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摆动斜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7743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凑型摆动斜楔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关于一种紧凑型摆动斜楔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革新,许多零部件所能表现出的性能也在不断加强。以汽车为例,很多车型的外覆盖件如翼子板、前盖外板、后盖外板和顶盖等车身零件的翻边角度大多设计成负角,以达到增加冲压件之间的咬合力和提高车身强度的目的。

目前可采用普通的斜楔滑块式侧整形模具进行侧整形加工,以此加工出所需的结构。例如相关现有技术:-《一种旋转斜楔侧整形模具》-cn201410141219.3和《一种旋转斜楔》-cn201320533091.6。

上述普通的斜楔滑块式侧整形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固定于上模座上的滑块、固定于下模座上的斜楔以及固定于下模座上的整形凸模,滑块上固定有整形刀块。该斜楔滑块式侧整形模具工作时,上模座带动滑块下降,当滑块与斜楔接触时,滑块在斜楔的作用下带动整形刀块向整形凸模靠近,进而使得放置于整形凸模与整形刀块之间的工件发生变形,直至达到成型要求。在上述侧整形过程完毕后,工件将与整形刀块和整形凸模相贴合,而工件成形后的结构带有负角结构,因此,为了顺利的将工件从斜楔滑块式侧整形模具上取下,操作人员需要采用结构比较复杂的辅助切换装置,并借助更多的辅助操作。显然,采用上述斜楔滑块式侧整形模具实现工件的负角结构加工时,工件的取件比较困难。

综上,如何解决采用斜楔滑块式侧整形模具实现工件的负角结构加工时,工件的取件比较困难这一问题,现设计带有负角、比较复杂整形件时,一般采用旋转斜楔(要求制造精度较高,一般适用于小区域侧翻整)或普通双动斜楔,其中普通双动斜楔使其模具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增加模具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凑型摆动斜楔机构,其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包括:斜楔上驱动座、斜楔滑块和其相连的侧整形刀块,所述下模座具有:与所述斜楔滑块滑动接触配合的斜楔下驱动座,和与所述侧整形刀块相滑动接触配合的摆动凸模,其中:所述上模座还包括:纵向布置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底部具有斜楔驱动部分;所述下模座还具有:与所述驱动杆的所述斜楔驱动部分之间斜楔滑动接触配合的t型推杆,所述t型推杆的上部横向布置有复位氮气缸组件;与所述t型推杆的驱动端横向相抵靠接触并与所述下模座横向滑动连接的驱动座,所述驱动座上布置有驱动轴;和摆动滑块,所述摆动滑块与所述下模座转动连接,所述斜楔下驱动座和所述摆动凸模布置在所述摆动滑块的上部,所述摆动滑块下部的两端分别布置有:与所述复位氮气缸组件配合的复位部分,和被驱动座,所述被驱动座具有驱动座运动曲线轮廓,所述驱动轴沿所述驱动座运动曲线轮廓滑动接触连接。

本发明通过旋转轴和推杆,实现摆动斜楔凸模滑块切换稳定及结构紧凑,简化模具,缩小模具大小,降低模具工装成本;同时实现负角侧整形前后凸模滑块切换,实现负角放取件,同时保证切换稳定性及紧凑性,使其模具结构简单化,空间紧凑化,降低模具工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外观示意图;

图2为下模部分示意图;

图3为传动摆动部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剖面示意图;和

图5为驱动座运动曲线轮廓示意图。

附图标记:1斜楔上驱动座,2驱动杆,3斜楔下驱动座,4下模座,5前刚性限位块,6侧导板,7摆动滑块,8导套固定座,9导柱,10导套,11侧整形刀块,12摆动凸模,13斜楔滑块,14摆动复位机构,一体式限位座141,顶杆142,复位执行部分143,15下限位块,16驱动轴,17驱动座,18被驱动座,19摆动回退刚性限位块,20后刚性限位块,21压板,22下驱动导板,23t型推杆,24上斜导板,25下斜导板,26复位氮气缸组件,27驱动座运动曲线轮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凑型摆动斜楔机构,其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4,所述上模座包括:斜楔上驱动座1、斜楔滑块13和其相连的侧整形刀块11,所述下模座4具有:与所述斜楔滑块13滑动接触配合的斜楔下驱动座3,和与所述侧整形刀块11相滑动接触配合的摆动凸模12,其中:所述上模座还包括:纵向布置的驱动杆2,所述驱动杆2的底部具有斜楔驱动部分;所述下模座4还具有:与所述驱动杆2的所述斜楔驱动部分之间斜楔滑动接触配合的t型推杆23,所述t型推杆23的上部横向布置有复位氮气缸组件26;与所述t型推杆23的驱动端横向相抵靠接触并与所述下模座4横向滑动连接的驱动座17,所述驱动座17上布置有驱动轴16;和摆动滑块7,所述摆动滑块7与所述下模座转动连接,所述斜楔下驱动座3和所述摆动凸模12布置在所述摆动滑块7的上部,所述摆动滑块7下部的两端分别布置有:与所述复位氮气缸组件26配合的复位部分,和被驱动座18,所述被驱动座具有驱动座运动曲线轮廓27,所述驱动轴16沿所述驱动座运动曲线轮廓27滑动接触连接。

