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亮面弹簧线品质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149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亮面弹簧线品质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升亮面弹簧线品质的装置,具体地说是用于不锈钢丝拉拔时对成品线性的调节及拉拔方向的改变,属于金属线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不锈钢丝在水箱拉丝机中拉拔时,需要调整成品的线性来确保客户加工时的稳定性。目前,水箱拉丝机在生产细规格不锈钢丝时,仅通过出线模盒调节线性(指用手捏住一圈钢丝的顶部,使钢丝自由下垂时钢丝的两端相平行,钢丝平行两端头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距离越短,线性越好),导致不锈钢丝的线性调节困难。此外,水箱拉丝机中的拉拔方向是垂直方向,而收线方向是水平方向,不锈钢丝在靠近成品卷筒的出线口位置发生90°扭转,影响不锈钢丝成品线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亮面弹簧线品质提升装置,能够在水箱拉丝机生产细规格不锈钢丝时,降低线性调节难度,减小成品弹高的大小,并提高成品线性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亮面弹簧线品质提升装置,属于水箱拉丝机,包括塔轮、入线模盒、出线模盒和收线卷筒,塔轮为水平放线,所述入线模盒和出线模盒之间设置有牵引轮和定位轮,牵引轮和定位轮分别位于钢丝线的上下侧,牵引轮由若干同轴同径的轮构成,定位轮也是由若干同轴同径的轮构成,牵引轮和定位轮的固定轴与塔轮的轴相互垂直,从入线模盒出来的钢丝,先缠绕牵引轮,将钢丝的运行方向由水平变为垂直,然后缠绕至定位轮,再缠绕回牵引轮,反复缠绕若干圈,而后从牵引轮进入出线模盒,拉拔后收卷于收线卷筒。

优选地,所述入线模盒和出线模盒属于线性调节装置,包括用于安装模具的模套,模套端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模具及模套的螺栓。

优选地,模套端部的4个调节螺栓分别位于上下左右位置以调节模具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不锈钢丝线性的目的。

牵引轮的轮径大于所述定位轮的轮径,以辅助调节钢丝绳的线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亮面弹簧线品质提升装置,实现了在拉拔过程中对钢丝弹簧线线性的初步调节,从而降低了水箱拉丝机出线模盒调节线性的难度,减少了成品弹高的大小。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亮面弹簧线品质提升装置,通过牵引轮及定位轮的相互作用,预先将不锈钢丝的运行方向由原来的水平方向变为垂直方向,既能降低出线模盒调节线性的难度,又能提高成品线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亮面弹簧线品质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性调节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轮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钢丝1、塔轮2、入线模盒3、牵引轮4、定位轮5、模套6、收线卷筒7、模套9、固定螺栓10、模具11、调节螺栓12、轴13、轴14、出线模盒15、固定螺栓16、模具17、调节螺栓18、钢丝行进方向A。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亮面弹簧线品质提升装置,属于水箱拉丝机,包括塔轮2、入线模盒3、出线模盒15和收线卷筒7(图中未画出),塔轮2为水平放线,入线模盒3和出线模盒15之间设置有牵引轮4和定位轮5,牵引轮4和定位轮5分别位于钢丝线1的上下侧,牵引轮的轮径大于所述定位轮的轮径,牵引轮4由若干同轴同径的轮构成,定位轮5也是由若干同轴同径的轮构成,牵引轮4和定位轮5的固定轴13、14与塔轮2的轴相互垂直,从入线模盒3出来的钢丝,先缠绕牵引轮4,将钢丝的运行方向由水平变为垂直,然后缠绕至定位轮5,再缠绕回牵引轮,反复缠绕3圈,而后从牵引轮4进入出线模盒15,拉拔后收卷于收线卷筒7。

入线模盒属于线性调节装置,包括用于安装模具11的模套9,模套9端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模具及模套的螺栓10。模套9端部的4个调节螺栓12分别位于上下左右位置以调节模具11的位置。

出线模盒属于线性调节装置,包括用于安装模具17的模套6,模套6端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模具及模套的螺栓16。模套6端部的4个调节螺栓18分别位于上下左右位置以调节模具17的位置。

不锈钢丝出塔轮2进入模套9,经模具11拉拔,通过调节螺栓12的4个方向来调节模具11的位置,从而调节不锈钢丝的线性,出模套9经牵引轮4缠绕来改变钢丝的运行方向,随后进入定位轮5缠绕来稳定钢丝的线性及运行方向,再回到牵引轮4,反复缠绕3圈后从牵引轮4进入模套6,经模具17拉拔,出模盒15后进入收线卷筒7。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