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钉铆接组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9960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无钉铆接组装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抽油烟机风柜的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钉铆接组装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的烟机风柜都是采用碰焊焊接工艺进行组装固定,但碰焊焊接工艺焊接强度低、焊点飞溅、毛刺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一般焊接后还要喷涂处理,否则焊点部位会生锈,也不环保。行业内还有一些采用手工拉钉枪拉钉方式将风柜进行组装,但组装后风柜的外观品质和精度差,且拉钉给造成操作者劳动强度大,且存在产品品质不一致的问题,生产效率也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钉铆接组装系统,能够使产品表面无焊点、无损伤,品质档次高,且自动化程度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钉铆接组装系统,用于组装抽油烟机的风柜,该组装系统包括机械手、驱动机械手运动的控制器、与机械手连接的无钉铆接机、及用于夹紧风柜的装配工位,装配工位位于机械手的活动范围内,且装配工位上设有底座、及驱动底座转动的驱动机构。

组装时,将风柜的各零件放在底座上进行装夹固定,控制器驱动机械手运动,并通过无钉铆接机自动对风柜的各零件进行无钉铆接,完成风柜的装配,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采用无钉铆接技术,不用焊接,不用铆钉,避免了焊接飞溅、焊点发黑、生锈和喷涂处理等情况,产品表面无焊点、无损伤,提升产品档次;且在组装过程中,底座还可以根据机械手的动作转动,方便机械手对风柜的各个位置进行铆接固定,提升该组装系统的柔化性。

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进一步的是,装配工位上还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支座,底座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座可转动连接。使底座的转动更稳定。

进一步的是,支座还设有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的导轨,驱动机构还驱动底座沿导轨滑动。底座可根据机械手的工作旋转和前后移动,进一步提升该组装系统的柔化性。

进一步的是,风柜包括背板、前板和顶板,底座上设有用于固定背板的第一夹紧组件、用于固定前板的第二夹紧组件和用于固定顶板的第三夹紧组件,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和第三夹紧组件。

进一步的是,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和第三夹紧组件均包括夹具、及驱动夹具运动的气缸。

进一步的是,装配工位有两个,两个装配工位并排布置。一个装配工位在进行风柜的无钉铆接固定,另一个装配工位则进行下一个风柜各零件的装配定位,保证该组装系统的连续作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是,无钉铆接组装系统还包括安全护栏,安全护栏围合形成组装区域,机械手和装配工位均位于组装区域内。保证生产安全。

进一步的是,安全护栏设有用于进出组装区域并与装配工位一一对应的出入口,出入口的两侧均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安全光栅。若有人想从当前进行无钉铆接固定的装配工位对应的出入口进入组装区域时,安全光栅将检测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停止机械手工作,进一步保证生产安全。

进一步的是,无钉铆接组装系统还包括固定于安全护栏上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位于两个出入口之间。通过控制面板便于输入工艺参数,且控制面板设于两个出入口之间,使操作者更容易通过出入口观察组装区域内的情况。

进一步的是,无钉铆接组装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机器人,机器人设有机械手,机械手为六轴机械手。使机械手能在三维空间内运动,便于对风柜的各个位置进行无钉铆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组装时,将风柜的各零件放在底座上进行装夹固定,控制器驱动机械手运动,并通过无钉铆接机自动对风柜的各零件进行无钉铆接,完成风柜的装配,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采用无钉铆接技术,不用焊接,不用铆钉,避免了焊接飞溅、焊点发黑、生锈和喷涂处理等情况,产品表面无焊点、无损伤,提升产品档次;且在组装过程中,底座还可以根据机械手的动作转动,方便机械手对风柜的各个位置进行铆接固定,提升该组装系统的柔化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无钉铆接组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械手,20.控制器,30.铆接钳,40.装配工位,410.底座,420.第一夹紧组件,430.第二夹紧组件,440.第三夹紧组件,450.支座,50.机器人,60.安全护栏,610.组装区域,620.出入口,70.安全光栅,80.控制面板,90.维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钉铆接组装系统,用于组装抽油烟机的风柜,该组装系统包括机械手10、驱动机械手10运动的控制器20、设有铆接钳30并与机械手10连接的无钉铆接机、及用于夹紧风柜的装配工位40,装配工位40位于机械手10的活动范围内,且装配工位40上设有底座410、及驱动底座410转动的驱动机构(附图未标识)。

