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主体、刀片支承机构以及切削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687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刀具主体、刀片支承机构以及切削刀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使用切削刀片的切削刀具的刀具主体、刀片支承机构以及切削刀具。



背景技术:

使用具有圆弧状的切削刃的切削刀片的切削刀具适于三维的形状加工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作为这样的切削刀具,公知有球头立铣刀、圆角立铣刀等。另外,不限于旋转切削刀具,在车床用的切削刀具中,使用具有圆弧状的切削刃的切削刀片的切削刀具适于仿形加工等。使用具有圆弧状的切削刃的切削刀片的切削刀具,其切削刀片的周侧面呈与切削刃的形状对应的圆筒状或者截头圆锥状的曲面。因此,若切削刀片的周侧面的曲面的比率比平面大,则存在切削刀片的固定容易变得不稳定而切削刀片在切削加工中沿旋转方向偏移的可能。作为切削刀片的旋转方向的承接机构,公开有专利文献1的切削刀具。专利文献1的切削刀具是具备切削刀片、刀具主体的切削刀具,刀具主体具有末端面、与该末端面相连并且从末端侧向基端侧延伸的外侧面。刀具主体具备用于装配切削刀片的刀片安装部。刀片安装部具有与切削刀片的下表面接触的基面、与切削刀片的周侧面接触的侧壁面。该切削刀具具有承接机构,该承接机构承接作用于切削刀片的旋转力矩,使得装配于刀片安装部的切削刀片在基面上旋转。承接机构被构成为包括形成于切削刀片的下表面的卡合部(第一卡合部)、形成于刀片安装部的基面的卡合部(第二卡合部),这些卡合部相对于彼此卡合。形成于基面的第二卡合部与将形成于切削刀片的下表面的第一卡合部划定的面中的一个特定部分对应。从与基面相对的方向观察,在将基面用穿过切削刀片的上表面的重心并且与切削刀具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边界线(第一假想平面)分成两个区域时,形成于基面的卡合部被形成于切削刀具的外侧面侧(与侧面壁位于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另外,在将基面用穿过切削刀片的上表面的重心并且与切削刀具的长度方向成直角的边界线(即与第一假想平面正交的第二假想平面)分成两个区域时,形成于基面的卡合部被形成为位于切削刀具的基端侧的区域。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51703号。

专利文献1的切削刀具有一定的抑制切削加工中的切削刀片的偏移的效果。但是,切削刀片的第一卡合部与刀片安装座的第二卡合部仅在一个部位接触,因此,能够抑制偏移的负荷有限。即,在为了高效率加工而提高切削条件的方面有改善的余地,在施加较大的负荷时存在切削刀片偏移的可能。若在切削加工中切削刀片偏移,则存在切削刀片发生异常损伤的可能。或者,存在被加工物的加工精度下降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切削刀具以及该切削刀具的刀具主体,其具有能够稳定地支承作用于切削刀片的旋转力矩的构造。

本发明的切削刀具的刀具主体是具有拆装自如地装配切削刀片的刀片安装部的刀具主体。刀具主体具有末端面、从末端面向基端侧延伸的外侧面。刀片安装部在末端面以及外侧面的至少一方具有开放部。刀片安装部具有供切削刀片抵接的基面以及侧壁面、形成于基面并且供切削刀片抵接的第二及第三卡合部。从与基面相对的方向观察,基面由第一边界线l1和第二边界线l2分成四个区域,所述第一边界线l1被确定成穿过基面的大致中央并且从末端面侧向基端侧延伸,所述第二边界线l2被确定成穿过基面的大致中央并且与第一边界线l1正交,此时,第二卡合部在位于第一边界线l1的外侧面侧且第二边界线l2的基端侧的第一区域中形成,第三卡合部在位于第一边界线l1的外侧面侧且第二边界线l2的末端面侧的第二区域中形成。

