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5168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自动机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电梯已成为城市高楼中的必备设备,而被广泛使用,市场巨大。在电梯设备中包括有一种用于安装至电梯门上的门挂板,相关现有技术请参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CN201971531U和中国外观专利公告CN303004874S所示,该等门挂板主要有一金属板体和装配至所属金属板材上的若干旋转轮和螺母组成。此类门挂板结构相对简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都采用人工装配,如此装配效率不高,耗费人力巨大,实际生产成本很高。

因此却有必须设计一种能够自动装配上述门挂板的自动机设备,已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机设备,其能够自动装配门挂板,尤指一种能够调节装配至板体上的螺母之间的间距的自动机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机设备,包括有配件送料模,所述配件送料模上形成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内可容纳两个配件,所述配件送料模还包括有调节栓,所述调节栓可相对于配件送料模移动,所述调节栓表面分别对应抵压于所述两个配件的外围面,并通过所述调节栓的移动可实现两个配件之间的间距改变。

进一步,所述容纳部为自配件送料模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的凹部状或者为自配件送料模表面向上凸出限定形成。

进一步,所述两个配件相背离的两侧中至少一侧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可迫使其中一个配件向另外一个配件移动。

进一步,所述抵压块具有固定的行程范围。

进一步,所述弹性部件包括有提供弹力的弹簧件及与弹簧件一端抵靠的抵压块,所述抵压块抵压对应配件,所述弹簧件的另一端与配件送料模固定或抵压。

进一步,所述自动机设备还包括有二轴机械手,至少一个所述配件通过二轴机械手抓取并放至所述配件送料模上。

进一步,所述自动机设备还包括有传送带,所述二轴机械手自传送带抓取配件。

进一步,所述自动机设备还包括有振动盘,至少一个所述配件通过振动盘滑落至所述配件送料模上。

进一步,所述自动机设备还包括有落料台,所述落料台上形成有配件通孔,所述配件穿过所述配件通孔落至配件送料模上。

进一步,所述容纳部包括有第一调节轮容纳部及第一门挂轮容纳部,所述第一调节轮容纳部与第一门挂轮容纳部的宽度分别对应与容纳与其中的配件的宽度相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可移动的调节栓,通过调节栓实现对位于同一配件送料模上的两个配件之间的间距调节,满足实际自动机组装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机设备的立体组合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机设备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组合状态图。

图3为图1所示自动机设备的局部方法图。

图4为图2所示自动机设备的局部方法图。

图5为本发明自动机设备组装完成的门挂板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自动机设备组装的门挂板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为本发明自动机设备装配的门挂板100,所述门挂板100包括有板状金属材质的板体1、被组装至板体1一侧的第一调节轮11和第一门挂轮12、被组装至板体1另一侧的第二调节轮13和第二门挂轮14、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轮11和第一门挂轮12配对固持的第一螺母110和第二螺母120、分别与所述第二调节轮13和第二门挂轮14配对固持的第三螺母130和第四螺母140、被组装至板体1靠近中间位置的塑料轮15及与所述塑料轮15配对固持的第五螺母150。

请参阅图5所述,组装完成后的所述门挂板100中,位于所述板体1一侧的第一螺母110和第二螺母120与位于所述板体1另一侧的第三螺母130和第四螺母140成镜像对称。第一螺母110与第三螺母130之间距离大于第二螺母120与第四螺母140之间距离,第一螺母110与第三螺母130所在直线平行于第二螺母120与第四螺母140所在直线。所述第一螺母110、第二螺母120、第三螺母130、第四螺母140及塑料轮15位于板体1的一面,所述第一调节轮11、第一门挂轮12、第二调节轮13、第二门挂轮14及第五螺母150位于体1的另一面,所述塑料轮15圆心位于第二螺母120与第四螺母140所在直线上且位于第二螺母120与第四螺母140之间。本发明中的所述第一螺母110、第三螺母130及第五螺母150形状及尺寸相同,第二螺母120和第四螺母140形状及尺寸相同。

