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折弯机,尤其涉及一种精确控制的折弯机。
背景技术:
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使用液压机构等方式,驱动压板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大部分折弯机工作时需要人工操作,现有折弯机对于薄板在何处弯折,并不能精确控制,此外,也无法保证薄板的折线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折弯机对于钢板折弯不够精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确控制的折弯机,既可以精确确定进行折弯的位置,又可以保证折弯件处于水平,提高折弯精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精确控制的折弯机,包括底座、固定台以及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设于所述底座上端面中央,所述固定台中间竖直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将所述固定台分为对称的两部分,所述压板设于所述连通槽上方,所述固定台两端均设有标尺,所述固定台侧面设有置料台,所述置料台通过支撑板活动连接于设在所述底座上端面的移动轨道上方。
进一步的,每条所述标尺底部均通过支架连接所述固定台前后端面,所述支架可以为固定支架或折叠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轨道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移动轨道的数量为2个且每条所述移动轨道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移动轨道之间通过若干滑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置料台的数量可以多于1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精确控制的折弯机,固定台两端均设有标尺,薄板进行弯折时,可以根据左右标尺的读数固定待折弯件,既可以精确确定进行折弯的位置,又可以通过确认两端标尺读数相同而使得待折弯件处于水平,从而提高折弯工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两个置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 2.固定台 3.压板
4.连通槽 5.标尺 6.置料台
7.移动轨道 8.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顶部”、“底部”、“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确控制的折弯机,包括底座1、固定台2以及压板3,所述固定台2设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中央,所述固定台2中间竖直设有连通槽4,所述连通槽4将所述固定台2分为对称的两部分,所述压板3设于所述连通槽4上方,所述固定台2两端均设有标尺5,所述固定台2侧面设有置料台6,所述置料台6通过支撑板8活动连接于设在所述底座1上端面的移动轨道7上方。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标尺5底部通过支架连接所述固定台2前后端面,所述支架可以为固定支架或折叠支架。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移动轨道7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所述移动轨道7的数量为2个且每条所述移动轨道7相互平行。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支撑板8与所述移动轨道7之间通过若干滑轮连接。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考虑,所述置料台6的数量可以为2个,所述固定台2左右两侧均设有通过支撑板8活动连接于设在所述底座1上端面的移动轨道7上方的置料台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确控制的折弯机,固定台2两端均设有标尺5,薄板进行弯折时,可以根据前后标尺5的读数固定待折弯件,既可以精确确定进行折弯的位置,又可以通过确认两端标尺5的读数相同而使得待折弯件处于水平,从而提高折弯工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固定台2左右两侧均可设有通过支撑板8活动连接于设在底座1上表面的移动轨道7上方的置料台6,操作时,可以左右两侧同时工作,左侧工人进行折弯操作时,右侧工人进行待折弯件的准备,左侧工人折弯结束进行卸料时,右侧工人将准备好的待折弯件置于右侧置料台6上,左侧工人进行折弯件的摆放,并准备下一次折弯工作时,右侧工人可以将右侧的置料台6向固定台2推进,待置料台6接近固定台2时,压板3在动力机构(图中未标出)作用下,向固定台2运动,当接触到置料台6表面的待折弯件时,压板产生向下的压力对待折弯件进行折弯后,压板3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右侧工人可将折弯后的折弯件卸下,左侧工人进行相同的操作,依次类推,可以明显提高折弯机的使用率,同时提升工作效率。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