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固带成型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6161发布日期:2018-12-19 05:5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固带成型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紧固带成型模。



背景技术:

紧固带为不规则弧面结构,类似于勺形状,且沿着勺形弧面均有翻边。如果用常规的成型方式,至少需要3套模具才能获得较好的成型效果,既一套弧面压型、一套翻边、一套整形。这样既费时、费工、费材料,而且还大大增加了模具的数量及模具的投入和维护成本。为解决这一问题,特发明一种紧固带成型模,以此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固带成型模,能够实现紧固带的一次冲压成型,减少加工工序,降低加工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下模板、凹模、凸模、凸模侧板、上模板,所述凹模与下模板连接,凸模与上模板连接,凸模两侧分别设置一块凸模侧板,两块凸模侧板下端面低于凸模下端面,所述凹模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圆弧面,凸模下表面为向下突出的圆弧面,且凹模圆弧面与凸模圆弧面弧度相同。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凹模厚度小于凸模厚度,且凹模位于凸模下方正中央。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每块凸模侧板与凹模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紧固带厚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凹模上表面圆弧面两侧分别设有一水平面,且两水平面平齐,其中一水平面与圆弧面之间通过一倾斜面连接,另一水平面上设有一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一螺栓,所述螺栓上套设有一带长孔的定位板,用以对待成型的紧固带端部定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凸模侧板通过螺杆固定在凸模两侧,凸模侧板下端面为外圆弧面,且两块所述凸模侧板之间的间距小于待加工板料的宽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紧固带成型模结构精巧合理,整合了弧面压型、翻边、整形三套模具的所有优点,并有效克服了材料在压制过程中的起皱问题。通过实践得到验证,该模具在压制紧固带产品件的整个成型过程中更加顺畅,一气呵成,压制的产品件质量优良,从而提高了压制成型效率和产品质量,有效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凹模与定位板装配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凸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凸模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包括下模板1、凹模2、凸模4、凸模侧板3、上模板5,所述凹模2与下模板1连接,凸模4与上模板5连接,凸模4两侧分别设置一块凸模侧板3,两块凸模侧板3下端面低于凸模4下端面,所述凹模2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圆弧面9,凸模4下表面为向下突出的圆弧面11,且凹模圆弧面9与凸模圆弧面11弧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模2厚度小于凸模4厚度,且凹模2位于凸模4下方正中央。

在本实施例中,每块凸模侧板3与凹模2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紧固带7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模2上表面圆弧面两侧分别设有一水平面8,且两水平面平齐,其中一水平面与圆弧面之间通过一倾斜面10连接,另一水平面上设有一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一螺栓,所述螺栓上套设有一带长孔的定位板6,用以对待成型的紧固带端部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模侧板3通过螺杆固定在凸模4两侧,凸模侧板3下端面为外圆弧面,且两块所述凸模侧板3之间的间距小于待加工板料的宽度。

上述成型模的冲压原理为:

冲压之前将冲压板料放置在凹模的上端面,两端搭在上端面的两水平面上,其中一端与定位板接触,通过调节定位板调节板料的初始位置。在压制时,凸模侧板的外园弧面先使紧固带向下弯曲成型,当紧固带弯曲面完全与凹模内圆弧型面贴合时,凸模侧板继续下压则可实现对紧固带的翻边,此时凸模外圆弧型面已与凹模内圆弧型面压紧,实现了紧固带的整形。

由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述成型模能够一次完成对紧固带板料的压型、翻边和整形,避免使用三套模具分别加工成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固带成型模,能够实现紧固带的一次冲压成型,减少加工工序,降低加工成本,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下模板、凹模、凸模、凸模侧板、上模板,所述凹模与下模板连接,凸模与上模板连接,凸模两侧分别设置一块凸模侧板,两块凸模侧板下端面低于凸模下端面,所述凹模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圆弧面,凸模下表面为向下突出的圆弧面,且凹模圆弧面与凸模圆弧面弧度相同。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9
技术公布日:2018.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