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机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1490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丝机引线装置,具体是用于不锈钢丝穿模的引线链,属于金属线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不锈钢丝在拉拔过程时,为了满足不同线径的要求,需要更换拉拔模具,此时,需要通过引线链将经模具拉拔后的钢丝缠绕在卷筒上,由于在将钢丝缠绕至卷筒的过程中,引线链会与卷筒接触,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在卷筒表面形成点状凹坑或条状凹槽,影响钢丝的拉拔质量。同时,传统引线链常常需要通过敲击来强制分离钢丝,操作落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拉丝机引线装置,不仅能将引线链对卷筒外表面的损伤降至最低,同时在简化紧固及分离钢丝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丝机引线装置,包括引线链和设置在引线链两端的紧固装置和卡口装置,所述紧固装置与用于夹紧钢丝的夹具相配合,紧固装置和夹具上均开设有穿孔,通过连杆和所述穿孔的配合实现紧固装置和夹具的脱卸和连接;所述卡口装置的卡口与卷筒上端可脱卸连接;所述引线链与卷筒贴合的一面均匀设置有铜垫片,所述引线链的链结处设置有扭簧。

优选地,所述夹具用于夹紧钢丝的一侧应带有防滑纹,防止钢丝脱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上述紧固装置与经模盒拉拔后的钢丝相连,通过紧固装置中的夹具对钢丝进行固定,稳定可靠。

上述引线链主要是用于连接卡口装置及紧固装置,引线链中的扭簧能够将自身拉伸至合适的长度。

卡口装置主要是为了顺利将整个引线装置固定在卷筒外壁上而设置的,让引线链与卷筒同步旋转,将钢丝缠绕于卷筒外壁的底部。

在引线链的使用过程中,将引线链带有铜垫片的一侧紧贴卷筒,能有效降低引线链与卷筒的刚性接触,保护卷筒。

(1)本实用新型能够极大地减少引线链对卷筒外表面的损伤。

(2)本实用新型在对钢丝紧固及分离时操作十分便捷,仅需抽出或穿入紧固装置上方的连杆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丝机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紧固装置1、夹具4、连杆5、引线链2、铜垫片6、扭簧7、卡口装置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拉丝机引线装置,包括引线链2和设置在引线链2两端的紧固装置1和卡口装置3,紧固装置2与用于夹紧钢丝的夹具4相配合,紧固装置2和夹具4上均开设有穿孔,通过连杆5和穿孔的配合实现紧固装置和夹具的脱卸和连接。卡口装置3的卡口与卷筒上端可脱卸连接;引线链2与卷筒贴合的一面均匀设置有铜垫片6,引线链2的链结处设置有扭簧7。

将需要缠绕至卷筒的钢丝通过夹具4进行紧固,同时将卡口装置3固定于卷筒上端,将引线链2有铜垫片6的一侧贴于卷筒外壁,启动拉丝机,通过引线链2与卷筒跟转,将钢丝缠绕至卷筒外壁的底部R角位置,同时,由于扭簧7的存在,使引线链2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在固定引线链的过程中,将带有铜垫片6的一侧与卷筒外壁相贴。在钢丝缠绕至卷筒外壁上后,将卡口装置3与卷筒上端分离,同时,抽出紧固装置1上的连杆5,让夹具4将钢丝松开,即可轻松取出钢丝。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