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制弯头冲压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490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制弯头冲压成型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制弯头冲压成型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管制弯头冲压成型机,一般包括安装支架、外模结构和内芯模具,外模一般包含上模和下模,上模的底面成弧形且具有半圆形内凹结构,下模具有与上模底面相适配的弧形并且具有半圆形内凹结构,这种管制弯头的外模结构设计,使得弯头的冲压角度受限于上、下模的弧度,同时,内芯模具一般成分离式设计,内芯模具在加工时,放入管道或者从管道中取出都十分不便,极大的影响了生产效率,由于外模及内芯模具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会造成管道外周面局部冲压不规则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效果好,加工工艺简便、灵活,自动化程度高的管制弯头冲压成型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该管制弯头冲压成型机,包括安装支架、外模结构、内芯模具和第一液压机,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上固定板、固定支杆和下固定板,所述第一液压机安装在上固定板中,所述外模结构包括支撑块、第一上模块、第二上模块、第一下模块、第二下模块和底座,所述支撑块成圆柱体,第一液压机与支撑块相连,带动支撑块上下升降,所述第一上模块和第二上模块分别通过连接片与支撑块相连并置于支撑块的两侧,所述第一上模块和第二上模块的底部为半圆形凹槽,第一上模块和第二上模块在管道被加工时以支撑块的横截面中心点为圆心做周向转动,所述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在管道被加工时分别以其与底座的连接处为圆心做周向转动,底座位于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的下方为空腔,底座位于下固定板上,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的表面为半圆形凹槽,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位于底座中部的端面相互抵靠且成相互适配的弧面。在加工前,将管道置于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的半圆形凹槽中,由于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位于底座中部的端面相互抵靠且成相互适配的弧面,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相互抵靠,使得管道处于水平位置,内芯模具在液压杆的带动下进入被加工管道,然后启动加工,支撑块在第一液压机作用下带动第一上模块和第二上模块向着管道下降,第一上模块和第二上模块的底部与管道相贴合,管道整体被包围在第一上模块、第二上模块及第一下模块、第二下模块之中,在第一液压机的进一步作用下,第一上模块和第二上模块以支撑块的横截面中心点为圆心做周向转动,同时,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分别以其与底座的连接处为圆心做周向转动,使得管道的上部与下部同时被弯曲,由于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位于底座中部的端面分别成相互适配的弧面,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在管道弯曲过程中会保持抵靠,实现管道的规则弯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上模块、第二上模块及第一下模块、第一下模块能相互配合的做周向运动,使得管道弯曲的角度便于控制,操作灵活,而且能保证弯曲面的规则成形。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还包括第二液压机和第三液压机,所述内芯模具包括上模芯、下模芯、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液压机与第一支撑杆相连,所述第三液压机与第二支撑杆相连,该内芯模具可沿被加工管道移动,上模芯抵靠在下模芯上,第一支撑杆与上模芯相连,第一支撑杆在管道被加工时以其与上模芯的相连处为圆心做周向转动,第二支撑杆与下模芯相连,第二支撑杆在管道被加工时以其与下模芯的相连处为圆心做周向转动,下模芯的底面与加工后的管道内壁的形状相适配,内芯模具进入被加工管道,上模芯和下模芯相互抵靠时,下模芯的底面中心线与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的两端面抵靠所成的面在同一平面上。