组装时,将风柜的各零件放在底座410上进行装夹固定,控制器20驱动机械手10运动,并通过无钉铆接机自动对风柜的各零件进行无钉铆接,完成风柜的装配,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采用无钉铆接技术,不用焊接,不用铆钉,避免了焊接飞溅、焊点发黑、生锈和喷涂处理等情况,产品表面无焊点、无损伤,提升产品档次;且在组装过程中,底座410还可以根据机械手10的动作转动,方便机械手10对风柜的各个位置进行铆接固定,提升该组装系统的柔化性。

在本实施例中,无钉铆接组装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20电性连接的机器人50,机器人50设有机械手10,机械手10为六轴机械手10,使机械手10能在三维空间内运动,便于对风柜的各个位置进行无钉铆接。

如图2所示,装配工位40上还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支座450,底座410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座450可转动连接,使底座410的转动更稳定。

支座450还设有与底座410滑动连接的导轨(附图未标识),驱动机构还驱动底座410沿导轨滑动,该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底座410可根据机械手10的工作旋转和前后移动,进一步提升该组装系统的柔化性。支座45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不设置导轨,直接由伺服电机带动底座410转动和摆动。

如图2所示,风柜包括背板、前板和顶板,底座410上设有用于固定背板的第一夹紧组件420、用于固定前板的第二夹紧组件430和用于固定顶板的第三夹紧组件440,第一夹紧组件420、第二夹紧组件430和第三夹紧组件44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紧组件420、第二夹紧组件430和第三夹紧组件440均包括夹具、及驱动夹具运动的气缸,第一夹紧组件420的夹具上设有磁铁。风柜各零件在装配工位40安装固定后,按下启动,第一夹紧组件420、第二夹紧组件430和第三夹紧组件440自动夹紧风柜。第一夹紧组件420、第二夹紧组件430和第三夹紧组件44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的夹紧方式。

如图1所示,装配工位40有两个,两个装配工位40并排布置。一个装配工位40在进行风柜的无钉铆接固定,另一个装配工位40则进行下一个风柜各零件的装配定位,保证该组装系统的连续作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装配工位4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个以上。

如图1所示,无钉铆接组装系统还包括安全护栏60,安全护栏60围合形成组装区域610,机械手10和装配工位40均位于组装区域610内,保证生产安全。

如图1所示,安全护栏60设有用于进出组装区域610并与装配工位40一一对应的出入口620,出入口620的两侧均设有与控制器20电性连接的安全光栅70。若有人想从当前在进行无钉铆接固定的装配工位40对应的出入口620进入组装区域610时,安全光栅70将检测信息发送至控制器20,控制器20停止机械手10工作,进一步保证生产安全。

该组装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20电性连接的报警器(附图未标识),当安全光栅70检测有人要进入当前在进行无钉铆接固定的装配工位40时,控制器20驱动报警器报警,起到警醒的作用,进一步保证生产安全。

如图1所示,无钉铆接组装系统还包括固定于安全护栏60上的控制面板80,控制面板80位于两个出入口620之间。通过控制面板80便于输入工艺参数,且控制面板80设于两个出入口620之间,使操作者更容易通过出入口620观察组装区域610内的情况。

如图1所示,安全护栏60还设有进出组装区域610的维修门90,便于维修人员进入组装区域610对设备进行维修。

组装时,把风柜零件定位安装在底座410上,按下启动,底座410夹具自动夹紧风柜,通过机器人50编程动作,移动无钉铆接钳30,把装配工位40上的风柜零件铆接好,同时另一个装配工位40进行下一个风柜各零件的装配固定,待上一个风柜铆接好后,机械手10转移至另一个转配工位40对风柜进行铆接,提高生产效率;装配工位40上的夹具根据产品结构设计,可根据不同型号调节,底座410可根据机器人50的动作旋转与角度摆动,以提升其柔性化。操作人员只需把风柜零件放入装配工位40和取出铆接好的风柜,其余动作由机器人50自动完成,该组装系统还装有安全光栅70和信号检测双保护,杜绝操作安全问题。通过机器人50无钉铆接的先进技术,实现风柜加工自动化,可以替代焊接方式、提升烟机核心技术、提高铆接强度,降低劳动强,提升产品档次,镀锌板加工后无毛刺、不生锈、不用喷涂、环保。解决了镀锌板焊接飞溅、焊点发黑、毛刺、焊接强度不够等现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