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侧板大型空气冷却器装配胀接工装及胀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30836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薄侧板大型空气冷却器装配胀接工装及胀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冷却器的装配及胀接工装,特别涉及一种薄侧板大型空气冷却器的装配及胀接工装以及胀接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冷却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占用空间小、换热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船舶、空调、石油化工、制药、食品、发电、动力等领域。空气冷却器的基本单元为冷却管和换热翅片,冷却管穿入换热翅片内后通过机械胀接方式将两者进行有效贴胀。由管板、侧板、密封垫、端盖等通过标准件进行连接组成,由于受使用场合及产品安装方式限制,现有的空气冷却器只有在体积小和侧板强度足够的情况下才能够满足胀接及使用要求,而在某些特殊场所及特殊使用要求下,往往空气冷却器体积较大,侧板很薄,特别是底管板小,而顶管板大,高度又较高的空气冷却器,在将空气冷却器冷却管和换热翅片实际胀接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平放后才能实施胀接,由于底管板、顶管板不一样大,侧板又很薄,无法承受平放后对于强度的要求,在平放过程中会发生产品扭曲变形,容易使产品报废。

空气冷却器的冷却管与换热翅片胀接过程是,将冷却管穿入到换热翅片内,先将漏出的前管头通过机械方式夹持固定,然后通过机械胀接方式将冷却管与换热翅片进行有效贴胀后,将多余的前管头进行切除,最后再进行顶管板与管口的胀接。这种胀接方法存在材料浪费和操作工序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侧板大型空气冷却器装配胀接工装及胀接方法,解决了现有薄侧板大型空气冷却器在装配与胀接过程中存在的报废率高和操作工序繁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薄侧板大型空气冷却器装配胀接工装,包括工装底板,在工装底板上分别设置有空冷管平放胀接支撑柱和空冷管平放胀接两侧卡接柱,在空冷管平放胀接支撑柱上设置有水平支撑台阶,在空冷管平放胀接两侧卡接柱上设置有垂直方向卡接台阶,在两水平支撑台阶和两垂直方向卡接台阶上设置有小尺寸底管板,在小尺寸底管板上平行设置有两软侧板,在两软侧板的顶端设置有大尺寸顶管板,在大尺寸顶管板与小尺寸底管板之间设置有冷却管束,在冷却管束上间隔地设置有翅片;在工装底板与大尺寸顶管板之间设置有四根支撑丝杠。

工装底板与大尺寸顶管板的大小和形状是相同的。

一种薄侧板大型空气冷却器装配胀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与大尺寸顶管板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的工装底板,在工装底板上固定设置两个空冷管平放胀接支撑柱和两个空冷管平放胀接两侧卡接柱,在空冷管平放胀接支撑柱的顶端加工出水平支撑台阶,在空冷管平放胀接两侧卡接柱上加工出垂直方向卡接台阶,将小尺寸底管板卡接在水平支撑台阶与垂直方向卡接台阶之间;

第二步、在小尺寸底管板上安装两软侧板,在两软侧板顶端安装大尺寸顶管板,在小尺寸底管板与大尺寸顶管板之间设置冷却管束,在冷却管束上间隔地设置有翅片;

第三步、在工装底板与大尺寸顶管板之间设置四根支撑丝杠,四根支撑丝杠间隔设置组成一个支撑箱体;

第四步、将整个工件平放倒,使被组装冷却器的小尺寸底管板支撑在两水平支撑台阶上,并被两垂直方向卡接台阶从侧边卡紧;

第五步、先将冷却管束的每根冷却管的顶端管口与大尺寸顶管板胀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冷却管与翅片的胀接,最后完成下端关口与小尺寸底管板的胀接。

本发明特别适合用在薄侧板大型空气冷却器的装配与胀接上,具有有效降低产品报废率,操作简单,占用空间小,金属材料消耗少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装底板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薄侧板大型空气冷却器装配胀接工装,包括工装底板1,在工装底板1上分别设置有空冷管平放胀接支撑柱2和空冷管平放胀接两侧卡接柱3,在空冷管平放胀接支撑柱2上设置有水平支撑台阶10,在空冷管平放胀接两侧卡接柱3上设置有垂直方向卡接台阶11,在两水平支撑台阶10和两垂直方向卡接台阶11上设置有小尺寸底管板4,在小尺寸底管板4上平行设置有两软侧板8,在两软侧板8的顶端设置有大尺寸顶管板5,在大尺寸顶管板5与小尺寸底管板4之间设置有冷却管束6,在冷却管束6上间隔地设置有翅片7;在工装底板1与大尺寸顶管板5之间设置有四根支撑丝杠9。

工装底板1与大尺寸顶管板5的大小和形状是相同的;当水平放倒整个工装时,使冷却管束6基本处于水平状态,以利于管束的胀接。

一种薄侧板大型空气冷却器装配胀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与大尺寸顶管板5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的工装底板1,在工装底板1上固定设置两个空冷管平放胀接支撑柱2和两个空冷管平放胀接两侧卡接柱3,在空冷管平放胀接支撑柱2的顶端加工出水平支撑台阶10,在空冷管平放胀接两侧卡接柱3上加工出垂直方向卡接台阶11,将小尺寸底管板4卡接在水平支撑台阶10与垂直方向卡接台阶11之间;

第二步、在小尺寸底管板4上安装两软侧板8,在两软侧板8顶端安装大尺寸顶管板5,在小尺寸底管板4与大尺寸顶管板5之间设置冷却管束6,在冷却管束6上间隔地设置有翅片7;

第三步、在工装底板1与大尺寸顶管板5之间设置四根支撑丝杠9,四根支撑丝杠9间隔设置组成一个支撑箱体;

第四步、将整个工件平放倒,使被组装冷却器的小尺寸底管板4支撑在两水平支撑台阶10上,并被两垂直方向卡接台阶11从侧边卡紧;

第五步、先将冷却管束6的每根冷却管的顶端管口与大尺寸顶管板5胀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冷却管与翅片的胀接,最后完成下端关口与小尺寸底管板4的胀接。

工装底板1放置在底部,空气冷却器的各相关零部件按装配顺序进行组装,通过四根支撑丝杠9间隔设置组成一个支撑箱体,并进行拉紧固定,以保证空气冷却器在胀接过程中克服由于薄侧板强度不够造成的胀接过程变形,操作简单。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侧板大型空气冷却器装配胀接工装及胀接方法,解决了现有薄侧板大型空气冷却器在装配与胀接过程中存在的报废率高和操作工序繁琐的问题。在工装底板(1)上分别设置有空冷管平放胀接支撑柱(2)和空冷管平放胀接两侧卡接柱(3),在两水平支撑台阶(10)和两垂直方向卡接台阶(11)上设置有小尺寸底管板(4),在小尺寸底管板(4)上平行设置有两软侧板(8),在两软侧板(8)的顶端设置有大尺寸顶管板(5),在大尺寸顶管板(5)与小尺寸底管板(4)之间设置有冷却管束(6),在冷却管束上间隔地设置有翅片(7);在工装底板与大尺寸顶管板之间设置有四根支撑丝杠(9)。本发明操作简单,金属材料消耗少。

技术研发人员:蔡国璋;张守伟;刘丽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9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