在加工前,将管道置于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的半圆形凹槽中,由于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位于底座中部的端面相互抵靠且成相互适配的弧面,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相互抵靠,使得管道处于水平位置,内芯模具在第二和第三液压杆的带动下进入被加工管道,上模芯和下模芯相互抵靠时,下模芯的底面中心线与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的两端面抵靠所成的面在同一平面上,然后启动加工,支撑块在第一液压机的作用下带动第一上模块和第二上模块向着管道下降,第一上模块和第二上模块的底部与管道相贴合,管道整体被包围在第一上模块、第二上模块及第一下模块、第二下模块之中,在第一液压机的进一步作用下,第一上模块和第二上模块以支撑块的横截面中心点为圆心做周向转动,同时,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分别以其与底座的连接处为圆心做周向转动,使得管道的上部与下部同时被弯曲,由于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位于底座中部的端面分别成相互适配的弧面,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在管道弯曲过程中会保持抵靠,另外,由于内芯模具的第一支撑杆在管道被加工时以其与上模芯的相连处活动栓的中心点为圆心做周向转动,第二支撑杆在管道被加工时以其与下模芯的相连处活动栓的中心点为圆心做周向转动,上模芯和下模芯相互抵靠固定不动,即管道被冲压弯曲过程中,第一上模块、第二上模块、第一下模块、第二下模块、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转动保持同步,共同实现管道的良好弯曲。在管道弯曲加工完成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在第二液压机和第三液压机的带动下脱离管道,由于上模芯和下模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连,上模芯和下模芯也同时被脱离,整个过程都以自动化的方式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上模块、第二上模块、第一下模块、第二下模块、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转动保持同步,共同实现管道的良好弯曲,成形规则,同时上模芯和下模芯分别连同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同时进入或脱离管道,操作简易,自动化程度高,因此,该种管制弯头冲压的内芯模具具有操作简便、稳定且成形规则的优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还包括活动面板和限位块,所述活动面板设置在上固定板和支撑块之间,活动面板与第一液压机相连接,由第一液压机带动活动面板升降,支撑块连接在活动面板的下方,由活动面板带动支撑块升降,由于限位块设置在固定支杆上,当活动面板移动到限位块的位置时,触发限位功能,第一液压机停止施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动面板下降到一定距离的时候,接触到限位块,触发限位功能,第一液压机停止施压,能保证管道的弯曲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块的侧面为弧形内凹,所述第一上模块和第二上模块与支撑块相连接的侧面为弧形外凸,所述弧形内凹与所述弧形外凸的形状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工时,第一上模块和第二上模块以支撑块的横截面中心点为圆心做周向转动,弧形内凹与所述弧形外凸的形状相适配的结构能保证周向转动进行的更顺畅,加工过程更加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模芯左侧为带斜面的半圆柱金属块,上模芯右侧为金属片,金属片位于金属块的中部,金属块的上端与金属片的上端齐平,金属块下端与金属片下端形成肩阶,金属片上具有通孔,金属片的外侧为斜面设计,金属片的外侧与金属片的下端成直角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芯左侧的斜面设计能保证第二支撑杆在加工时能更好的进行周向转动,金属块下端与金属片下端形成肩阶,能使得上模芯在进入管道后或者在管道加工过程中,能更稳定的与下模芯形成抵靠,金属片上具有通孔能便于其与第一支撑的连接,金属片的外侧为斜面设计,金属片的外侧与金属片的下端成直角过渡,能让第一支撑杆在加工前能与上模芯形成抵靠,保持在统一方向上,由于金属片的外侧为斜面设计,在加工时保证第一支撑杆以其与上模芯的相连处为圆心做周向转动的更顺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下模芯整体成半椭圆状,下模芯底面为椭圆弧形,下模芯表面左侧为一方形凸片,凸片内设有通孔,下模芯表面中部设有凸台,下模芯表面中部凸台与下模芯表面左侧和下模芯表面右侧间各设有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芯底面为椭圆弧形,能更好的与管道的内壁相适配,下模芯表面左侧为一方形凸片,凸片内设有通孔,通孔的设计能使得下模芯与第二支撑杆便于连接,同时在加工前,凸片能与第二支撑杆形成抵靠,使得下模芯与第二支撑杆保持在统一方向上,同时,在加工时保证第二支撑杆以其与下模芯的相连处为圆心做周向转动的更顺畅。