本发明的切削刀具的刀片支承机构是切削刀具的刀片支承机构,前述切削刀具为,切削刀片被拆装自如地装配于刀具主体,切削刀具的刀片支承机构是用于承接作用于切削刀片的旋转力矩、使得切削刀片在刀片安装部的基面上旋转的机构。切削刀片在与基面抵接的端面处具备第一卡合部,第一卡合部至少具有两个彼此分离的特定部分。在刀具主体的基面上彼此分离地设置与两个特定部分对应的第二及第三卡合部。在切削刀片被装配于刀片安装部时,一方的特定部分与第二卡合部抵接,另一方的特定部分与第三卡合部不接触。在切削刀片受到旋转力矩时,刀片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弹性变形,从而另一方的特定部分与第三卡合部抵接。

本发明的切削刀具具备本发明的刀具主体、切削刀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的立体图。

图2是从图1的切削刀具卸下切削刀片后的刀片安装部附近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3是从第一卡合部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切削刀片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切削刀片的仰视图。

图6是图3的切削刀片的侧视图。

图7是从与基面对应的方向观察图2的刀片安装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表示装配有切削刀片的状态下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及第三卡合部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作用有较大的负荷的状态下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及第三卡合部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0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的刀片安装部处设置的垫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1具备切削刀片10、拆装自如地装配切削刀片10的刀具主体20。切削刀片10借助紧固安装螺纹件向刀具主体20固定。切削刀具1是以从刀具主体20的末端侧向基端侧延伸的旋转轴线c为中心一边旋转一边切削工件的旋转切削刀具。这样的切削刀具1也被称为旋削刀具。

如图3至图6所示,切削刀片10具备两个相对的端面11、12和在这两个端面之间延伸的周侧面13。沿着两个端面中的第一端面11与周侧面13的交叉部形成有切削刃e。切削刃e遍及第一端面11的外缘的整周地形成。

如图4的俯视图所示,切削刀片10的第一端面11的轮廓形状呈大致圆形。即,切削刃e的主动切削刃呈大致圆弧状。赋予周侧面13正的后角,切削刀片10成为所谓正类型的切削刀片。第二端面12的轮廓形状与第一端面11同样也呈大致圆形。如图3所示,切削刀片10具有关于中心轴线j旋转对称的形状,所述中心轴线j以贯通第一及第二端面11、12而延伸的方式被确定。这样,切削刀片10被构成为所谓的圆形刀片。以下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将第一端面11称为上表面11,将第二端面12称为下表面12。但是,“上”以及“下”这些术语不限定本发明,没有基于这些术语而限定地解释本发明的意图。

在切削刀片10中形成有贯通上表面11以及下表面12的安装孔18,在此插通紧固安装螺纹件。该切削刀片10为旋转对称的形状,因此安装孔18的中心轴线与切削刀片10的中心轴线j一致。

在切削刀片10的下表面12形成有由凹处划定的第一卡合部14。第一卡合部14由包围安装孔18的底面部17b和从底面部17b的外周部立起的侧壁面17a划定。底面部17b沿与中心轴线j正交的方向延伸,尤其在此是沿着与中心轴线j正交的平面延伸。从底面部17b的外周部在中心轴线j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侧壁面17a。但是,侧壁面17a形成为与中心轴线j不平行,以既定角度向既定方向倾斜。另外,赋予侧壁面17a与底面部17b之间圆度(圆角)。该侧壁面17a具有卡合凹部15和弯曲凸部16,前述卡合凹部15弯曲成在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规则地、等间隔地配置的六个凹状,前述弯曲凸部16弯曲成在相邻的卡合凹部15之间配置的六个凸状。第一卡合部14具有下述轮廓形状,该轮廓形状关于切削刀片10的中心轴线j具有六重旋转对称的旋转对称性。绕中心轴线j规则地配置多个卡合凹部15,从而能够通过使切削刀片10旋转来重新装配,将磨损而变得不能使用的切削刃的部分替换成其他切削刃的部分。此外,在切削刀片10被装配于刀片安装部21时,多个卡合凹部15中仅两个特定的卡合凹部15与后述的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抵接。在此,将特定的卡合凹部15也称为特定部分15。使被设置于上表面11的“l”、“6”、以及“<”和“○”进行组合的图案(参照图4)成为使切削刀片10最多6重旋转而重新装配时的标准。通过使在切削刀片10的上表面11形成的图案与在刀具主体20上形成的标记配合,而使下表面12的卡合凹部15与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容易配合。形成于刀具主体20的标记被称为配合标记等,可以设成如图1、图2以及图7所示的简单的切口形状。

