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料机构及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718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自出料机构及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出料机构及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销量的不断递增和投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冲压生产自动化线已普遍被应用,但目前冲压钢板模类零件的生产仍普遍采用磁性吸杆手工辅助拿取,其操作过程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且很多零件中心位置处为曲面,比如V形零件,采用磁性吸杆拿取时较难吸住零件,故研究一种可以自动出料的机构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出料机构及模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实现零部件在成型后的自动出料,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出料机构,其中,包括:

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设置在下模座上,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凹模上的零件对齐;

顶出结构,所述顶出结构滑动穿设在所述导向孔中,且所述顶出结构上设置有第一斜面;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上模座上,所述固定板的下方固定设置有限位块;

旋转斜块,所述旋转斜块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斜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旋转斜块的下表面抵顶在所述限位块上。

如上所述的自出料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顶出结构包括从动斜块和导向杆,所述第一斜面设置在所述从动斜块的下方,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从动斜块固定连接,且所述导向杆滑动穿设在所述导向孔中。

如上所述的自出料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顶出结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块和所述从动斜块上。

如上所述的自出料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顶出结构还包括顶出头,所述顶出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杆的端部,所述顶出头与所述从动斜块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块的两侧。

如上所述的自出料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顶出结构还包括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的一端与所述从动斜块固定连接,且所述平衡杆滑动穿设在所述支撑块中,所述平衡杆与所述导向杆平行。

如上所述的自出料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轴,所述旋转斜块与所述第一固定轴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自出料机构,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扭簧,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轴,所述旋转斜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固定轴,且所述第三固定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固定轴连线的下方,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轴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三固定轴的下方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轴上。

如上所述的自出料机构,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上,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

如上所述的自出料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顶出头与所述导向杆螺纹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固定设置有凹模,所述上模座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凹模配合的凸模,其中,还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自出料机构。

本发明提供的自出料机构及模具,通过设置可以在水平方向运动的顶出结构,以及通过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配合实现了将竖直运动转换为顶出结构的水平运动,实现了在上模座回程过程中凹模内零件的自动出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出料机构安装在模具中的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出料机构在顶出零件时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支撑块 210-从动斜块 211-第一斜面

220-导向杆 221-顶出头 230-平衡杆

300-旋转斜块 310-第三固定轴 320-第二斜面

400-固定板 410-第一固定轴 420-第二固定轴

430-扭簧 440-限位块 500-固定块

600-凹模 700-凸模 800-下模座

900-上模座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出料机构,包括支撑块100、顶出结构、固定板400和旋转斜块300;其中,支撑块100固定设置在下模座800上,支撑块100上设置有导向孔,导向孔与凹模600上的零件对齐;顶出结构滑动穿设在导向孔中,且顶出结构上设置有第一斜面211,该第一斜面211朝向地面;固定板400固定设置在上模座900上,固定板400的下方固定设置有限位块440;旋转斜块300与固定板400转动连接,旋转斜块300上设置有与第一斜面211配合的第二斜面320,旋转斜块300的下表面抵顶在限位块440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出料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零件成型过程中,固定板400随上模座900下行,当旋转斜块300的下表面与顶出结构的上表面接触后,由于受到顶出结构的阻挡,旋转斜块300随着上模座900的继续下行而发生旋转,当旋转斜块300随着上模座900的下行越过顶出结构后,旋转斜块300靠自身重力作用反向旋转回初始状态,使其下表面抵顶在限位块440上,此时,零件通过凸模700与凹模600的配合完成成型。在上模座900做回程运动时,如图3所示,成型后的零件留在凹模600中,同时固定块500随上模座900上行,当第二斜面320与第一斜面211接触后,由于限位块440的作用,旋转斜块300不会受到顶出结构的阻挡而发生旋转,相对地,顶出结构受到旋转斜块300提供的水平方向分力的作用而发生水平位移,并将成型后的零件顶出凹模600,从而达到了零件随着上模座900的上行而自动出料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实现旋转斜块300的转动,固定板400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轴410,旋转斜块300与第一固定轴410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该自出料机构还可包括扭簧430,固定板400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轴420,旋转斜块300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固定轴310,且第三固定轴310设置在第一固定轴410与第二固定轴420连线的下方,扭簧430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轴410上,扭簧430的另一端绕过第三固定轴310的下方后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轴420上。通过设置扭簧430,可以在旋转斜块300下行越过顶出结构时,迅速给旋转斜块300提供回复力,使旋转斜块300恢复到初始位置,保证了第二斜面320与第一斜面211的配合,防止靠旋转斜块300自身重力而导致旋转斜块300复位较慢,且容易发生卡滞或受到顶出结构的阻挡而旋转过度无法复位的问题。

具体地,顶出结构包括从动斜块210和导向杆220,第一斜面211设置在从动斜块210的下方,导向杆220的一端与从动斜块210固定连接,且导向杆220滑动穿设在导向孔中,导向杆220端部与零件对齐,以便将零件顶出凹模600。其中,从动斜块210可以为直角三角形,从动斜块210的上表面为水平面,保证了在旋转斜块300下行时与从动斜块210接触后不会产生水平方向上的分力。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从动斜块210发生旋转,保证其与旋转斜块300配合的可靠性,顶出结构还包括平衡杆230,平衡杆230的一端与从动斜块210固定连接,且平衡杆230滑动穿设在支撑块100中,平衡杆230与导向杆220平行。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导向杆220和平衡杆230相对支撑块100滑动,导向杆220和平衡杆230与支撑块100的配合可以为间隙配合;同时,为了保证从动斜块210与导向杆220和平衡杆230的同步运动,也为了便于此三者之间的组装和拆卸,导向杆220和平衡杆230均与从动斜块210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顶出结构还包括弹簧,弹簧套设在导向杆220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块100和从动斜块210上。在上模座900回程时,从动斜块210受到水平分力而发生水平位移,使弹簧压缩,当第一斜面211与第二斜面320分离后,施加在从动斜块210上的水平分力消失,弹簧的弹性势能得到释放,使从动斜块210自动恢复到初始位置,以使伸入到凹模600中的导向杆220脱离凹模600,便于后续零件的冲压成型。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导向杆220与零件频繁碰撞发生磨损,顶出结构还包括顶出头221,顶出头221固定设置在导向杆220的端部,顶出头221与从动斜块210分别位于支撑块100的两侧。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顶出头221的拆装更换,顶出头221与导向杆220可以为螺纹连接。

为了增强该自出料机构的结构强度,该自出料机构还可以包括固定块500,固定块500固定设置在上模座900上,固定板400固定设置在固定块500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上模座900和下模座800,下模座800上固定设置有凹模600,上模座900上固定设置有与凹模600配合的凸模700,其中,还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自出料机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出料机构及模具,通过设置可以在水平方向运动的顶出结构,以及通过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配合实现了将竖直运动转换为顶出结构的水平运动,实现了在上模座900回程过程中凹模内零件的自动出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