竖直方向移动,不会倾斜,并且受压点和导向杆的轴线均在部件主体的轴线上。当液压机垂直向下压部件主体时,受压点首先受到压力,即在部件主体的轴线上施加竖直的压力,不会产生扭矩,防止部件主体倾斜,部件主体沿竖直向下移动,施压部的台阶面与部件主体轴线垂直,保证施压部的台阶面与气门座圈水平接触,气门座圈受力一致,不会发生歪斜,能够将气门座圈正确的压入缸盖底孔,与缸盖底孔的上端面完全贴合,不会产生缝隙,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气门座圈压斜、贴合面缝隙过大的情况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门座圈压装部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门座圈压装部件压装过程中的位置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门座圈压装部件压装过程中的配合示意图;
[0021]上图中:
[0022]I为上端部、2为施压部、3为导向杆、4为受压点、5为握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门座圈压装部件,能够将气门座圈压装到位,保证气门座圈与缸盖底孔上端面完全贴合。
[00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图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门座圈压装部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门座圈压装部件压装过程中的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门座圈压装部件压装过程中的配合示意图。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门座圈压装部件,包括长杆状的部件主体,部件主体包括于顶部设置的上端部1、于中部设置的施压部2和于下部设置的与发动机缸盖导管孔配合的导向杆3,施压部2下部设有垂直于导向杆3轴线的用于压装气门座圈的台阶面,导向杆3的轴线与部件主体的轴线一致,上端部I上表面包括高于其他部位的受压点4,受压点4沿部件主体的轴线设置。受压点4和导向杆3的轴线与部件主体的轴线一致,受压点4位于上端部I上表面,且位置高于其他部位,当液压机垂直向下压部件主体时,受压点4首先受到压力,即在部件主体的轴线上施加竖直的压力,不会产生扭矩,防止部件主体倾斜,部件主体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施压部2的台阶面与部件主体轴线垂直,保证施压部2的台阶面与气门座圈水平接触,气门座圈受力一致,不会发生歪斜,台阶面将气门座圈水平压装到位;另一方面,导向杆3与发动机缸盖导管孔配合,导管孔为与缸盖底孔同轴的孔,即与被压装于缸盖底孔的气门座圈同轴,导管孔给导向杆3以导向,使导向杆3沿缸盖底孔轴向移动,导向杆3给部件主体以导向,使部件主体只能沿缸盖底孔轴向移动,而不产生径向偏移,能够将气门座圈正确的压入缸盖底孔,与缸盖底孔的内部端面完全贴合,不会产生缝隙,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气门座圈压斜、贴合面缝隙过大的情况发生。
[0027]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部件主体为以其轴线为轴的柱状旋转体。部件主体为旋转体,旋转体的旋转轴为部件主体的轴线,如此设置的部件主体,其结构更加均匀,使得部件主体传递压力的效果更加均匀,不会产生某一方向的倾斜,进而导致将气门座圈压装倾斜,进一步保证气门座圈与缸盖底孔内部端面完全贴合。
[0028]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施压部2的直径尺寸为可伸入缸盖底孔的最大尺寸。具体的,施压部2为竖直柱体结构,在保证施压部2可以伸入缸盖底孔的前提下,尽量增大施压部2的直径,由于导向杆3的直径不变,因而增加了施压部2下部台阶面的面积,台阶面的面积越大,则与气门座圈上表面的接触面积越大,使气门座圈受力面积增加,受力更加均匀,进一步防止气门座圈压斜的情况。
[0029]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上端部I的上表面为球面,受压点4为球面的最高点。上端面I的上表面靠近液压机压头,上端部I上表面为球面,具体为凸出的球面,受压点4为该球面凸出的最高点,液压机压头施加压力时,受压点与液压机压头接触,保证部件主体的轴向受力,部件主体沿轴线向下移动,防止产生扭矩或者倾斜,压装时更加精确。具体的,上端部I的上表面可以为凸出的半球面,设置为半球面,在受压点4处的弧度更加适宜承受液压机的压力,若弧度过大,则受压点4与液压机压头的接触面过小,容易发生磨损,若弧度过小,则受压点4与液压机压头的接触面过大,可能产生非部件主体轴向上的力,半球面的设置可以保证受压点4处的弧度比较适宜。
[0030]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上端部I与施压部2之间还包括圆柱结构的握持部5。在上端部I和施压部2之间还设置有握持部5,握持部5供操作人员握持,具体可以设置为圆柱结构,方便握持,当需要压装气门座圈时,操作人员通过握持部5固定部件主体,防止部件主体晃动产生偏差,保证压装过程更加稳定和准确。
[0031]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握持部5上设有增大握持摩擦力的花纹。握持部5上设有花纹,能够增大握持部5的粗糙度,进而增加握持部5的摩擦力,保证操作人员操作时不易滑动,提升了操作的稳定性。
[0032]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握持部5的直径小于所述施压部2的直径。握持部5的直径小于施压部2的直径,在握持部5与施压部2接触处会产生台阶,对操作人员的手以阻挡,防止握持部5上操作人员的手向下滑动,影响下方的气门座圈的压装过程。
[0033]另外,具体的,气门座圈的压装过程如下:
[0034]第一步:将气门座圈预定位入缸盖底孔内,将缸盖移动至液压机压头下方。
[0035]第二步:手握握持部5,其下方的导向杆3插入发动机缸盖导管孔内,导管孔限制住部件主体的径向移动,使部件主体只能上下移动,施压部2的台阶面与气门座圈贴合,保证气门座圈受力均匀。
[0036]第三步:启动液压机,液压机的压头下压接触受压点4,通过部件主体将力传递给施压部2,施压部2的台阶面对气门座圈施加压力,气门座圈在压力下被压入缸盖底孔内,与缸盖底孔内部的端面完全贴合,并实现过盈配合。
[0037]第四步:抬起压头,取出部件主体,用同样方式压装其他气门座圈。
[0038]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气门座圈压装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杆状的部件主体,所述部件主体包括于顶部设置的上端部(I)、于中部设置的施压部(2)和于下部设置的与发动机缸盖导管孔配合的导向杆(3),所述施压部(2)下部设有垂直于所述导向杆(3)轴线的用于压装气门座圈的台阶面,所述导向杆(3)的轴线与所述部件主体的轴线一致,所述上端部(I)上表面包括高于其他部位的受压点(4),所述受压点(4)沿所述部件主体的轴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座圈压装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主体为以其轴线为轴的柱状旋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门座圈压装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部(2)的直径尺寸为可伸入缸盖底孔的最大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座圈压装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I)的上表面为球面,所述受压点(4)为所述球面的最高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座圈压装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I)与所述施压部(2)之间还包括圆柱结构的握持部(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门座圈压装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5)上设有增大握持摩擦力的花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门座圈压装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5)的直径小于所述施压部(2)的直径。
【文档编号】B23P19/027GK204235085SQ201420669884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1日
【发明者】陈汉思 申请人: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