如图1所示,刀具主体20具有位于末端侧端部的末端面30、从末端面30向基端侧延伸的外侧面32。该实施方式的刀具主体20还具有位于基端侧端部的基端面31。基端面31为切削刀具1被装配于机床的主轴时的安装面。但是不限于此,切削刀具1的基端侧的形状只要是能够经由保持件等或者直接装配于机床的主轴的形状,可以是任何形状。

如图2所示,刀具主体20具备用于拆装自如地装配切削刀片10的刀片安装部21,刀片安装部21被形成为将刀具主体20的末端面30的一部分切口。并且刀片安装部21被形成为将外侧面32的一部分切口。即,刀片安装部21在末端面30和外侧面32双方具有开放部。刀片安装部21由基面21a、侧壁面21b划定,所述侧壁面21b包括朝向末端面30侧的部分以及朝向外周面32侧的部分。在侧壁面21b上形成有用于支承切削刀片的周侧面13的两个凹状的弯曲面。狭义地说,可以仅将该两个凹状的弯曲面称为侧壁面21b。在此,包括该两个凹状的弯曲面,相对于基面21a壁状地交叉的面部分的整体被称为侧壁面21b。在基面21a上形成有螺纹孔23。插通于切削刀片10的紧固安装螺纹件与螺纹孔23螺纹接合,将切削刀片10固定于刀片安装部21。如图7以及图8所示,该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1的螺纹孔23被形成为相对于基面21a不呈直角,而是向既定方向以既定角度倾斜。这是为了增大向侧壁面21b侧按压切削刀片10的力。但是,不限于此,螺纹孔23也可以相对于基面21a形成为直角。

在基面21a上形成有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在所述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的一部分处分别具有弯曲成凸状的侧壁面。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由从基面21a突出的突起划定,在将切削刀片10装配于刀片安装部21时,被容纳于第一卡合部14内。图8是表示将切削刀片10装配于刀片安装部21的状态的示意图,仅第二卡合部24与预先特定的一个特定部分15卡合。与此相对,图9是表示在切削加工中施加较大的负荷的状态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通过与多个前述卡合凹部15的两个预先特定的特定部分15卡合而发挥功能,以便承接作用于该切削刀片10的旋转力矩,使得装配于刀片安装部21的切削刀片10在基面21a上旋转。因此,切削刀具1这样的构造能被称为承接机构。

在此,说明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的形成位置。

从与基面21a相对的方向(与基面21a呈直角的方向)观察,第二卡合部24被形成于第一区域26,所述第一区域26为由第一边界线l1(平行于旋转轴线c)及第二边界线l2(与旋转轴线c正交)分割的该基面21a的四个区域中的外侧面32侧且基端侧(基端面31侧)的区域,所述第一边界线l1通过基面21a的大致中央,并且与刀具主体20的末端面30呈直角,所述第二边界线l2通过基面21a的大致中央,并且与刀具主体20的末端面30平行。另外,第三卡合部25被形成于第二区域27,所述第二区域27为由第一边界线l1及第二边界线l2分割的该基面21a的四个区域中的外侧面32侧且末端面30侧的区域。此外,如该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1那样,在基面21a具有螺纹孔23的情况下,第一及第二边界线l1、l2能够被确定成穿过位于基面21a的大致中央的螺纹孔23的中心(尤其是沿着基面21a的中心位置)。固定切削刀片10的固定力借助紧固安装螺纹件和螺纹孔23的螺纹接合产生,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相对于螺纹孔23被配置于合适的位置,以便产生该固定力。但是,在如该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1那样、螺纹孔23相对于基面21a倾斜的情况下,若从与基面21a相对的方向观察,则螺纹孔23的中心轴线h不会成为一点而成为直线。在此情况下,作为螺纹孔23的中心,可以使用螺纹孔23的中心轴线h与将基面21a延长的假想平面的交点x。交点x能被称为中央点x。即,从与基面21a相对的方向观察,第二卡合部24被形成于第一区域26,所述第一区域26为由第一边界线l1及第二边界线l2分割的该基面21a的四个区域中的外周侧且基端侧的区域,即,外侧面32侧且基端面31侧的区域,前述第一边界线l1通过中央点x,并且与刀具主体20的末端面30呈直角,前述第二边界线l2通过中央点x,并且与刀具主体20的末端面30平行。另外,第三卡合部25被形成于第二区域27,所述第二区域27为由第一边界线l1及第二边界线l2分割的该基面21a的四个区域中的外周侧且末端侧的区域,即,外侧面32侧且末端面30侧的区域。

