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包线段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032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漆包线段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漆包线段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指用绝缘漆作为绝缘涂层,用于绕制电磁线圈的金属导线,也称电磁线。漆包线按绝缘厚度分为圆线和扁线,它是电机、电气、电讯和电子仪表电磁绕组的主要原材料。一般,电机上电枢线圈使用的漆包线,使用前需要利用多套装置分别完成漆包线传输、剥漆、切断、折弯和卸料等多道工艺,这样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在进行多道工艺前,需要将卷绕在线盘上的漆包线拉出,如果仅靠人工完成,效率低,且无法满足加工时的水平传送以及具有较高平整度的要求。因为漆包线是从盘绕状拉扯出来呈具有略微弯折起伏段的漆包线,即使人工捋平漆包线,也很难使漆包线每段都相对平直,这样后续传输时可能会发生传送中断,切割是也存在切口不平整等问题。

目前厂家也设计了漆包线放线、传输一体机,但是未设计于同一机架上;或者设计在同一支架上,且额外在机架上设置导轨等方式来传输放出的漆包线,但导轨与支架之间的平整度对漆包线经放线后再水平传输时的水平度有一定影响,且额外设置导轨也增加了机器的维护成本。

并且,现有的漆包线切割会采用刀片切割,刀片需要保持一定锋利度,长期使用后如无及时更换刀片,漆包线切割不完整或切口不平整,还需要人工后期再加工处理。将漆包线切割成段后,人工捡拾切割后的漆包线线段,并根据需要整理打包,或以队列形式手动排列在下一级加工工艺上。但这样加工处理效率低,且会割伤工作人的手,进而污染加工机器及漆包线线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现放线、传输、切割、运输一体化操作的漆包线段加工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漆包线段加工系统,包括机架,依次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放线机构、传输机构,设于机架上的切割机构,以及设于机架下方的线段运输机;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夹持基座、设于所述夹持基座内用于夹紧由传输机构传送来的漆包线的夹持件、控制所述夹持件动作的夹持驱动电机、设于机架上且在所述夹持基座之前位置的激光切割器、以及设于机架上且在夹持件出口侧的感应器;所述夹持基座通过转动件与所述机架连接,该转动件由设于机架上的转动电机控制;所述线段运输机为震动筒,所述震动筒具有从下至上逐渐变大的内径,且震动筒的周壁上设有数圈凸缘,在震动筒最上方的凸缘侧开设有运输口。

作为优选,所述放线机构包括张紧轮驱动电机、卷线轮、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张紧轮驱动电机用以驱动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所述卷线轮、所述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二张紧轮形成蛇形漆包线张紧结构。

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且在所述放线机构和所述传输机构之间的水平限制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限制机构包括具有多个上限位轮的上限位轮组和具有多个下限位轮的下限位轮组,所述上限位轮组内的上限位轮与所述下限位轮组内的下限位轮交错分布,上限位轮组与下限位轮组之间漆包线传输的通道为水平通道,且上限位轮组中的所有上限位轮的轮盘靠近水平通道处上的外切点以及下限位轮组中的所有下限位轮的轮盘靠近水平通道处的外切点的连线为相互重合的水平连线。

作为优选,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前传输机构和后传输机构;所述前传输机构包括前传送基座、设于前传送基座内用于夹紧漆包线的前夹紧件、设于所述前传送基座上的前行走件、控制所述前夹紧件动作的前夹紧驱动电机、控制所述前行走件在机架的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前行走驱动电机;所述后传输机构包括后传送基座、设于后传送基座内用于夹紧漆包线的后夹紧件、设于所述后传送基座上的后行走件、控制所述后夹紧件动作的后夹紧驱动电机、控制所述后行走件在机架的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后行走驱动电机;所述前夹紧驱动电机与所述后夹紧驱动电机同步工作,所述前行走驱动电机与所述后行走驱动电机同步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激光切割器设于机架上且在所述前传输机构与所述后传输机构在传输漆包线前的两机构间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前夹紧件分为上下夹紧块,所述上夹紧块具有与所述下夹紧块夹紧的夹紧上端面,所述下夹紧块具有与所述上夹紧块夹紧的夹紧下端面,所述上端面为两边平坦,且中间向夹紧下端面方向凸起;所述下端面为两边平坦,且中间向背离夹紧上端面方向内凹;所述夹紧上端面与所述夹紧下端面相配合以夹紧漆包线。

作为优选,所述上端面边侧至中间的部分呈倾斜凸起;所述下端面边侧至中间的部分呈倾斜内凹。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器为对置布置于机架高度方向上的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

作为优选,所述运输口的口径大小为切割后每段漆包线的长度大小。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漆包线段加工系统,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放线、传输、切割、运输一体化操作,确保漆包线在水平方向传输及其平整度,切割加工的刀口整齐,且线段自动化整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漆包线段加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漆包线段加工系统中的前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漆包线段加工系统中切割机构的夹持件和夹持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漆包线段加工系统中线段运输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本发明一种漆包线段加工系统,包括机架,依次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放线机构、传输机构,设于机架上的切割机构,以及设于机架下方的线段运输机。漆包线自放线机构放线后,经水平限制机构将传输的漆包线捋平直,且保持其在水平方向上传输;由传输机构将漆包线移动到预定位置,由切割机构将其成段切割,切割成段的漆包线落入机架下方的线段运输机,由线段运输机将漆包线段队列排布运输。

