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4459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自动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到自动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管材加工主要包括扩管、缩管、倒角和压型等工艺,双头管端成型机是一种能对管材类工件的两端同时进行成型加工的设备,适用于管材插接、汽车油管、风管、水管、空调管连接部位各种形状管材的成型加工。现有专利申请号为201620230480.5的一种全自动双头异型缩管成型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有驱动装置、管夹和管材输送机构,所述的管材输送机构设于管夹下方,所述的管材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动力缸、导轨和丝杆,所述的输送动力缸设于导轨首端,所述的丝杆固接于输送动力缸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导轨两侧由导轨首端开始依次设有倒角装置、缩管装置和压型装置,所述的倒角装置包括倒角动力缸和枢接于倒角动力缸输出轴上的倒角机构,所述的缩管装置包括缩管动力缸和枢接于缩管动力缸输出轴上的缩管机构,所述的压型装置包括压型动力缸和枢接于压型动力缸输出轴上的压型模,所述的驱动装置分别与输送动力缸、倒角动力缸、缩管动力缸和压型动力缸电性连接。

上述结构的双头异型缩管成型机的工作原理如下:把待加工的管材进料后,管夹闭合,管夹夹紧管件,马达起动,驱动输送动力缸转动丝杆,管夹沿着丝杆向前送料;送料至倒角装置,导轨两边倒角动力缸驱动倒角机构伸出,对管材内外倒角,管材倒完倒角动力缸驱动倒角机构退回;送料至缩管装置,输送动力缸转动丝杆,管夹沿着丝杆向前送料到达缩管装置,缩管动力缸驱动缩管机构伸出,缩管(缩小两头管径),缩完退回,送料到下一步;送料至压型装置,两边压型模具同时伸出对管两头压压完退回;送料到终点,松管夹出料,管夹回起点开始下一个循环。

上述结构的双头异型缩管成型机存在以下缺点:管夹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移动,机身、丝杆以及放置设备平台的平整度等,均会对管夹的移动过程中的定位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从而影响管材的成型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材加工成型精度高的,并且能实现自动上下料的双头管端成型机的自动送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自动送料装置,包括机身、震动盘、推送装置和夹紧装置,所述震动盘固定设于机身上,所述震动盘与推送装置通过进料管连通;

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推送座、推送臂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推送臂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推送臂设有两个平行的推杆,每个推杆的中部设有第一料座,所述推送座上端设有第二料座,所述第二料座连接两个第一料座;

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上夹部、下夹部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下夹部和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上夹部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下夹部顶部设有下夹口,所述上夹部底部设有上夹口,所述上夹部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上下移动使上夹口与下夹口夹合或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座的底部与第三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或气压缸,所述推送座在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料座对两个第一料座起到连接作用,待加工管材穿过第二料座后管材两端分别置于两个第一料座上,完成进料动作后推送座向下移动便于所述推送臂向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夹口的顶部设有弹性突起,在管材加工成型后上夹口与下夹口分离时,弹性突起将管材从上夹口中顶出,防止上夹口粘料。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头部设有斜杆头,在管材加工成型后,所述推送臂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前移动,所述斜杆头作用于加工完成的管材的两端底部,随着推杆向前移动,管材沿着斜杆头被撬起,使管材与下夹口更好地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的前侧设有接料口,方便接料。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的后侧设有喷气管,在管材完成加工后,将管材从下夹口吹向接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装置和夹紧装置上分别设有检测传感器,能有效减少卡料、叠料等故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为液压缸或气压缸气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可实现全自动上下料,增设检测传感器有效防止卡料、叠料等故障;夹紧装置一次夹紧固定,提高待加工管材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固性,从而确保管材加工成型的高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固定夹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身、2-震动盘、3-推送装置、4-夹紧装置、5-进料管、6-喷气管、7-接料口、8-管材、31-推送座、32-推送臂、33-第一驱动装置、34-第三驱动装置、311-第二料座、321-推杆、322-第一料座、323-斜杆头、41-上夹部、42-下夹部、43-第二驱动装置、411-上夹口、412-弹性突起、421-下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3所示,自动送料装置,包括机身1、震动盘2、推送装置3和夹紧装置4,所述震动盘2固定设于机身1上,所述震动盘2与推送装置3通过进料管5连通;

所述推送装置3包括推送座31、推送臂32、第一驱动装置33和第三驱动装置34,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3与机身1固定连接,所述推送臂32与第一驱动装置33连接,所述推送臂32设有两个平行的推杆321,每个推杆321的中部设有第一料座322,每个推杆321的头部设有斜杆头323,所述推送座31上端设有第二料座311,所述第二料座311连接两个第一料座322,所述推送座31的底部与第三驱动装置34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34与机身1固定连接;

所述夹紧装置4包括上夹部41、下夹部42和第二驱动装置43,所述下夹部42和第二驱动装置43分别与机身1固定连接,所述上夹部41与第二驱动装置43连接,所述下夹部42顶部设有下夹口421,所述上夹部41底部设有上夹口411,所述上夹口411的顶部设有弹性突起412,所述夹紧装置4的后侧设有喷气管6,所述夹紧装置4的前侧设有接料口7;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待加工的管材8在震动盘2排列整齐后通过进料管5进入推送装置3;推送座31在第三驱动装置34的驱动下向上移动使第二料座311连接两个第一料座322,管材8穿过第二料座311使管材8两端分别置于两个第一料座322上;推送座31在第三驱动装置34的驱动下向下移动复位,同时推送臂32在第一驱动装置33的驱动下向前移动使第一料座322处于上夹口411与下夹口421之间,上夹部41在第二驱动装置43的驱动下向下移动将管材8夹在上夹口411与下夹口421夹合后的夹口中,同时推送臂32在第一驱动装置33的驱动下向后移动复位;加工成型后,上夹头41在第二驱动装置43的驱动下向上移动复位,同时弹性突起412顶出管材8使之与上夹口411脱离,推送臂32在第一驱动装置33的驱动下向前移动使推杆321头部的斜杆头323将加工好的管材8与下夹口421脱离,同时喷气管6将加工好的管材8吹至接料口7,推送臂32继续向前移动使携带有待加工管材的第一料座322处于上夹口411与下夹口421之间,重复上述动作,继续下一待加工管材的加工成型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范围,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