如图8以及图9所示,第二卡合部24与切削刀片10的特定的卡合凹部15的内壁卡合。第二卡合部24为了使向卡合凹部15的进入容易,而形成为比卡合凹部15的尺寸稍微小。另外,第二卡合部24的一部分的壁面形状与卡合凹部15的形状几乎一致,使得第二卡合部24能够与卡合凹部15的内壁面接触。第二卡合部24的卡合面优选以相对于与基面21a平行的假想平面成锐角的方式倾斜。尤其是,第二卡合部24的卡合面优选地以顶部侧较细而基端侧变粗的方式倾斜。若第二卡合部24的卡合面这样地以倾斜的方式形成,则向卡合凹部15的进入变得更容易,并且第二卡合部24的强度提高。

如图9所示,在切削加工中施加较大的负荷时,第三卡合部25与第二个特定的卡合凹部15的内壁卡合。如图8所示,在仅将切削刀片10装配于刀具主体20的情况下,第三卡合部25与卡合凹部15的内壁不接触,隔着微小的间隙彼此相对。第三卡合部25在较大的负荷施加于切削刀片10时,与卡合凹部15的内壁抵接(卡合)而发挥功能。将切削刀片10装配在刀具主体20时的该间隙优选为0.01mm以上且0.20mm以下的范围。第三卡合凸部25为了使向卡合凹部15的进入容易,而形成为比卡合凹部15的尺寸稍小。另外,第三卡合凸部25的一部分的壁面形状与卡合凹部15的形状几乎一致,使得第三卡合凸部25能够与卡合凹部15的内壁面接触。第三卡合部25的卡合面优选以相对于与基面21a平行的假想平面成锐角的方式倾斜。尤其是第三卡合部25的卡合面优选以顶部侧较细而基端侧变粗的方式倾斜。若第三卡合部25的卡合面这样地以倾斜的方式形成,则向卡合凹部15的进入变得更容易,并且第三卡合部25的强度提高。

从与基面21a相对的方向观察,第二卡合部24与螺纹孔23的中心的距离a被设成比第三卡合部25与螺纹孔23的中心的距离b大(a>b)。另外,从与基面21a相对的方向观察,与卡合凹部15抵接的区域的中央点处的第二卡合部24的法线f朝向的方向不穿过螺纹孔23的中心。另外,与卡合凹部15抵接的区域的中央点处的第三卡合部25的法线g朝向的方向也不穿过螺纹孔23的中心。在此,包括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与卡合凹部15的接触不是点接触而是既定区域的接触的情况,因此确定该区域的中央点处的法线。因此,不排除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与卡合凹部15的接触分别被视为点接触的情况。在各自的接触被视为点接触的情况下,确定这些点处的法线f、g。此外如前所述,该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1的螺纹孔23的中心轴线h相对于基面21a倾斜,因此用中央点x作为螺纹孔23的中心。即,从与基面21a相对的方向观察,第二卡合部24与中央点x的距离a比第三卡合部25与中央点x的距离b大。另外,如图9所示,从与基面21a相对的方向观察,与卡合凹部15抵接的区域的中央点处的第二卡合部24的法线f朝向的方向不通过中央点x,而与卡合凹部15抵接的区域的中央点处的第三卡合部25的法线g朝向的方向也不通过中央点x。第二卡合部24的法线f朝向的方向从朝向中央点x的方向偏离的角度α,比第三卡合部25的法线g朝向的方向从朝向中央点x的方向偏离的角度β小(α<β)。

