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体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889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体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焊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体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焊接技术是机械领域的常用技术之一,是一种以加热、高温的方式接合金属的制造工艺及技术。

传统的焊接主要通过人手直接对金属进行焊接,由于人手焊接简单、轻便,适用于小微型的金属焊接;但是,对于大型机械特别是管体状金属的焊接,人手焊接方式则显得无能为力。市场上出现通过机械手方式对大型金属件进行焊接,但机械手具有成本高、维护难的缺陷,特别是对于一些管体焊接,也需要重新编写机械程序,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针对大型管体金属组件管体焊接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体焊接装置,包括焊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接台上设有焊杆、管体外壁固定机构、轴向固定机构及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焊接台的内部;

所述的焊杆为“┌”型,并在顶端尾部设置焊接棒;

所述的轴向固定机构包括支撑装置及可拆卸的旋转螺钉,所述的旋转螺钉与驱动电机通过轴传动方式连接,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螺钉可绕其轴心旋转360°;

所述的管体外壁固定机构由若干对导向轮组成,各对导向轮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的焊接台,每个导向轮设有与之匹配的导向轮底座,所述的导向轮底座固定在焊接台上;

所述的导向轮与驱动电机通过轴传动方式连接,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导向轮可绕其轴心旋转36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设置有三个,分别驱动焊接台的左侧导向轮、右侧导向轮及旋转螺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巧妙,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导轮组及旋转螺钉并使管体及焊接部件绕轴心旋转,由于焊接棒在位置上固定,在管体及焊接部件旋转的过程中焊接棒利用高温进行焊接,实现结合。相对于传统焊接方式而言,本装置可实现对中、大型管状焊接件进行焊接,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可应用于管状体焊接场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加入管状焊接件后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加入管状焊接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实施例1:一种管体焊接装置,包括焊接台1,焊接台1上设有焊杆2、管体外壁固定机构、轴向固定机构及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焊接台1的内部;焊杆2为“┌”型,并在顶端尾部设置焊接棒21;轴向固定机构包括支撑装置31及可拆卸的旋转螺钉32,旋转螺钉32与驱动电机通过轴传动方式连接,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螺钉32可绕其轴心旋转360°;管体外壁固定机构由四对导向轮41组成,各对导向轮41一一对应设置在焊接台1,每个导向轮设有与之匹配的导向轮底座42,导向轮底座42固定在焊接台1上;导向轮41与驱动电机通过轴传动方式连接,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导向轮41可绕其轴心旋转360°。

当用户需要对管体进行焊接时,将管体横向放置于焊接台1的四对导向轮41上,管体口与焊接棒21接触,并将待焊接于管体口的焊接件与旋转螺钉32连接,待焊接件与管体口重合后,启动驱动马达,点燃焊接口21,导向轮41与旋转螺钉32分别绕自身的轴心同速同向旋转,待焊接件与管体口重合处经旋转后接触焊接棒21并实现焊接,待旋转360°后,焊接结束,卸下旋转螺钉32后即可将管状焊件撤离焊接装置。

本实施例结构巧妙,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导轮组及旋转螺钉并使管体及焊接部件绕轴心旋转,由于焊接棒在位置上固定,在管体及焊接部件旋转的过程中焊接棒利用高温进行焊接,实现结合。相对于传统焊接方式而言,本实施例可实现对中、大型管状焊接件进行焊接,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可应用于管状体焊接场合。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可以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设置三个驱动电机,如图3所示,分别驱动焊接台1的左侧导向轮、右侧导向轮及旋转螺钉32;以使导轮具备充足的动力,可驱动大型的管状焊件。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