所述放线机构包括张紧轮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卷线轮2、第一张紧轮3、第二张紧轮4。张紧轮驱动电机驱动第一张紧轮3和第二张紧轮4转动,漆包线依次经所述卷线轮2、所述第一张紧轮3、所述第二张紧轮4、所述水平限制组件传动连接,继而通过传输机构传送。所述卷线轮2、所述第一张紧轮3、所述第二张紧轮4形成蛇形漆包线张紧结构,如s型结构。具体地,所述第一张紧轮3位于传输机架1上的高度,高于所述水平限制机构,所述第二张紧轮4位于传输机架1上的高度,低于所述水平限制机构。所述第一卷线轮2位于传输机架1上的高度,在所述第一张紧轮3和所述第二张紧轮4所在传输机架1高度方向上的中部。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漆包线5从卷线轮2绕出,经第一张紧轮3和第二张紧轮4传动,以在传输机架1高度方向的上下两个位置为拉直漆包线5提供拉紧力,同时漆包线在具有一定张紧力下通过水平限制机构继而传输到漆包线的下级工艺处。在传送时,未避免从张紧轮上脱离,所述第一张紧轮3的轮盘上设有限制漆包线脱离轮盘的第一轮槽,所述第二张紧轮4的轮盘上设有限制漆包线脱离轮盘的第二轮槽。所述第一轮槽在第一张紧轮盘的圆周上开设,所述第一轮槽的尺寸刚好容纳单根漆包线。所述第二轮槽在第二张紧轮盘的圆周上开设,所述第二轮槽的尺寸刚好容纳单根漆包线。当漆包线通过轮盘上的轮槽向前传送,且受限于轮槽而不易脱离,则可提高漆包线放线传送的可靠性,同时在此可靠性下可加工轮盘的转动速度,提高漆包线放线传送效率。

为了提高从卷线轮绕出的漆包线能水平、且相对平直的传输到漆包线的下级工艺加工点,在所述第二张紧轮后设有水平限制机构。所述水平限制机构包括上限位轮组和下限位轮组。所述上限位轮组具有多个上限位轮6,且均平行等间隔分布;所述下限位轮组多个下限位轮7,且均平行等间隔分布。所述上限位轮组和所述下限位轮组以上下平行方式设置于机架1上,且多个上限位轮6排成第一行,多个下限位轮7排成第二行。其中,所述上限位轮组内的上限位轮6与所述下限位轮组内的下限位轮7交错分布。

一实施方式下,所述上限位轮组与下限位轮组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且该间隔连通为漆包线传输的通道,优选为水平通道。这样,在各个上下限位轮的限制下,在放线时将漆包线尽可能捋直,且确保漆包线放线于水平方向上。为避免在放线时,漆包线从水平限制机构上脱离,所述通道的高度不超过单个漆包线的直径。所述上限位轮组内的上限位轮6,所述下限位轮组内的下限位轮7排布不易过松散,无法达到捋平,为此将所述上限位轮组内的上限位轮6和所述下限位轮组内的下限位轮7紧凑排布。如,所述上限位轮组内的相邻上限位轮6之间的间隔距离为下限位轮组直径的0.75-0.8倍,所述下限位轮组内的相邻下限位,7之间的间隔距离为上限位轮组直径的0.75-0.8倍。为便于设置,所述上下限位轮与所述下限位轮的尺寸大小相同。

另一实施方式下,上限位轮组中的所有上限位轮的轮盘靠近水平通道处上的外切点以及下限位轮组中的所有下限位轮的轮盘靠近水平通道处的外切点的连线为相互重合的水平连线。也就是说,所述上限位轮组与所述下限位轮组无间隔距离的装配在上下两行。其中,所述上限位轮6的轮盘上具有限制漆包线脱离的上限位轮槽,所述下限位轮7的轮盘上具有限制漆包线脱离的下限位轮槽。所述上限位轮槽设置在上限位轮轮盘的圆周方向。所述下限位轮槽设置在下限位轮轮盘的圆周方向。所述上限位轮槽与所述下限位轮槽为所述水平通道的一部分,漆包线可避免从该轮槽内脱离水平限制机构。另外,所述上限位轮组、所述下限位轮组也可通过限位轮组驱动电机使其转动,加快传送,且便于漆包线在其上传送时能有效捋平直。所述上限位轮组内的上限位轮6,所述下限位轮组内的下限位轮7排布不易过松散,无法达到捋平,为此将所述上限位轮组内的上限位轮6和所述下限位轮组内的下限位轮7紧凑排布。如,所述上限位轮组内的相邻上限位轮6之间的间隔距离为下限位轮组直径的0.75-0.8倍,所述下限位轮组内的相邻下限位7之间的间隔距离为上限位轮组直径的0.75-0.8倍。为便于设置,所述上下限位轮与所述下限位轮的尺寸大小相同。