本发明通过旋转轴和推杆,实现摆动斜楔凸模滑块切换稳定及结构紧凑,简化模具,缩小模具大小,降低模具工装成本;同时实现负角侧整形前后凸模滑块切换,实现负角放取件,同时保证切换稳定性及紧凑性,使其模具结构简单化,空间紧凑化,降低模具工装成本。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驱动杆2和所述t型推杆23之间具有:与所述驱动杆2固定相连的上斜导板24,与所述t型推杆23固定相连的下斜导板25。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摆动滑块7的中部布置有导柱9,所述摆动滑块7绕所述导柱9与所述下模座转动连接。其中优选的,所述下模座4还具有:位于所述导柱9两端的导套固定座8,所述导套固定座8内布置有与所述导柱9相配合的导套。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模座4还包括:前后两侧布置有摆动回退刚性限位块19,以对所述摆动滑块7摆动复位,和位于底部的下限位块15,以对所述摆动滑块7纵向限位;且所述摆动滑块7还包括:横向前后两端分别布置有:前刚性限位块5和后刚性限位块20,所述后刚性限位块20和所述前刚性限位块5分别与所述下模座限位接触;前后两侧布置有侧导板6,以与所述上述下模座4之间摆动过程导向。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驱动座17的底部和所述下模座4之间布置有下驱动导板。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模座4还包括沿纵向布置的摆动复位机构14,以完成负角侧整形后实现摆动复位,所述摆动复位机构14包括:安装在所述下模座4上的一体式限位座141,具有弧形顶面的顶杆142,和压装在所述下模座4上的复位执行部分143。其中优选的,所述复位执行部分143为纵向布置的复位弹簧或氮气缸。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如图5所示,所述驱动座运动曲线轮廓27为开口向下的u型槽,被驱动座18在驱动轴16驱动下沿所述驱动座运动曲线轮廓27运动,该轮廓也可简称k曲线,实现摆动滑块7绕导柱9摆动。所述下模座4安装有压板21,所述压板21位于所述驱动座17的上部,以对所述驱动座17运动方向导滑及纵向向限位。

本发明为一种紧凑型摆动斜楔机构,通过旋转轴+推杆,实现摆动斜楔凸模滑块切换稳定及结构紧凑,简化模具,缩小模具大小,降低模具工装成本;本专利,包括:标准斜楔、下模基座、侧整形刀块、摆动基座、凸模滑块、推杆机构等组成。

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紧凑型摆动斜楔机构,实现负角侧整形前后凸模滑块切换,实现负角放取件,同时保证切换稳定性及紧凑性,使其模具结构简单化,空间紧凑化,降低模具工装成本。

本发明中的主要部件如图1至5所示并描述如下: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冲压工或机械手将工序件放在凸模上,上模带动压料芯下行,驱动杆2底部的上斜导板24驱动t型推杆23传动端的下斜导板25,二者斜楔滑动接触以实现推杆机构驱动。如图5所示,驱动座17上驱动轴16开始迫使被驱动座18绕驱动座运动曲线轮廓(k曲线)运动,复位氮气缸组件26开始受压,摆动滑块7绕导柱9摆动。

当驱动轴16与被驱动座18至图4状态,摆动滑块7前刚性限位块5和后刚性限位块20分别与下模座4接触,同时摆动凸模12摆动到侧整形位置,接着斜楔滑块13接触斜楔下驱动座3沿侧整形方向运动,压料芯完成压料,侧整形刀块11配合摆动凸模12开始负角侧整形。

当侧整形完成,推杆机构(t型推杆23)在复位氮气缸组件26作用下复位,摆动滑块7在复位氮气缸组件26与摆动复位机构14驱动下,被驱动座18绕k曲线(驱动座运动曲线轮廓27)逆向回退运动,迫使摆动滑块7在摆动复位机构14顶起下绕导柱9摆动回退,当摆动滑块7接触摆动回退刚性限位块19时,摆动复位结束,以此同时斜楔滑块13回退结束并与斜楔上驱动座1同上模z向(纵向)回退。

应了解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不限于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应了解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仅仅作为实例进行说明。本申请所要要求的实质的保护范围更体现于独立权利要求提供的范围,以及其从属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