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组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33743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门组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t型阀杆,尤其涉及一种阀门组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阀杆是阀门重要部件,用于传动,上接执行机构或者手柄,下面直接带动阀芯移动或转动,以实现阀门开关或者调节作用。

阀杆在阀门启闭过程中不但是运动件、受力件,而且是密封件。同时,它受到介质的冲击和腐蚀,还与填料产生摩擦。因此在选择阀杆材料时,必须保证它在规定的温度下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冲击韧性、抗擦伤性、耐腐蚀性。阀杆是易损件,在选用时还应注意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

目前公知的一种t型阀杆,所述阀杆为杆状体,其一端为头部,头部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梯形槽,杆状体的另一端为螺纹部,杆状体的中央为光杆部,头部与光杆部的连接处是一个有倒角的密封面,光杆部与螺纹部的连接处是一个圆弧倒角,螺纹部的端部是一个倒角。

目前生产上述t型阀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铸造的方法,其存在缺点是:内部组织疏松,有缩孔、裂纹等缺陷,质量达不到要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报废较多。

还可以采用锻造的方法,专利号为cn1986144a的发明专利,一种阀杆锻造冷挤压成型工艺,包括截取棒料、阀杆端部倒角、阀杆头部开槽、密封面倒角、螺纹根部倒角、冷挤压螺纹、光杆滚光等工序;其存在的缺点为:由于阀杆形状和模具的原因,先锻出头部得到t型坯料,然后在铣床上加工出梯形槽,延长了加工工时,且用料多,生产成本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因此急需研发一种提高阀杆生产效率、阀杆精度的t型阀杆加工方法。经检索有关文献,未发现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阀杆依次基本成型、减少加工工序、实现少切削甚至无切削,用料少、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的t型阀杆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阀门组件的加工方法,所述阀门组件的阀杆为杆状体,包括头部、中央光杆部以及螺纹部,所述头部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梯形槽,所述头部与光杆部的连接处为一密封面,所述梯形槽的上下两端、光杆部与螺纹部连接处以及螺纹部的端部均具有圆弧倒角,且密封面呈弧形,所述头部的上端面为弧形凸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剪切下料:采用圆形棒料,按照所需尺寸在锯床上进行剪切下料;

(2)棒料加热:将剪切后的圆形棒料放入电炉内加热,加热至1000-1080℃;

(3)模锻:将加热后的圆形棒料取出,在1~2min内完成在摩擦液压机内的锻压,通过锻压模具一次成型出头部、光杆部以及螺纹部,且同时成型出头部左右两侧的梯形槽、梯形槽上下两端的圆弧倒角、弧形密封面以及螺纹端部圆弧倒角,得到t型坯料,且保留余量1.9-2.1mm;所述锻压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其创新点在于:所述上模板中心具有一上冲,两侧分别垂直安装一左阴模锁紧缸和右阴模锁紧缸;所述下模板上安装有模座,模座内安装有对称的左阴模与右阴模,该左、右阴模的外侧分别由一左侧缸以及一右侧缸驱动水平移动,且左、右阴模的外侧面为一与左、右阴模锁紧缸活塞杆锁紧配合的结构;所述左、右阴模内分别对应安装有对称的左阴模仁以及右阴模仁,且该左、右阴模仁形成一容纳阀杆t型坯料的模仁腔;所述模座中心安装有下冲,该下冲对应在模仁腔的底端;所述左、右阴模锁紧缸的活塞杆端部为锥形或楔形结构,所述左、右阴模的外侧面设有与左、右阴模锁紧缸活塞杆配合的锥形或楔形结构;

(4)精加工:在车床上对t型坯料进行精加工,加工出光杆、螺纹部外径、以及光杆部与螺纹部连接处的圆弧倒角;

(5)成型螺纹部:将精加工后的t型坯料,在滚丝机上滚压,成型螺纹部,滚压压力为15-16kg;

