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缺陷焊补的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56535阅读:18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精密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件缺陷焊补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铸造在进行时脱模成型后,实际的粗铸件后续必须进行相应的精细化处理,而针对铸造后的铸件中,有很多相对较为系统的缺陷必须进行相应的焊补,而由于精密部件的需求,焊补必须科学规范,但是在目前铸造企业中,由于焊补的实际操作并不规范,导致铸造在成品后,出现较为严重的性能缺陷,影响铸造件的实际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技术规范,加工方法科学合理的铸件缺陷焊补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铸件缺陷焊补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技术步骤:

1)针对铸件表面存在裂纹的,清理打磨至裂纹消失,针对于铸件表面存在气孔、砂眼的,清理打磨至气孔、砂眼消失;对铸件表面存在缺肉的,将缺肉表面清理干净;

2)将上述缺肉部位采用机械或火焰切割及电弧气刨开出坡口,并且在处理后清除表面的脱碳或碳累积,坡口表面应露出母材金属本色,坡口底部与侧壁过渡要圆滑,坡口周围20-30mm范围内应清除砂、油污、水、锈和其它杂物,以备后续处理;

3)待步骤2处理结束后,采用磁粉探伤仪进行探测缺陷是否全部找出;

4)待上述步骤3处理结束后,采用焊条进行铸件补焊宜在铸件热处理前进行焊接时,避免电弧击伤铸件表面,避免铸件的非补焊表面上引弧,施焊部位避免人为吹风与穿堂风;针对深度较深的焊接处采用多层焊,第一层采用直径较小焊条,以减小焊缝的熔合比,防止产生热裂纹,每焊完一层后,彻底清除焊渣,再焊下一层;针对于焊缝>200mm的焊接,采用分段退焊法进行,焊补结束后焊缝相交处进行平缓过渡,圆角进行打磨与原来的圆角轮廓相一致;

5)上述焊补完成后,静止24-28h,然后采用磁粉探伤仪再次进行一次相应的焊点检测;

6)待上述步骤5检测后,确认无遗漏焊点是,将焊好的铸件放入热处理窑中加热至500-650℃,恒温热处理30-40min后,取出冷却即可。

所述步骤4中的焊条在使用前进行相应的预热处理,越热温度为50℃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设计新颖,制备工艺科学规范,在实际焊接修补时,技术方案统一无误,实际的操作中,可以保证缺陷的完全处理,保证了后续铸造件的精密性能,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铸件缺陷焊补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技术步骤:

1)针对铸件表面存在裂纹的,清理打磨至裂纹消失,针对于铸件表面存在气孔、砂眼的,清理打磨至气孔、砂眼消失;对铸件表面存在缺肉的,将缺肉表面清理干净;

2)将上述缺肉部位采用机械或火焰切割及电弧气刨开出坡口,并且在处理后清除表面的脱碳或碳累积,坡口表面应露出母材金属本色,坡口底部与侧壁过渡要圆滑,坡口周围20mm范围内应清除砂、油污、水、锈和其它杂物,以备后续处理;

3)待步骤2处理结束后,采用磁粉探伤仪进行探测缺陷是否全部找出;

4)待上述步骤3处理结束后,采用焊条进行铸件补焊宜在铸件热处理前进行焊接时,避免电弧击伤铸件表面,避免铸件的非补焊表面上引弧,施焊部位避免人为吹风与穿堂风;针对深度较深的焊接处采用多层焊,第一层采用直径较小焊条,以减小焊缝的熔合比,防止产生热裂纹,每焊完一层后,彻底清除焊渣,再焊下一层;针对于焊缝205mm的焊接,采用分段退焊法进行,焊补结束后焊缝相交处进行平缓过渡,圆角进行打磨与原来的圆角轮廓相一致;

5)上述焊补完成后,静止24h,然后采用磁粉探伤仪再次进行一次相应的焊点检测;

6)待上述步骤5检测后,确认无遗漏焊点是,将焊好的铸件放入热处理窑中加热至500℃,恒温热处理30min后,取出冷却即可。

实施例2

一种铸件缺陷焊补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技术步骤:

1)针对铸件表面存在裂纹的,清理打磨至裂纹消失,针对于铸件表面存在气孔、砂眼的,清理打磨至气孔、砂眼消失;对铸件表面存在缺肉的,将缺肉表面清理干净;

2)将上述缺肉部位采用机械或火焰切割及电弧气刨开出坡口,并且在处理后清除表面的脱碳或碳累积,坡口表面应露出母材金属本色,坡口底部与侧壁过渡要圆滑,坡口周围30mm范围内应清除砂、油污、水、锈和其它杂物,以备后续处理;

3)待步骤2处理结束后,采用磁粉探伤仪进行探测缺陷是否全部找出;

4)待上述步骤3处理结束后,采用焊条进行铸件补焊宜在铸件热处理前进行焊接时,避免电弧击伤铸件表面,避免铸件的非补焊表面上引弧,施焊部位避免人为吹风与穿堂风;针对深度较深的焊接处采用多层焊,第一层采用直径较小焊条,以减小焊缝的熔合比,防止产生热裂纹,每焊完一层后,彻底清除焊渣,再焊下一层;针对于焊缝210mm的焊接,采用分段退焊法进行,焊补结束后焊缝相交处进行平缓过渡,圆角进行打磨与原来的圆角轮廓相一致;

5)上述焊补完成后,静止28h,然后采用磁粉探伤仪再次进行一次相应的焊点检测;

6)待上述步骤5检测后,确认无遗漏焊点是,将焊好的铸件放入热处理窑中加热至650℃,恒温热处理40min后,取出冷却即可。

实施例3

一种铸件缺陷焊补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技术步骤:

1)针对铸件表面存在裂纹的,清理打磨至裂纹消失,针对于铸件表面存在气孔、砂眼的,清理打磨至气孔、砂眼消失;对铸件表面存在缺肉的,将缺肉表面清理干净;

2)将上述缺肉部位采用机械或火焰切割及电弧气刨开出坡口,并且在处理后清除表面的脱碳或碳累积,坡口表面应露出母材金属本色,坡口底部与侧壁过渡要圆滑,坡口周围25mm范围内应清除砂、油污、水、锈和其它杂物,以备后续处理;

3)待步骤2处理结束后,采用磁粉探伤仪进行探测缺陷是否全部找出;

4)待上述步骤3处理结束后,采用焊条进行铸件补焊宜在铸件热处理前进行焊接时,避免电弧击伤铸件表面,避免铸件的非补焊表面上引弧,施焊部位避免人为吹风与穿堂风;针对深度较深的焊接处采用多层焊,第一层采用直径较小焊条,以减小焊缝的熔合比,防止产生热裂纹,每焊完一层后,彻底清除焊渣,再焊下一层;针对于焊缝220mm的焊接,采用分段退焊法进行,焊补结束后焊缝相交处进行平缓过渡,圆角进行打磨与原来的圆角轮廓相一致;

5)上述焊补完成后,静止26h,然后采用磁粉探伤仪再次进行一次相应的焊点检测;

6)待上述步骤5检测后,确认无遗漏焊点是,将焊好的铸件放入热处理窑中加热至600℃,恒温热处理35min后,取出冷却即可。

以下为本发明中,不同铸件材质,选用的不同的焊条参照图表:

以下为本发明中,不同铸造材质,不同的预热温度参照图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