本文对所述第一调节轮11、第一门挂轮12、第二调节轮13、第二门挂轮14、塑料轮15、第一螺母110、第二螺母120、第三螺母130、第四螺母140及第五螺母150之命名亦并非限制其形状或结构,可统称为配件。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中用于自动组装上述门挂板100的自动机设备,包括有机台2,位于机台2中间位置的板体托料模组21、与板体托料模组21大致并排设置的送料模组22、与所述送料模组22大致并排设置的装配模组23、位于所述板体托料模组21一端的第一配件输送模组24、位于所述板体托料模组21另一端的第二配件输送模组25、位于机台2远离装配模组23一侧且分别与第一配件输送模组24及第二配件输送模组25并排设置的第一传送带26和第二传送带27,所述第一传送带26和第二传送带27分别用于传送第一门挂轮12和第二门挂轮14。所述机台2位于第一传送带26和第二传送带27中间位置设有若干操作按钮28供员工操作控制所述自动机设备的各个动作。此外所述自动机设备的机台2外围还布设有若干个振动盘3用于配件(上述螺母110、120、130、140、150,调节轮11、13及塑料轮15)的传送,为了下文表述方便,将自动机设备定义互相垂直的X轴、Y轴及Z轴方向。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板体托料模组21可滑动的装配于机台2表面,所述板体托料模组21于机台2上可沿X轴滑动。所述板体托料模组21包括有滑动座211,装配于所述滑动座211上的托料座212。所述托料座212相对于滑动座211可沿Z轴方向上下升降。所述托料座212上形成有若干个固定装置2121用于将所述板体1与托料座212稳定固持。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送料模组22装配于机台2表面,包括有载料台221、位于载料台221一端的塑料轮配送模组222及位于载料台221另一端的螺母配送模组223。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塑料轮配送模组222包括有塑料轮送料模2221及固设于载料台221的一端的塑料轮落料台2222。所述塑料轮送料模2221可于载料台221上沿X轴滑动,并可滑动至塑料轮落料台2222下方(参图1)。所述塑料轮落料台2222上形成有形状与所述塑料轮15外围轮廓匹配的落料孔22220。当自动机工作时,塑料轮15从振动盘3滑落并经由塑料轮落料台2222上的落料孔22220掉落至载料台221第一位置,并通过塑料轮送料模2221滑动将塑料轮15推送至第二位置以完成对塑料轮15的传送。请参图3所示,所述塑料轮落料台2222于落料孔22220的一侧凸出形成有止位部22221,所述止位部22221用于保证经由振动盘3滑落的塑料轮15精准落入落料孔22220,防止塑料轮15掉落不到位而无法被塑料轮送料模2221推送到第二位置。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螺母配送模组223包括螺母送料模2231及固设于载料台221另一端的螺母落料台2232,所述螺母送料模2231可于载料台221上沿X轴滑动并可滑动至螺母落料台2232下方(参图1)。所述螺母落料台2232上形成有形状分别与第一螺母110及第二螺母120外形轮廓匹配的若干落料孔22320。当自动机工作时,所述第一螺母110及第二螺母120或者第三螺母130及第四螺母140分别从对应的振动盘3滑落并经由螺母落料台2232上的对应落料孔22320掉落至载料台221的第三位置,并通过螺母送料模2231滑动将对应螺母推送至第四位置以完成对螺母的传送。

请参图4所示,所述螺母落料台2232于每个落料孔22320的一侧凸出形成有止位部22321,所述止位部22321用于保证经由振动盘3滑落的螺母精准落入对应落料孔22320,防止螺母掉落不到位而无法被螺母送料模2231推送到第四位置。本发明中,所述螺母配送模组223仅设有一个,即装配至同一块门挂板100两侧的第一螺母110、第二螺母120、第三螺母130及第四螺母140均由同一个螺母配送模组223传送,如此仅设置一个螺母配送模组223可降低自动机设备整体的复杂程度。

请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中,所述螺母送料模2231上形成有收容限位螺母的若干缺口22310,所述缺口22310形状以匹配对应螺母外形轮廓为佳,以使得在螺母被螺母送料模2231推送的整个过程中位置准确不偏移。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配件输送模组24包括有第一配件落料台241、配设于第一配件落料台241上方的二轴机械手242及第一配件送料模243,所述第一配件送料模243可于机台2上沿X轴滑动,并可滑动至第一配件落料台241下方,所述第一配件送料模243沿X轴向与板体托料模组2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配件落料台241上分别形成有形状对应与第一调节轮11和第一门挂轮12外形轮廓匹配的两个落料孔2410,所述各落料孔2410一侧凸出形成有止位部24101,所述止位部24101用于保证对应第一调节轮11或第一门挂轮12精准落入落料孔2410。

所述二轴机械手242可沿Y轴和Z轴移动,用于将位于第一传送带26上的第一门挂轮12抓取至第一配件落料台241对应的落料孔2410并落至第一配件送料模243。所述第一调节轮11从振动盘3滑落并经由第一配件落料台241对应的落料孔2410落至第一配件送料模243。

