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头自动铆接上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6524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头自动铆接上钉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头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灯头自动铆接上钉机。



背景技术:

LED球泡灯一般包括灯泡罩、光源板、灯体和灯头,光源板安装在灯体上,灯泡罩罩在灯体上,并与光源板围成一个光源腔,灯头铆接在灯体的底部,灯头的底部设有通孔,通孔内固定有铆钉,通过铆钉、灯头以及外置的灯座形成回路,从而接通电源使其发光。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灯头的铆接以及上铆钉工序均可由灯头装配机自动完成,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的特点。

然而,目前的灯头装配机的上铆钉单元均采用真空吸附或者磁吸的方式固定住铆钉,然后再将铆钉打到灯头上,采用该种方式,铆钉在上钉的过程中,无任何其他的固定结构,容易使铆钉发生偏移,致使铆钉歪斜报废,损坏灯头,极大程度地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报废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使铆钉在上钉的过程中不发生偏移的灯头自动铆接上钉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灯头自动铆接上钉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铆钉供料单元、冲柳单元和上铆钉单元,所述冲柳单元包括锁口盘、连接杆,以及通过连接杆与锁口盘连接用于驱动锁口盘正反转的第一气缸,所述上铆钉单元设在锁口盘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铆钉单元包括铆钉座、顶针杆、压缩弹簧、气缸连接件,以及通过气缸连接件与顶针杆连接用于驱动顶针杆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铆钉座上设有竖向的通孔,所述顶针杆可活动地置入所述通孔中,所述压缩弹簧套装在顶针杆上,且两端分别抵在铆钉座和气缸连接件上以支撑铆钉座呈悬空状态;初始时,顶针杆低于铆钉座的顶面,从而形成用于放置铆钉的铆钉放置位;当顶针杆向上移动时,铆钉座随顶针杆一同向上移动,当铆钉座被阻挡停止移动时,压缩弹簧被压缩,顶针杆在铆钉座内继续向上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铆钉座为塑料铆钉座,所述气缸连接件与顶针杆的连接部分为塑料连接头,所述顶针杆为金属顶针杆,所述铆钉座的侧面设有与通孔相连通的孔位,一导电体穿过所述孔位并与通孔内的顶针杆连接,所述孔位的大小能够允许所述导电体上下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体为螺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一火线与所述导电体连接,一零线与所述锁口盘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料单元包括振动盘、直振轨道、铆钉定位板、铆钉轨道、送钉针、驱动铆钉定位板横向运动的第三气缸和驱动送钉针横向运动的第四气缸,所述铆钉轨道紧靠在铆钉座的一侧,所述铆钉定位板设在铆钉座相对的另一侧,所述铆钉轨道上开设有相连通的铆钉输入槽和铆钉输送槽,铆钉输入槽和铆钉输送槽之间呈T形排列,所述直振轨道的两端分别与振动盘和铆钉输入槽连接,所述送钉针从铆钉输送槽的一侧开口可活动地置入铆钉输送槽中,所述铆钉输送槽的另一侧开口朝向铆钉座,所述铆钉定位板上设有铆钉定位口;当铆钉定位板向前移动时,铆钉定位板能够靠在铆钉轨道上,且铆钉定位口与铆钉输送槽开口位置相对应;当送钉针向前移动时,送钉针能够穿出铆钉输送槽移动到铆钉定位口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铆钉输送槽的底面上设有呈弓形且具有弹性的挡钉板,所述挡钉板与所述送钉针形成铆钉防偏位,所述铆钉防偏位位于铆钉输入槽与铆钉输送槽的连通口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铆钉定位口为U形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口盘上设有用于检测灯头是否已经放置的接近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顶针杆、压缩弹簧以及铆钉座的配合,使铆钉在上钉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在顶针杆与铆钉座所形成的铆钉放置位上,直至铆钉被打到灯座上,从而使铆钉在上钉的过程不发生偏移,避免铆钉歪斜报废和损坏灯头的情况出现,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成品率;本实用新型与真空吸附和磁吸的方式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铆钉单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铆钉单元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铆钉供料单元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灯头自动铆接上钉机,包括机架100,机架100上设有铆钉供料单元10、冲柳单元20和上铆钉单元30,其中:

如图2所示,冲柳单元20包括锁口盘21、连接杆22,以及通过连接杆22与锁口盘21连接用于驱动锁口盘21正反转的第一气缸23,锁口盘21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故此不加以赘述;