(6)加工头部:将成型螺纹部后的t型坯料,在车床上,车削交工出头部上端面的弧形凸面。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圆形棒料采用轴承圆钢。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t型阀杆,梯形槽的上下两端以及螺纹部的端部均具有圆弧倒角,且密封面呈弧形,将原来的直角倒角设置为圆弧倒角,便于采用模锻基本一次成型,减少加工工序,且圆弧倒角其应力更均匀,提高了阀杆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t型阀杆加工方法,依次为剪切下料、加热、模锻、精加工、成型螺纹部以及加工头部,该加工方法步骤简单,通过模锻能够使t型阀杆基本成型,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减少了加工工序,实现少切削甚至无切削,用料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t型阀杆专用锻压模具,成型时,上模板下行后,使得两阴模锁紧缸的活塞杆嵌入左、右阴模和模座之间的间隙,由左右侧缸推动左、右阴模仁合模,利用阴模锁紧缸的活塞杆与左、右阴模锥形或楔形结构配合推动左、右阴模仁锁紧,实现t型坯料的一次成型,提高了成型效率,避免车切削加工,节约了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t型阀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t型阀杆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t型阀杆专用锻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阀门组件为阀杆,具体为t型阀杆,阀杆为杆状体,包括头部1、中央光杆部2以及螺纹部3,头部1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梯形槽4,头部1与光杆部2的连接处为一弧形密封面5;梯形槽4的上下两端具有圆弧倒角6,螺纹部3的端部具有圆弧倒角7,光杆部2与螺纹部3连接处具有圆弧倒角8;头部1的上端面为弧形凸面9。

本实施例中,t型阀杆,梯形槽的上下两端以及螺纹部的端部均具有圆弧倒角,且密封面呈弧形,将原来的直角倒角设置为圆弧倒角,便于采用模锻基本一次成型,减少加工工序,且圆弧倒角其应力更均匀,提高了阀杆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阀门组件的加工方法,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剪切下料101:采用圆形棒料,按照所需尺寸在锯床上进行剪切下料;

(2)棒料加热102:将剪切后的圆形棒料放入电炉内加热,加热至1000-1080℃;

(3)模锻103:将加热后的圆形棒料取出,将加热后的圆形棒料取出,在1~2min内完成在摩擦液压机内的锻压,通过锻压模具一次成型出头部1、光杆部2以及螺纹部外径,且同时成型出头部左右两侧的梯形槽4、梯形槽4上下两端的圆弧倒角6、弧形密封面5以及螺纹端部圆弧倒角7,得到t型坯料,且保留余量1.9-2.1mm;

(4)精加工104:在车床上对t型坯料进行精加工,加工出光杆部、螺纹部外径、以及光杆部与螺纹部连接处的圆弧倒角8;

(5)成型螺纹部105:将机加工后的t型坯料,在滚丝机上滚压,成型螺纹部3,滚压压力为15-16kg。

(6)加工头部106:将成型螺纹部后的t型坯料,在车床上,车削交工出头部上端面的弧形凸面9。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t型阀杆加工方法的专用锻压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板10和下模板11,上模板10中心具有一上冲22,两侧分别垂直安装一左阴模锁紧缸12和右阴模锁紧缸13;

下模板11上安装有模座14,模座14内安装有对称的左阴模15与右阴模16,该左阴模15、右阴模16的外侧分别由一左侧缸17以及一右侧缸18驱动水平移动,且左阴模15、右阴模16的外侧面为一与左阴模锁紧缸12、右阴模锁紧缸13活塞杆锁紧配合的结构;左阴模15、右阴模16内分别对应安装有对称的左阴模仁19以及右阴模仁20,且该左阴模仁19、右阴模仁20形成一容纳阀杆t型坯料的模仁腔;模座14中心安装有下冲21,该下冲21对应在模仁腔的底端。

本实施例中,t型阀杆,梯形槽4的上下两端、密封面5、螺纹部3的端部、光杆部2与螺纹部3连接处的倒角具为圆弧倒角,将原来的直角倒角设置为圆弧倒角,便于采用模锻基本一次成型,减少加工工序,且圆弧倒角便于阀杆与阀体的安装配合;

t型阀杆加工方法,依次为剪切下料101、加热102、模锻103、精加工104、成型螺纹部105以及加工头部106,该加工方法步骤简单,通过模锻能够使t型阀杆基本成型,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减少了加工工序,实现少切削甚至无切削,用料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t型阀杆专用锻压模具,成型时,上模板下行后,使得两阴模锁紧缸的活塞杆嵌入左、右阴模和模座之间的间隙,由左、右侧缸推动左、右阴模仁合模,利用阴模锁紧缸的活塞杆与左、右阴模锥形或楔形结构配合推动左、右阴模仁锁紧,实现t型坯料的一次成型,提高了成型效率,避免车切削加工,节约了材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步骤(1)中的圆形棒料采用轴承圆钢;

专用锻压模具中左、右阴模锁紧缸的活塞杆端部为锥形或楔形结构,左、右阴模的外侧面设有与左、右阴模锁紧缸活塞杆配合的锥形或楔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采用轴承圆钢作为圆形棒料,其硬度高,成型的t型阀杆的硬度达到hrc186-230;在专用锻压模具中,左、右阴模锁紧缸的活塞杆端部为锥形或楔形结构,提高了锻压模具的锁紧结构,从而保证产品的锻压顺利进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