基面21a的表面硬度优选为洛氏硬度(jisz2245或者iso6508-1)48hrc以上且68hrc以下的范围。若设成这样的硬度,则优选地调整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的硬度,防止抵接时的塑性变形,并且还防止脆性断裂。即,将基面21a的表面的硬度设成这样的范围,从而在施加较大的负荷时,第三卡合部25借助弹性变形与卡合凹部15的内壁抵接。

接着,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所起到的效果。切削刀片10在受到由切削阻力引起的旋转力矩时,其旋转中心变成第二卡合部24与卡合凹部15的抵接部。在该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1这样的情况下,从与基面21a相对的方向观察,一般作用于切削刀片10的旋转力矩以右旋的方式(顺时针)作用。即,切削刀具1的进行作用的切削刃e(主动切削刃)被配置于末端面30侧且外周面32侧。相对于第二卡合部24与卡合凹部15的接触部,主动切削刃偏向切削刀具1的末端面30侧,因此旋转力矩以右旋的方式作用。因此,在切削加工中,始终向切削刀片10持续施加相同方向的旋转力矩。因此,使切削刀片10的夹持状态稳定化。

另外,第二卡合部24被形成于第一区域26,所述第一区域26位于距与切削相关的主动切削刃较远的基端侧的位置,从而增大由切削阻力产生的第二卡合部24与卡合凹部15的绕抵接部的旋转力矩。结果,第二卡合部24稳定地承接作用于切削刀片10的旋转力矩,提高夹持力。

进一步地,在第二区域27中,第三卡合部25形成为具有能够在克服旋转力矩的方向上抵接的面(卡合面)。如前所述,在较大的负荷施加于切削刀片10时,第三卡合部25抵接于借助刀片安装部21的弹性变形而靠近的卡合凹部15的内壁而发挥功能。在较大的负荷施加于切削刀片10时,若仅用单单一个第二卡合部24承接所有的负荷,则存在第二卡合部24受到损伤的可能。因此,与第三卡合部25协同工作来承接负荷,从而抑制第二卡合部24的损伤,应对较大的负荷。如前所述,在仅将切削刀片10装配于刀片安装部21的情况下,在第三卡合部25与切削刀片10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该间隙被设成,在第二卡合部24发生塑性变形等损伤之前,第三卡合部25与切削刀片10抵接的程度的间隙。即,若第二卡合部24或者侧壁面21b稍微地弹性变形,则第三卡合部25与切削刀片10立刻抵接而卡合。从与基面21a相对的方向观察,第二卡合部24与螺纹孔23的中心的距离a被设成比第三卡合部25与螺纹孔23的中心的距离b大,从而适当地调整第三卡合部25的间隙。但是如前所述,该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1的螺纹孔23的中心轴线h相对于基面21a倾斜,因此用中央点x作为螺纹孔23的中心。即,从与基面21a相对的方向观察,第二卡合部24与中央点x的距离a(参照图9)被设成比第三卡合部25与中央点x的距离b(参照图9)大,从而适当地调整第三卡合部25的间隙。

第三卡合部25与第二卡合部24相比靠近主动切削刃,即被形成于末端面30侧的第二区域27,从而若第三卡合部25与卡合凹部15的内壁抵接而开始发挥功能,则其立刻代替第二卡合部24而主要地承接旋转力矩的力。因此,越发抑制第二卡合部24的损伤。此外,在仅将切削刀片10装配于刀具主体20的情况下,该实施方式的第三卡合部25形成为与卡合凹部15的内壁不接触,但不限于此。可以形成为在仅将切削刀片10装配于刀具主体20的情况下,第三卡合部25与卡合凹部15的内壁抵接。在该情况下,第二卡合部24还形成为与卡合凹部15的内壁抵接。