如图3、4所示,上铆钉单元30位于锁口盘21的下方,上铆钉单元30包括铆钉座31、顶针杆32、压缩弹簧33、气缸连接件34,以及通过气缸连接件34与顶针杆32连接用于驱动顶针杆32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35,铆钉座31上设有竖向的通孔311,顶针杆32可活动地置入所述通孔311中,压缩弹簧33套装在顶针杆32上,且两端分别抵在铆钉座31和气缸连接件34上以支撑铆钉座31呈悬空状态;初始时,顶针杆32低于铆钉座31的顶面,形成用于放置铆钉的铆钉放置位321;当顶针杆32向上移动时,由于压缩弹簧33的作用,铆钉座31也随顶针杆32一同向上移动,当铆钉座31被阻挡停止移动时,由于压缩弹簧33能够被压缩,顶针杆32在铆钉座31的通孔311中仍可继续向上移动;

如图5、6所示,供料单元10包括振动盘11、直振轨道12、铆钉定位板13、铆钉轨道14、送钉针15、驱动铆钉定位板13横向运动的第三气缸17和驱动送钉针15横向运动的第四气缸16,铆钉轨道14紧靠在铆钉座31的一侧,铆钉定位板13设在铆钉座31相对的另一侧,铆钉轨道14上开设有相连通的铆钉输入槽141和铆钉输送槽142,铆钉输入槽141和铆钉输送槽142之间呈T形排列,直振轨道12的两端分别与振动盘11和铆钉输入槽141连接,送钉针15从铆钉输送槽142的一侧开口可活动地置入铆钉输送槽142中,铆钉输送槽142的另一侧开口朝向铆钉座31,铆钉定位板13上设有铆钉定位口131;当铆钉定位板13向前移动时,铆钉定位板13能够靠在铆钉轨道14上,且铆钉定位口131与铆钉输送槽142开口位置相对应;当送钉针15向前移动时,送钉针15能够穿出铆钉输送槽142移动到铆钉定位口131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

送料,铆钉经过直振轨道12、铆钉输入槽141输送到铆钉输送槽142上,铆钉定位板13向前移动,直至靠在铆钉轨道14上,然后送钉针15向前移动推送铆钉进入到铆钉定位口131中,并且使铆钉落在铆钉放置位321上;

冲铆,将灯头放置在锁口盘21上,通过锁口盘21的转动对灯头进行冲铆;

上铆,顶针杆32向上移动,由于压缩弹簧33的作用,铆钉座31也随之一同向上移动,使铆钉在顶针杆3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保持在铆钉放置位321上,当铆钉座31移动到灯头的底部,与灯头相抵时,铆钉座31受灯头的阻挡停止向上移动,由于压缩弹簧33能够被压缩,顶针杆32仍能在铆钉座31的通孔311中向上移动,从而将铆钉打到灯头上;

上铆完成后,重新进行送料。

进一步,铆钉座31为塑料铆钉座,气缸连接件34与顶针杆32的连接部分为塑料连接头341,顶针杆32为金属顶针杆,铆钉座31的侧面设有与通孔311相连通的孔位312,一导电体313穿过所述孔位312并与通孔311内的顶针杆32连接,孔位312的大小能够允许所述导电体313上下活动,在本实施例中,导电体313优选为螺丝,导电体313在其中起到两个作用,一是作为限制铆钉座31活动范围的限位件,二是与火线连接,在锁口盘21或者其他位置上连接零线,当灯头放置在锁口盘21上进行上钉时,铆钉打入灯头的瞬间,火线、顶针杆32、铆钉、钉头、锁口盘21和零线形成一回路,从而对钉头进行测亮。

进一步,铆钉输送槽142的底面上设有呈弓形且具有弹性的挡钉板143,与所述送钉针15形成铆钉防偏位144,铆钉防偏位144位于铆钉输入槽141与铆钉输送槽142的连通口上。当铆钉从铆钉输入槽141输送到铆钉输送槽142上时,铆钉容易发生偏倒,通过送钉针15与挡钉板143之间所形成的铆钉防偏位144,可有效地防止铆钉发生偏倒,而由于挡钉板143呈弓形状且具有弹性,能够受压变形,当送钉针15推送铆钉向前移动时,挡钉板143受压变成一字形,从而使铆钉从挡钉板143上通过,因此,挡钉板143能够防止铆钉偏倒的同时,不会阻碍到铆钉的移动。

进一步,铆钉定位口131优选为U形开口,以便于铆钉的定位。

进一步,锁口盘21上设有用于检测灯头是否已经放置的接近开关21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实用新型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毋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