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切割机的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124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切割机的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道切割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切割机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管道被应用于各大领域,如油液运输、气体运输、水运输等,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对于管道的加工来说,因领域或环境的不同,对管道的长度要求也不同,这就需要对生产出的管道进行切割来达到我们所需要的长度。

现有技术中对于管道定长的切割往往需要人工先进行测量,然后调整刀刃到夹具的长度,再进行切割。这种方式太过繁琐,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当需要长时间等间距切割时就显得尤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等间距切割、自动化程度高的管道切割机的传动机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切割机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件和从动件,所述主动件通过一传动杆与所述从动件配合,所述主动件还包括主动轮盘和沿所述主动轮盘中心向外延伸的主动轴,所述传动杆与所述主动轮盘固定连接,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轮盘和沿所述从动轮盘中心延伸的输出轴,所述从动轮盘上设置有四个与所述传动杆相配合的槽体,每相邻两个所述槽体之间的夹角为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槽体通过一连杆与所述从动轮盘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传动杆均为可伸缩杆,可对不同管道间距进行切割时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杆与所述传动杆上均设置有刻度条,使得调整更加精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主动轮盘的一端还设置有一弹性球体,所述槽体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弹性壁体,避免在传动过程中零件因膨胀而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杆为圆锥体状,其与所述主动轮盘的连接端为截面较大端,避免传动杆与槽体壁碰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轴与外部动力机构连接,所述输出轴与外部输送机构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进行管道等间距切割时的不便,使得管道切割自动化程度更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高切割间距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我本发明的主动件与从动件的配合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中,1、主动轮盘;2、从动轮盘;3、主动轴;4、传动杆;5、弹性球体;6、输出轴;7、连杆;8、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中,一种管道切割机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件和从动件,主动件通过一传动杆4与从动件配合,主动件还包括主动轮盘1和沿主动轮盘1中心向外延伸的主动轴3,主动轴3与外部的动力装置连接,传动杆4与主动轮盘1固定连接,从动件包括从动轮盘2和沿从动轮盘2中心延伸的输出轴6,输出轴6与外界的输送装置连接,从动轮盘2上设置有四个与传动杆4相配合的槽体8,每相邻两个槽体8之间的夹角为90°。

图1、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槽体9通过一连杆7与从动轮盘2连接,连杆7与传动杆4均为可伸缩杆,连杆7与传动杆4上均设置有刻度条,通过刻度条可以精确的调节连杆7和传动杆4的长度,可以适应不同间距的管道切割,增加了使用范围。

传动杆4的远离所述主动轮盘1的一端还设置有一弹性球体5,槽体8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弹性壁体,利用弹性球体5和弹性壁体的接触来实现主动轮盘1带动从动轮盘2的运动,避免了因膨胀造成的零件的损耗。

传动杆4为圆锥体状,其与主动轮盘1的连接端为截面较大端,这种传动杆4的结构设计,是为了在传动杆4与槽体8配合时,保证是弹性球体5与弹性壁体的接触,防止传动杆4的杆体与槽体8碰撞。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外部的动力装置通过主动轴3带动主动轮盘1转动,同时带动设置在主动轮盘1上的传动杆4转动,传动杆4在转动至槽体8内时,会带动槽体8转动,槽体8带动从动轮盘8的转动,从动轮盘8通过输出轴6带动外部的输送装置等间距输送管材,当传动杆4继续转动至脱离槽体8时,此时外部的管道切割机开始切割,当切割完成后,传动杆4转动至槽体8,重复上述步骤。而当管道的长度需要改变是,通过调节连杆7的长度,来改变槽体8外端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管道的切割长度,同时随着连杆7的距离改变,需要同时改变传动杆4的长度,使得其继续配合工作。

以上仅就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管道切割机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件和从动件,所述主动件通过一传动杆(4)与所述从动件配合,所述主动件还包括主动轮盘(1)和沿所述主动轮盘(1)中心向外延伸的主动轴(3),所述传动杆(4)与所述主动轮盘(1)固定连接,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轮盘(2)和沿所述从动轮盘(2)中心延伸的输出轴(6),所述从动轮盘(2)上设置有四个与所述传动杆(4)相配合的槽体(8),每相邻两个所述槽体(8)之间的夹角为9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进行管道等间距切割时的不便,使得管道切割自动化程度更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鄞州堃信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6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