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钢机的入口导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416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钢机的入口导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材加工的轧钢机导卫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轧钢机的入口导卫装置。



背景技术:

轧钢机需在入口及出口分别设置钢材导卫结构,以便使钢材顺利进入轧钢机内或从轧钢机内导出,而现有轧钢机的入口导卫结构,由于导卫盒体内的导卫腔截面呈U型,且钢材的运输方式为滑动式,致使钢材不能按需要的角度进入轧钢机,导致大部分钢材自由咬入轧钢机内,产生了大量的废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轧钢机的入口导卫装置,其可使钢材按需要的角度进入轧钢机内,提高钢材加工的生产效率和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轧钢机的入口导卫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导卫上盒体、导卫下盒体和两个导辊,所述导卫上盒体和导卫下盒体通过固定螺杆相连,所述固定螺杆于中部套设有间隙调整弹簧,导卫上盒体和导卫下盒体于前端均分别设有导辊轴,两个导辊分别通过导辊轴承设在两个导辊轴上,导卫上盒体和导卫下盒体于后端分别设有向后伸展的导卫入口板,两个导卫入口板分别与导卫上盒体和导卫下盒体内的导卫通道连通,上、下两个导卫通道的截面构成菱形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下两个导卫入口板构成喇叭状,便于钢材的进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螺杆为四根,四根固定螺杆两两对称分别靠近导卫上盒体和导卫下盒体的四角设置,通过四根固定螺杆的设置提高了导卫上盒体和导卫下盒体各处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卫下盒体的底部设有盒体底座,盒体底座提高了整个导卫装置安装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属导卫上盒体和导卫下盒体上靠近前端处分别设有冷却导辊的进水嘴,通过进水嘴连接水管为两个导辊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改变导卫盒体内导卫通道的结构形式,使其由原来简单的U型槽式滑动结构改变成滚动式结构,增强了导卫盒体对钢材多角度的扶持,从而增强轧制过程的稳定性;

2)、由于导卫上盒体和导卫下盒体通过固定螺杆连接,可通过旋转固定螺杆两端的调整螺母来调节导卫上盒体和导卫下盒体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两个导卫通道围成的菱形孔的大小、调节两个导辊之间的距离,从而适于多种规格的钢材的导入,固定螺杆的中部设置的间隙调节弹簧可进一步便于对导卫上盒体和导卫下盒体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其调整方便,适用范围广;

3)、本实用新型整体设计简单、实用、便于制作、使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导卫上盒体和导卫下盒体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各附图,该轧钢机的入口导卫装置,包括导卫上盒体1、导卫下盒体2和两个导辊11,所述导卫上盒体1和导卫下盒体2通过固定螺杆5相连,所述固定螺杆5于中部套设有间隙调整弹簧6,导卫上盒体1和导卫下盒体2于前端均分别设有导辊轴10,两个导辊11分别通过导辊轴承12设在两个导辊轴10上,导卫上盒体1和导卫下盒体2于后端分别设有向后伸展的导卫入口板3,两个导卫入口板3分别与导卫上盒体1和导卫下盒体2内的导卫通道13连通,上、下两个导卫通道13的截面构成菱形孔。

进一步地,上、下两个导卫入口板3构成喇叭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杆5为四根,四根固定螺杆5分别靠近导卫上盒体1和导卫下盒体2的前后两端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卫下盒体2的底部设有盒体底座8。

进一步地,所属导卫上盒体1和导卫下盒体2上靠近前端处分别设有连通导辊11的进水嘴7。

工作过程:

先将两个导辊11围成的菱形孔与轧辊上的孔型对正,再通过旋转固定螺杆5两端的调整螺母4及间隙调整弹簧6来调节导卫上盒体1和导卫下盒体2之间的间隙,进而调节两个导卫通道13的间隙已适应不同规格的钢材,两个导卫通道13构成的菱形孔可使钢材按需要的角度进入,如果钢材的进入角度不对则无法进入轧辊孔型内,从而避免因导卫装置对钢材失去控制导致部分钢材的自由咬入而生产出大量的废品。进入导卫通道13的钢材在两个导辊11的带动下进入轧钢机孔型进行轧制,从而完成轧钢机的导卫入料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