请参图3所述,所述第一配件送料模243上分别形成有宽度对应与第一调节轮11及第一门挂轮12的直径相匹配的第一调节轮容纳部110及第一门挂轮容纳部120,所述第一调节轮容纳部110与第一门挂轮容纳部120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调节轮11及第一门挂轮12经由对应的落料孔2410落入第一调节轮容纳部110与第一门挂轮容纳部120。本发明中,所述第一配件送料模243上设置有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调节栓244,所述调节栓244分别抵压于第一调节轮11及第一门挂轮12外围面,通过调节栓244沿X轴方向移动挤推从而实现第一调节轮11与第一门挂轮12之间的间距调节。当然所述调节栓244可以是凸轮状的任意形状,仅需满足沿X轴方向移动并可改变第一调节轮11与第一门挂轮12之间的间距调节即可。本发明中,所述调节栓244通过马达或者其他驱动机构驱动实现移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调节轮容纳部110及第一门挂轮容纳部120为自配件送料模243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的凹部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为自配件送料模243表面向上凸出限定形成。

请参图3所述,所述第一调节轮容纳部110和第一门挂轮容纳部120相背离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弹性部件245,所述弹性部件245在一定范围内迫使相向运动,并保证第一调节轮11及第一门挂轮12在最小间距时不受到相向运动力。本发明中所述各弹性部件245包括有弹簧件2451及抵压块2452组成,所述弹簧件2451一端与抵压块2452抵压或固定,所述抵压块2452对应抵压第一调节轮11及第一门挂轮12,所述弹簧件2451的另一端与配件送料模243固定或抵压。通过弹簧件2451的弹力抵推抵压块2452并施力于对应第一调节轮11或第一门挂轮12。所述抵压块2452具有固定的行程范围,以保证第一调节轮11与第一门挂轮12之间具有最小间距。

请参图1、图2和图4所述,所述第二配件输送模组25形状及结构与第一配件输送模组24基本相同,其不同点仅在于:所述第二配件落料台251相比第一配件落料台241多设置了一个落料孔2510,对应第二配件送料模253上亦多设置了一个第五螺母容纳部2531,所述落料孔2510及第五螺母容纳部2531用于传送第五螺母150。本发明中,所述第五螺母150的传送方式与第一调节轮11相同。除以上不同点外,所述第二配件输送模组25与第一配件输送模组24相同,不再赘述。

请参图1、图2及图4所示,所述装配模组23包括有一个二轴机械臂231及配设于二轴机械臂231上的装配部232。所述二轴机械臂231可沿Y轴及Z轴移动,装配部232移动至指定位置(上述第二位置、第四位置)并抓取第一螺母110、第二螺母120、第三螺母130、第四螺母140及塑料轮15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动作。

本发明中的自动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首先:由操作员将板材1手动装载固定至托料模组21的托料座212上;其次:通过操控操作按钮28驱动第一配件输送模组25、第二配件输送模组25及板体托料模组21之间的配合作动实现将第一调节轮11、第一门挂轮12、第二调节轮13、第二门挂轮14及第五螺母150传送至板体1的指定位置,与此同时自动机设备的送料模组22实现完成第一螺母110、第二螺母120或者第三螺母130、第四螺母140的传送,同时送料模组22亦实现完成塑料轮15的传送;再次:操控操作按钮28驱动装配部232抓取已被传送至指定位置(上述第二位置、第四位置)的第一螺母110、第二螺母120、第三螺母130、第四螺母140及塑料轮15并对应与第一调节轮11、第一门挂轮12、第二调节轮13、第二门挂轮14及第五螺母150旋紧固定,以为实现各部件的自动组装,最后由操作员将已经装配好的门挂板100从托料模组21的托料座212上取下后更换下一个板体1进行下一个安装。如此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纯手工组装大大的提高了组装效率,节约人力。

当然在上述操作动作中,除了操作员将板体1组装至托料模组21的托料座212上的动作及操作员将已经装配好的门挂板100从托料模组21的托料座212上取下的动作外,其他对组装至板体1上的配件的传送、抓取及组装动作均有自动机设备完成。此外自动机设备对组装至同一个板体1上的所有配件的传送、抓取及组装动作可由操作员仅操作一次操作按钮28完成,亦可分操作数次操作按钮28完成,其实际操作次数可按实际需求及对自动机设备的设置而实现。

以上所述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第四位置、指定位置并非特指某一位置,实际可视实际自动机设备所需装配的实际位置而设定。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