如图2,在放线后需平稳、有效地在水平方向上传送。所述传输机构设于机架1上,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前传输机构10和后传输机构20。所述前传输机构包括前传送基座81、设于前传送基座81内用于夹紧漆包线的前夹紧件82、设于所述前传送基座81上的前行走件、控制所述前夹紧件82动作的前夹紧驱动电机84、控制所述前行走件在机架1的滑槽1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前行走驱动电机85。所述后传输机构包括后传送基座、设于后传送基座内用于夹紧漆包线的后夹紧件、设于所述后传送基座上的后行走件、控制所述后夹紧件动作的后夹紧驱动电机、控制所述后行走件在机架的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后行走驱动电机;所述前夹紧驱动电机与所述后夹紧驱动电机同步工作,所述前行走驱动电机与所述后行走驱动电机同步工作。所述前传输机构与所述后传输机构具有相同结构,为此,以前传输机构为例,参照附图2,所述前夹紧件82分为上下夹紧块821、822,所述上夹紧块821具有与所述下夹紧块822夹紧的夹紧上端面,所述下夹紧块822具有与所述上夹紧块821夹紧的夹紧下端面,所述上端面为两边平坦,且中间向夹紧下端面方向凸起,所述下端面为两边平坦,且中间向背离夹紧上端面方向内凹,所述夹紧上端面与所述夹紧下端面相配合以夹紧漆包线。进一步提高夹紧的稳固性,避免漆包线脱离夹紧块。所述上端面边侧至中间的部分呈倾斜凸起,所述下端面边侧至中间的部分呈倾斜内凹。更进一步,所述上端面与所述下端面各自的中心部开设有凹口86,所述上端面与所述下端面呈夹紧状态时,两凹口构成夹紧空间,且夹紧空间的夹紧口的直径大小为漆包线的直径大小。

不同于现有技术在机器上设置特定的传输轨道,一实施方式,本发明直接在机架1上开设滑槽11,将滑槽11的位置设于机架1上的高度与水平限制机构的位置设于机架1上的高度相一致。尤其是,从水平限制机构的水平通道出来的漆包线仍然保持在水平方向上运输,而滑槽可配合传输机构在水平方向上传送移动。具体地,所述滑槽11为设于机架上的环形滑槽,且滑槽具有可允许行走件行走的通道。所述行走件为设于传送基座81上的行走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行走件为设于传送基座81上的行走轮,所述行走架上设有导向板,如l型导向板,其长板与机架平行,其短板垂直连接所述机架,所述机架与所述导向板两者相互构成允许行走件行走的滑槽。另外,行走件还可设置为滑块,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在环形滑槽内设有滑杆,允许滑块在滑杆上移动。

如图1、3,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夹持基座91、设于所述夹持基座91内用于夹紧由传输机构传送来的漆包线的夹持件92、控制所述夹持件92动作的夹持驱动电机93、以及设于机架1上且在所述前传输机构与所述后传输机构在传输漆包线前的两机构间的位置的激光切割器94、以及设于机架1上且在夹持件92出口侧的感应器95。所述夹持基座91通过转动件96与所述机架1连接,该转动件92由设于机架1上的转动电机(图中未示出)控制。当所述传输机构将漆包线移动到夹持基座91时,且漆包线穿过夹持件内的开口,当感应器95感应到有漆包线时,夹持驱动电机93控制夹持件夹持漆包线,且激光切割器94切割漆包线,切割后传输机构内的前夹紧驱动电机和后夹紧驱动电机不再夹紧漆包线,并往回运动。切割后,转动电机驱动转动件96将夹持基座91翻转,翻转90度后,夹持驱动电机93不再夹持漆包线段,漆包线段掉落至机架下方的线段运输机。所述转动件包括连接在机架1上的连接杆961、一端与连接杆961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夹持基座91固定连接的转动杆962。所述感应器95可以为一对置的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当激光接收器未收到激光发射器信号时,则感应器95发送漆包线已穿过夹持件的信号,之后夹持驱动电机93、激光切割器94、前夹紧驱动电机、后夹紧驱动电机、前行走驱动电机、后驱动电机、转动电机动作。其中,所述夹持件具有同前夹紧件82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其中夹持件92包括上下夹持块921、922,以及上下夹持块之间的凹口97。

如图4,所述线段运输机为震动筒30,所述震动筒具有从下至上逐渐变大的内径,且震动筒的内周壁上设有数圈凸缘301,所述凸缘自震动筒底部向上依次圆周设置且呈阶梯状。在震动筒最上方的凸缘侧开设有运输口302。该震动筒通过一定频率的振动将杂乱掉落于内的漆包线段通过内壁的凸缘往运输口302上输送,数圈凸缘301可看成螺旋型通道,在输送过程中,漆包线段形成有序的列,最终进入运输口302。所述运输口302的口径大小为切割后每段漆包线的长度大小,可便于单个漆包线段依次通过运输口。该运输口302可连接传输带将排队好的漆包线段送入下一级加工点或进行包装。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