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缩小钢筋头尾尺寸差的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81520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缩小钢筋头尾尺寸差的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钢筋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缩小钢筋头尾尺寸差的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钢坯建材广泛用于住宅、桥梁、公路等众多民生工程,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对钢坯的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钢筋尺寸的的通条性问题(即钢筋的头尾尺寸差),许多钢厂都将此问题作为重点的攻关项目。

正常的轧钢生产过程中,轧件在咬入和脱离轧机的瞬间,由于前滑值和后滑值的影响,造成轧件的头部和尾部尺寸较中间部位要高出许多,引起生产中经常遇到的头部和尾部的尺寸大或纵肋超标现象(一般能大出中间部位0.8~1.4mm)。加上生产过程中,轧件头尾部位的温降较中间快得多,造成头尾部分轧件变形抗力大,更加剧了上述头尾尺寸超标现象。在部分大规格方面,甚至会造成5~6米的切废量。

随着轧钢厂采用控轧控冷工艺,即在中轧与精轧之间添加穿水装置,进行穿水控温轧制,来提高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使得上述头尾尺寸偏大的现象尤为严重,甚至会造成轧件头部偏大,无法咬入,影响了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缩小钢筋头尾尺寸差的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操作方法,其优点在于,可以较好的减弱轧件头部偏大,无法咬入,影响正常生产的现象。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缩小钢筋头尾尺寸差的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预穿水系统的控制管路,所述控制管路上串联有进水气动调节阀、电动阀和水泵,所述水泵与回水气动调节阀的一端均与冷却水池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的随时实现预穿水系统的进水、回水的控制,从而实现轧件头部和尾部不穿水,或穿水强度进行控制调节,从而有效减弱预穿水系统对钢筋造成较大尺寸差的影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包括轧线生产系统,所述轧线生产系统包括多架轧机,所述轧机包括ki、k2、k3-kn多个道次,所述k1为成品道次,所述k2为成品前道次,所述k3为成品再前道次,所述kn为起始道次,所述控制方法步骤为:

(1)、对预穿水系统进行程序的编写并输入轧线生产系统中;

(2)、钢坯由kn进入开始轧制作业;

(3)、当钢坯的头部进入k2道次后,并延时若干ms后,电动阀启动,进水气动调节阀打开,回水气动调节阀关闭;

(4)、当钢坯尾部离开k2道次,并延时若干ms后,进水气动调节阀关闭,回水气动调节阀打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水气动阀门关闭,回水气动阀门打开这段时间内,实现了轧件头部和尾部不穿水的功能,降低了头部和尾部轧件的变形抗力,有利于轧件的咬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当钢坯的头部进入k2道次后,并延时100-400mms后,电动阀启动,进水气动调节阀打开,回水气动调节阀关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合适的时间控制,提搞了操作工作的可靠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当钢坯尾部离开k2道次,并延时1000-3000ms后,进水气动调节阀关闭,回水气动调节阀打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合适的时间控制,提搞了操作工作的可靠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k1道次速度为2.426-15.113m/s。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合理的速度控制,既保证了钢筋的顺利加工,也配合钢筋温度操作控制,减少钢筋头尾差的产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k2道次速度为1.774-11.678m/s。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合理的速度控制,既保证了钢筋的顺利加工,也配合钢筋温度操作控制,减少钢筋头尾差的产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k3道次速度为1.315-9.554m/s。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合理的速度控制,既保证了钢筋的顺利加工,也配合钢筋温度操作控制,减少钢筋头尾差的产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气动调节阀上并联有手动调节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水气动调节阀有所损坏时,可以通过手动调节阀进行控制,进一步保证钢筋的标准生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简单的结构可以有效减弱轧件头部偏大,无法咬入,影响正常生产的现象;

2、在操作步骤中的时间得到严格并且合理的控制,保证了操作的可靠性;

3、轧机的速度也得到了合理的控制,保证钢筋的顺利加工,同时也提高了对钢筋头尾差控制的可靠性;

4、具有备用应急控制手段,当进水气动调节阀有所损坏时,可以通过手动调节阀进行控制,进一步保证钢筋的标准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控制系统图;

图2是缩小钢筋头尾尺寸差的操作方法的操作流程图;

图3是不同规格的钢坯与轧机道次之间关系的表格;

图4是不同规格的钢坯与轧机道次速度之间关系的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缩小钢筋头尾尺寸差的温度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该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预穿水系统的控制管路,在控制管路上串联有进水气动调节阀、电动阀以及水泵,水泵与回水气动调节阀的一端均与冷却水池连接。

通过本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方便的对预穿水系统的进水、回水进行控制,再结合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有效减弱预穿水控制对钢筋头尾造成较大尺寸差的影响。

如图2所示,一种缩小钢筋头尾尺寸差的操作方法,包括多台进行钢坯轧钢生产的轧机,轧机包括ki、k2、k3-kn多个道次,k1为成品道次,k2为成品前道次,k3为成品再前道次,kn则为起始道次,控制方法步骤为:

(1)、根据轧件头尾部不穿水的功能控制要求,对预穿水控制系统进行程序的编写与延时的设定输入;

(2)、钢坯由kn首架轧机咬入,开始轧制作业;

