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削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649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挤削铣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刀,特别是一种挤削铣刀。



背景技术: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

现下使用的传统铣刀多为一体式,刀头作为主要加工部位,一旦损坏,则需整体更换,成体提高,同时传统铣刀由于硬度和抗弯强度问题,其刀头端部多采用锐角设置,且端面呈直线形,进而达到降低端部冲击的目的,以达到长期加工的目的,但是也普遍存在加工缓慢的问题,随着刀头材质的优化和进步,这一现象并为得到实质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挤削铣刀。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挤削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连接杆和刀头,所述固定杆、连接杆为一体式结构,固定杆呈圆柱形,其一端与连接杆相连,另一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呈长方体形,所述连接杆呈圆柱形,其所呈的圆柱形的周边上设有4条排屑槽,所述4条排屑槽呈等间隔周向设置,排屑槽呈长条形;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连接块呈半球形,第二连接块呈圆柱形,第二连接块的周边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多个,且呈等间隔周向设置,连接块的中部设有连接螺孔;

所述刀头包括刀刃,刀头上设有连接口和卡接槽,所述连接口位于刀头中部,所述卡接槽的大小、形状与连接块相契合,刀头通过连接螺丝、连接口、连接螺孔与连接块相连,所述刀刃包括端刃和周刃,所述端刃呈弧形,所述周刃的截面呈弧形,周刃的后角为α,所述α为-3°±1°;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连接杆和刀头同轴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块所呈的半球形的直径与第二连接块所呈的圆柱形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连接杆和刀头的长度分别为L1、L2、和L3,所述L1:L2:L3=4.9:7.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挤削铣刀,包括固定杆、连接杆和刀头,固定杆和连接杆为一体式机构,连接杆上设有排屑槽和连接块,刀头通过连接块,进行球柱定位,并与连接板卡接,最后通过螺丝固定,采用钨钢为材质的刀刃的端刃采用弧形凸出设计,刀刃的周刃亦采用弧形设计,不同于现有的切削铣刀,本实用新型的挤削铣刀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刀头和连接杆为可拆卸结构,方便更换,且排屑快速,同时硬度和抗弯强度高,工作时,首先,端部挤压工件,破环工件加工位置,随后对进行切削,加工效率更高,切削效果也更好,同时由于加工位置被破坏,铣刀的加工磨损也更小,提高了铣刀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刀头和连接块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一种挤削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1、连接杆2和刀头3,所述固定杆1、连接杆2为一体式结构,固定杆1呈圆柱形,其一端与连接杆2相连,另一端设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呈长方体形,所述连接杆2呈圆柱形,其所呈的圆柱形的周边上设有4条排屑槽5,所述4条排屑槽5呈等间隔周向设置,排屑槽5呈长条形;

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设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包括第一连接块7和第二连接块8,所述第一连接块7和第二连接块8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连接块7呈半球形,第二连接块8呈圆柱形,第二连接块8的周边的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数量为多个,且呈等间隔周向设置,连接块的中部设有连接螺孔10;

所述刀头3包括刀刃11,刀头3上设有连接口12和卡接槽13,所述连接口12位于刀头3中部,所述卡接槽13的大小、形状与连接块相契合,刀头3通过连接螺丝、连接口12、连接螺孔10与连接块6相连,所述刀刃11包括端刃14和周刃15,所述端刃14呈弧形,所述周刃15的截面呈弧形,周刃15的后角为α,所述α为-3°±1°;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1、连接杆2和刀头3同轴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块7所呈的半球形的直径与第二连接块8所呈的圆柱形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1、连接杆2和刀头3的长度分别为L1、L2、和L3,所述L1:L2:L3=4.9:7.1:1;

进一步的,所述刀头采用钨钢为材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