如图9所示,如前所述,从与基面21a相对的方向观察,第二卡合部24的法线f朝向的方向从朝向中央点x的方向顺时针方向地偏离的角度α,比第三卡合部25的法线g朝向的方向从朝向中央点x的方向逆时针方向地偏离的角度β小。即,第三卡合部25与第二卡合部24相比,与从切削刀片10的卡合凹部15的中央分离的一侧接触。另外,从卡合凹部15的中央部看,偏离的方向也是相反侧的。相对于卡合凹部15,使第二卡合部24和第三卡合部25的接触位置偏离,从而防止切削刀片10的第一卡合部14的抵接部位的损伤,结果,能进一步地抑制第二卡合部24的损伤。进而,因能够用从卡合凹部15的中央部分离的面、即接近平面的面接触第三卡合部25,所以能够扩大接触面积,能够抑制塑性变形等不良情况的产生。因此,越发能应对切削加工中的较大的负荷。

如前所述,该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0的第一端面11的轮廓形状呈大致圆形。因此,与刀片安装部21抵接的切削刀片10的周侧面13由截头圆锥状的曲面构成。若周侧面13的抵接面是截头圆锥状的曲面,则相对于欲使切削刀片10在基面21a上旋转的旋转力矩,难以用周侧面13来克服。因此,切削刀片10的第一卡合部15与刀片安装部21的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的卡合有效地作用。切削刃e呈大致圆弧状的切削刀片10的轮廓形状不限于大致圆形。即,周侧面13的抵接面由大致圆筒状或者大致圆锥状的曲面构成的切削刀片10的轮廓形状不限于大致圆形。在大致圆弧状的轮廓部分占据切削刀片10的整个轮廓形状的30%以上并且100%以下的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刀片支承机构尤其效果好。此外,在主切削刃被设成1/4圆弧以上的轮廓形状且主切削刃形成多个的切削刀片10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刀片支承机构尤其效果好。此外,1/4圆弧以上意味着中心角为90°以上的圆弧。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该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1中,设计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的形成位置,使得形成于切削刀片10的第二端面12的第一卡合部14与形成于刀片安装部21的基面21a的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在两个以上的部位卡合,因此即使受到较大的负荷也能有效地抑制切削刀片10的旋转(偏移),同时也使刀片安装部21的侧壁面21b抑制切削刀片10的旋转的效果最大化,能够应对切削加工中的较大的负荷。由此,能够实现切削刀片1的异常损伤的抑制,另外,能够实现被加工物的加工精度的提高。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刀片安装部21处没有使用垫片,在刀具主体20上直接设置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关于图10所示的使用垫片40、在垫片40上设置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的情况也能适用。具体而言,垫片40是在将供切削刀片10抵接的基面21a划定的板状的垫片主体的表面上设置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而形成。若这样地在垫片40上设置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则容易将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形成为更复杂的形状。另外,在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产生损伤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更换垫片40,延长切削刀具1的刀具寿命。在垫片40上,可以形成用于将垫片40用螺纹件等向刀具主体20固定的孔。如果使用螺纹件等紧固连结机构,那么将垫片40固定于刀具主体20后的更换变得容易。除了紧固连结机构、夹持件、借助凹凸部彼此进行卡合等的机械方法外,还能利用压入、热装这样的弹性变形、热变形,或者还能借助粘接、焊接、熔接这样的非机械方法将垫片40固定于刀具主体20。

本发明的切削刀具1不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关于下述情况进行了说明:第一卡合部14由形成于切削刀片10的下表面13的凹处划定,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由突起划定,所述突起形成于基面21a,被容纳于凹处并能与划定该凹处的侧面壁的一部分卡合。但是,也可以与这样的实施方式相反,设成下述结构(未图示):第一卡合部由形成于切削刀片10的下表面13的突起划定,第二及第三卡合部由凹处划定,所述凹处形成于基面21a,容纳突起并具有能与划定该突起的侧壁面的一部分卡合的卡和部分。

