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轧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变断面轧板的冷轧机。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汽车对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研制节能、环保、安全型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趋势。研究表明,汽车车身轻量化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措施。为了适应轻量化的发展要求,变断面轧制板(Tailor Rolled Blank,TRB)应运而生。TRB能根据车身零部件所受载荷的不同,合理分布零件的厚度。相比激光拼焊板(TWB),其厚度连续变化,没有焊缝,具有很好的成形性能。因此,若车身零件由变截面冷轧板冲压而成,则能在不降低车辆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车身质量,进而降低车辆单位能耗,在节能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变断面轧制板的冷轧机。本发明主要通过塔形辊系结构,有效的减小了工作辊直径,提高了轧机的压下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轧机的横向刚度。采用设置偏心套的方式实现工作辊的位置变化,变传统的四辊轧机通过液压缸驱动直接压下为液压缸驱动借助偏心套实现压下。由液压缸克服轧制力变为液压缸克服偏心套摩擦力。进而减少了压下液压缸的尺寸,克服了采用四辊轧机大尺寸压下缸轧制变断面板高速压下时响应不足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变断面轧板冷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轧机主体,采用整体式牌坊的形式;
辊系结构,采用塔形结构,分为上下辊系各两层;
其中,上辊系结构包括两组并排设置的由多段背衬轴承构成的支撑辊和置于两组所述支撑辊中下部的工作辊,所述背衬轴承的鞍座上设有偏心套,压下液压缸通过带动齿条驱动所述背衬轴承芯轴端部的齿轮旋转以实现所述工作辊沿着压下方向运动;每段所述背衬轴承上设有板形调整缸,所述板形调整缸通过驱动所述偏心套实现每个所述背衬轴承位置的改变,从而改变所述支撑辊之间辊缝形状实现板形调整,所述下辊系结构同所述上辊系结构;
所述冷轧机采用上、下工作辊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接轴直接带动上、下工作辊旋转挤压带材制备变断面轧板。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套的偏心量为6mm-10mm。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变直接压下为间接压下,大大减少了压下液压缸的尺寸,直接压下,压下液压缸克服的是轧制力,而间接压下,压下液压缸克服的是偏心环与其接触零件的摩擦力。由于压下缸的尺寸变小,有载时快速压下更容易实现。
2、采用了塔形辊系,工作辊入出口都有支撑。在满足扭矩传递需要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工作辊直径,提高轧机的压下能力,更符合轧制变截面板的需要。
3、由于采用了整体式牌坊,支撑辊采用分段支撑方式,大大提高了轧机的综合刚度,大的轧机综合刚度更有利于有载快速压下,更满足轧制变截面板的需要。
4、采用分段式支撑辊,每段设有板形调整缸,轧机具有更强的板形调整能力。
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变截面轧钢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轧制变截面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支撑辊和工作辊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下液压缸;2、牌坊;3、支撑辊;4、工作辊;5、带材;6、板形调整缸;7、背衬轴承;8、齿条;9、偏心套;10、鞍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变断面轧板冷轧机,包括:
轧机主体,采用整体式牌坊2的形式;
辊系结构,采用塔形结构,分为上下辊系各两层;其中,上辊系结构包括两组并排设置的由多段背衬轴承7构成的支撑辊3和置于两组所述支撑辊3中下部的工作辊4,所述背衬轴承7的鞍座10上设有偏心套9,所述偏心套9的偏心量为6mm-10mm。
压下液压缸1通过带动齿条8驱动所述背衬轴承7芯轴端部的齿轮旋转以实现所述工作辊4沿着压下方向运动;每段所述背衬轴承7上设有板形调整缸6,所述板形调整缸6通过驱动所述偏心套9实现每个所述背衬轴承7位置的改变,从而改变所述支撑辊3之间辊缝形状实现板形调整,所述下辊系结构同所述上辊系结构;
所述冷轧机采用上、下工作辊4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接轴直接带动上、下工作辊4旋转挤压带材5制备变断面轧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