(3)、当钢坯的头部进入k2道次后,并延时若干100-400ms后,电动阀启动,进水气动调节阀打开,回水气动调节阀关闭;

(4)、当钢坯尾部离开k2道次,并延时1000-3000ms后,进水气动调节阀关闭,回水气动调节阀打开。

如图2-4所示,现举例对以上步骤进行说明。

(1)、∅50钢坯:包括k1、k2、k3、k4、k5、k6、k7和k8,其中,k1为第10架轧机,k2为第9架轧机,k3为第8架轧机,k4为第7架轧机,k5为第6架轧机,k6为第5架轧机,k7为第4架轧机,k8为第3架轧机,k1-k8中所为第轧机呈流水线依次进行排列,并且k1-k8均属于粗中轧过程。

钢坯的头部从k8的尾端轧机逐渐进入至其他轧机内,开始进行轧钢工作,此时k8速度为0.307m/s,当钢坯的头部到达k2道次中时,并延时200ms后,电动阀启动,并且进水气动调节阀打开,回水气动调节阀关闭,此时实现对钢坯轧件的正常穿水工作,当钢坯的尾部完全离开k2道次,并延时2000ms后,电动阀再次启动,并且进水气动调节阀关闭,回水气动调节阀打开,此时轧件尾部没有进行穿水工作,此时实现了轧件头部和尾部不穿水的功能,降低了头部和尾部轧件的变形抗力,有利于轧件的咬入,在轧制过程中,使得头部和尾部的尺寸较原先的要缩小0.2~0.5mm。

如图4所示,在∅50钢坯轧制过程中,k1速度为2.656m/s,k2速度为1.774m/s,k3速度为1.362m/s,k4速度为1.005m/s,k5速度为0.736m/s,k6速度为0.532m/s,k7速度为0.371m/s,k8速度为0.307m/s。

(2)、∅40螺纹钢:包括k1、k2、k3、k4、k5、k6、k7、k8、k9以及k10,其中k1为第14架轧机,k2为第13架轧机,k3为第10架轧机,k4为第9架轧机,k5为第8架轧机,k6为第7架轧机,k7为第6架轧机,k8为第5架轧机,k9为第4架轧机,k10为第3架轧机,k1-k10中所有轧机呈流水线依次进行排列,其中,由于中轧11架、12架轧机为空过段,所以此处以中轧k3(10架)道次的咬钢电流和脱钢电流为控制信号;k5-k10均属于粗中轧段,k1-k2属于精扎段。

钢坯的头部从首架轧机逐渐进入至其他轧机内,开始进行轧制,当钢坯的头部到达k3道次中时,并延时200ms后,电动阀启动,并且进水气动调节阀打开,回水气动调节阀关闭,此时实现对钢坯轧件的正常穿水工作;当钢坯的尾部完全离开k3道次,并延时2000ms后,电动阀再次启动,并且进水气动调节阀关闭,回水气动调节阀打开,以此来循环运行操作,实现了轧件头部、尾部均没有穿到水的作业。

如图4所示,在∅40钢坯轧制过程中,k1速度为4.411m/s,k2速度为3.171m/s,k3速度为2.426m/s,k4速度为1.793m/s,k5速度为1.362m/s,k6速度为1.026m/s,k7速度为0.769m/s,k8速度为0.565m/s,k9速度为0.389m/s,k10速度为0.289m/s。

(3)、∅32钢坯:包括k1、k2、k3、k4、k5、k6、k7、k8、k9、k10、k11以及k12,其中k1为第16架轧机,k2为第15架轧机,k3为第12架轧机,k4为第11架轧机,k5为第10架轧机,k6为第9架轧机,k7为第8架轧机,k8为第7架轧机,k9为第6架轧机,k10为第5架轧机,k11为第4架轧机,k12为第3架轧机,k1-k12中所有轧机呈流水线依次进行排列,此处以中轧k2(11架)道次的咬钢电流和脱钢电流为控制信号;所以k5认为为“k3”道次;并且k3-k12均属于粗中轧过程,k1-k2属于精扎过程。

钢坯的头部从首架轧机逐渐进入至其他轧机内,开始进行轧制,当钢坯的头部到达中轧k2道次(11架)中时,并延时200ms后,电动阀启动,并且进水气动调节阀打开,回水气动调节阀关闭,此时实现对轧件的正常穿水工作;当钢坯的尾部完全离开中轧k2道次(11架)时,并延时2000ms后,电动阀再次启动,并且进水气动调节阀关闭,回水气动调节阀打开,以此来循环运行操作,实现了轧件头部、尾部均没有穿到水的作业。

如图4所示,在∅32钢坯轧制过程中,k1速度为10.513m/s,k2速度为7.621m/s,k5速度为5.788m/s,k4速度为4.554m/s,k5速度为3.53m/s,k6速度为2.64m/s,k7速度为2.049m/s,k8速度为1.548m/s,k9速度为1.129m/s,k10速度为0.816m/s,k11速度为0.569m/s,k12速度为0.471m/s。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进水气动调节阀上并联有手动调节阀,从而在进水气动调节阀有所损坏时,可以通过手动调节阀进行控制,进一步保证钢筋的标准生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