该实施方式的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作为一个突起的一部分形成,但两个卡合部24、25可以被设成完全独立的突起。同样,第一卡合部可以不被构成为一个凹部而被分割成完全独立的多个凹部。但是,若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作为一个突起的一部分形成,则能够在较小的空间中形成两个卡合部24、25,另外,突起部的强度提高,因此能够防止塑性变形等的产生。

关于切削刀片的形状,不仅可以是正类型,也可以是没有向周侧面赋予正的后角的负类型。另外,关于切削刀片整体的形状也没有特别地限制,能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切削刀片。例如,能够适用于设成长圆形或非对称的曲面形状等各种曲面形状的周侧面的切削刀片。

将设置于切削刀片的第一卡合部14划定的凹处的轮廓形状可以是圆形或四边形等简单的几何学形状。在该情况下,如果切削刀片关于其轴线具有n重对称(n为2以上的自然数)的旋转对称性并且卡合凹部15形成有多个,则能够使用切削刀片的多个切削刃部分。第一卡合部14优选地设成能够与第二及第三卡合部24、25以尽量宽阔的面积抵接的形状。在凹处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为具有卡合凹部15的形状的情况下,关于卡合凹部15的数量没有特别地限制。卡合凹部15的数量与该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六个相比可以多也可以少。卡合凹部15的数量能够与被加工物的形状和切削条件对应地适当调整。但是,卡合凹部15的数量优选为3个以上且10个以下的范围。若卡合凹部15的数量超过10,则因与切削刀片10的大小相比卡合凹部15的大小变小,所以难以充分地承接旋转力矩。卡合凹部为两个以下的情况下,对应的切削刃的数量也为两个以下,因此能够采用即使不使用卡合凹部15也能以切削刀片10的周侧面13承接旋转力矩的构造。

在此实施方式中,关于将切削刀片10用紧固安装螺纹件固定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关于借助使用楔子或按压片等的其他夹持方法来固定的情况也能够适用。但是,本发明的承接机构在用紧固安装螺纹件固定的情况下发挥最好的效果。

此实施方式的刀片安装部21在切削刀具1的末端面30以及外侧面32双方处设置开口部,但不限于此。刀片安装部21只要在切削刀具1的末端面30以及外侧面32的任意一方设置开口部即可。能够使相当于该开口部的切削刀片10的上表面与周侧面的交叉棱线部分作为主动切削刃发挥功能。即,与被加工物的形状和切削方向对应地适当调整主动切削刃的位置以及配置方向,配置刀片安装部21的开口部即可。在这些情况下,从与基面21a相对的方向观察的四个区域(26、27、28、29)也由第一边界线l1(与旋转轴线c平行)及第二边界线l2(与旋转轴线c正交)确定,所述第一边界线l1通过基面21a的大致中央,与刀具主体20的末端面30呈直角,所述第二边界线l2通过基面21a的大致中央,并且与刀具主体20的末端面30平行。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具体性地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关于本发明,必须要理解的是,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和变更。即,本发明包括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思想所包含的所有的变形例、应用例、等同物。

附图标记说明

1切削刀具,10切削刀片,11第一端面(上表面),12第二端面(下表面),13周侧面,14第一卡合部,15卡合凹部,16弯曲凸部,17a侧壁面,17b底面部,18安装孔,j中心轴线,e切削刃,20刀具主体,21刀片安装部,21a基面,21b侧壁面,23螺纹孔,h中心轴线,x中央点,24第二卡合部,25第三卡合部,26第一区域,27第二区域,28第三区域,29第四区域,30末端面,31基端面,32外侧面,33切屑袋,40垫片,c旋转轴线,l1第一边界线,l2第二边界线,a第二卡合部与中央点x的距离,b第三卡合部与中央点x的距离,f与刀片卡合凹部抵接的区域的中央点处的第二卡合部的法线,g与刀片卡合凹部抵接的区域的中央点处的第三卡合部的法线,α第二卡合部的法线与朝向中央点的方向形成的角度,β第三卡合部的法线与朝向中央点的方向形成的角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