下模芯表面中部凸台的设置,在加工前或者加工时,让上模芯和下模芯抵靠的更加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有连接孔,另一端上部为凸块,下部与第一支撑杆的中部为肩阶过渡,凸块的中部设有缺口,凸块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结构相同,其中连接孔的设置能使得第一支撑杆与液压杆稳定的连接,凸块及其缺口的设置,能保证在加工前或者加工时,支撑杆与上模芯或下模芯的连接、抵靠及相对转动等都更加顺利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下固定板在垂直于管道放置的方向上设有凹槽,所述底座底面设有凸条,所述凸条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底座可在下固定板上沿凹槽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底座的位置来调节管道的放置,保证弯头加工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用的外模结构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内芯模具的结构爆炸图;

图中 1-安装支架,11-上固定板,12-固定支杆,13-下固定板,2-外模结构,21-支撑块,22-第一上模块,23-第二上模块,24-第一下模块,25-第二下模块,26-底座,27-连接片,3-内芯模具,31-上模芯,32-下模芯,33-第一支撑杆,34-第二支撑杆,4-第一液压机,5-第二液压机,6-第三液压机,7-活动面板,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至附图4,本发明公开一种管制弯头冲压成型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制弯头冲压成型机,包括安装支架1、外模结构2、内芯模具3和第一液压机4,所述安装支架1包括上固定板11、固定支杆12和下固定板13,所述第一液压机4安装在上固定板11中,所述外模结构2包括支撑块21、第一上模块22、第二上模块23、第一下模块24、第二下模块25和底座26,所述支撑块21成圆柱体,所述第一液压机4与支撑块21相连,所述第一上模块22和第二上模块23分别通过连接片27与支撑块21相连并置于支撑块21的两侧,所述第一上模块22和第二上模块23的底部为半圆形凹槽,第一上模块22和第二上模块23在管道被加工时以支撑块21的横截面中心点为圆心做周向转动,所述第一下模块24和第二下模块25安装在底座26上,所述第一下模块24和第二下模块25在管道被加工时分别以其与底座26的连接处为圆心做周向转动,底座26位于第一下模块24和第二下模块25的下方为空腔,第一下模块24和第二下模块25的表面为半圆形凹槽,第一下模块24和第二下模块25位于底座26中部的端面相互抵靠且成相互适配的弧面。该管制弯头冲压成型机还包括第二液压机5和第三液压机6,所述内芯模具3包括上模芯31、下模芯32、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4,所述第二液压机5与第一支撑杆33相连,所述第三液压机6与第二支撑杆34相连,该内芯模具3可沿被加工管道移动,上模芯31抵靠在下模芯32上,第一支撑杆33与上模芯31相连,第一支撑杆33在管道被加工时以其与上模芯31的相连处为圆心做周向转动,第二支撑杆34与下模芯32相连,第二支撑杆34在管道被加工时以其与下模芯32的相连处为圆心做周向转动,下模芯32的底面与加工后的管道内壁的形状相适配,内芯模具2进入被加工管道,上模芯31和下模芯32相互抵靠时,下模芯32的底面中心线与第一下模块24和第二下模块25的两端面抵靠所成的面在同一平面上。该管制弯头冲压成型机还包括活动面板7和限位块8,所述活动面板设置在上固定板11和支撑块21之间,所述限位块8设置在固定支杆12上,所述第一液压机4与所述活动面板7相连并能带动活动面板7上下升降。所述支撑块21的侧面为弧形内凹,所述第一上模块22和第二上模块23与支撑块21相连接的侧面为弧形外凸,所述弧形内凹与所述弧形外凸的形状相适配。所述上模芯31左侧为带斜面的半圆柱金属块,上模芯31右侧为金属片,金属片位于金属块的中部,金属块的上端与金属片的上端齐平,金属块下端与金属片下端形成肩阶,金属片上具有通孔,金属片的外侧为斜面设计,金属片的外侧与金属片的下端成直角过渡。所述下模芯32整体成半椭圆状,下模芯32底面为椭圆弧形,下模芯32表面左侧为一方形凸片,凸片内设有通孔,下模芯32表面中部设有凸台,下模芯32表面中部凸台与下模芯32表面左侧和下模芯32表面右侧间各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支撑杆33的一端设有连接孔,另一端上部为凸块,下部与第一支撑杆33的中部为肩阶过渡,凸块的中部设有缺口,凸块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33与第二支撑杆34的结构相同。所述下固定板13在垂直于管道放置的方向上设有凹槽,所述底座26底面设有凸条,所述凸条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底座26可在下固定板13上沿凹槽方向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