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立式摆动碾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0025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锻钢阀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框架立式摆动碾压机。

背景技术:
目前锻钢阀门的法兰是自由锻坯,机加工成型,但机加工余量较大,浪费原材料,且能耗大,劳动成本也较高,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靠,加工余量小,精度高的框架立式摆动碾压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框架立式摆动碾压机,包括设于地基上的机体和油箱,机体的两侧顶部分别设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齿轮组件连接有摆轴,摆轴的端部设有摆头,摆头的下方设有夹具,夹具包括安装座和压板组件,安装座的中央设有矩形孔,矩形孔正对于用以支承锻钢阀门的顶出装置,安装座的其中两个正对的侧面分别通过支架固定有第一油缸,另外两个正对的侧面分别通过支架固定有第二油缸,第一油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一连接法兰与压板组件固定连接,第二油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二连接法兰固定有锁模,锁模与压板组件卡接,安装座通过上行滑块与机体内侧的轨道活动连接。所述压板组件包括Z型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侧面固定在第一连接法兰上,第一压板的头部与第二压板的尾部、第一压板的尾部与第二压板的头部分别卡接于锁模内,从而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形成对应于矩形孔的装夹空间。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位于装夹空间的四个顶角处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有L型压块。所述顶出装置包括固定在机体上的顶出油缸,顶出油缸内活动设有定位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摆动碾压机结构合理可靠,操作方便,采用夹具精确定位、摆动碾压的方式进行锻钢阀门法兰的加工,机加工余量小,精度高,热锻能耗少,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夹具和顶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体,11、轨道,2、电动机,3、齿轮组件,4、摆轴,41、摆头,5、夹具,51、第一油缸,511、第一连接法兰,52、第二油缸,521、第二连接法兰,522、锁模,53、第一压板,54、第二压板,55、压块,6、顶出油缸,61、定位栓,7、上行滑块,8、油箱,9、安装座,91、支架,10、地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框架立式摆动碾压机,包括设于地基10上的机体1和油箱8,机体1的两侧顶部分别设有电动机2,电动机2通过齿轮组件3连接有摆轴4,摆轴4的端部设有摆头41,摆头41的下方设有夹具5,夹具5包括安装座9和压板组件,安装座9的中央设有矩形孔,矩形孔正对于用以支承锻钢阀门的顶出装置,顶出装置包括固定在机体1上的顶出油缸6,顶出油缸6内活动设有定位栓61,安装座9的其中两个正对的侧面分别通过支架91固定有第一油缸51,另外两个正对的侧面分别通过支架91固定有第二油缸52,第一油缸51的活塞杆通过第一连接法兰511与压板组件固定连接,第二油缸52的活塞杆通过第二连接法兰521固定有锁模522,锁模522与压板组件卡接,安装座9通过上行滑块7与机体1内侧的轨道11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压板组件包括Z型的第一压板53和第二压板54,第一压板53和第二压板54的侧面固定在第一连接法兰511上,第一压板53的头部与第二压板54的尾部、第一压板54的尾部与第二压板54的头部分别卡接于锁模522内,从而使第一压板53和第二压板54之间形成对应于矩形孔的装夹空间,第一压板53和第二压板54位于装夹空间的四个顶角处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有L型压块55。待加工的锻钢阀门由定位栓61支承,利用夹具5精确定位后整体在上行滑块7的作用下上移至碾压区,启动电动机2,驱动摆头41进行锻钢阀门法兰的加工,能够有效减少机加工余量,提高加工精度,同时热锻能耗低,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机加工完成后,锻钢阀门向下移出碾压区,用定位栓61顶出即可,有效降低了加工操作的难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