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压装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7190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滚压装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滚压装置机构,涉及一种西东化生产装配设备上的滚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装配喷油器衬套时需要将喷油器衬套固定在发动机缸盖喷油器安装孔内,喷油器衬套与喷油器衬套孔需要紧密相接;喷油器衬套与喷油器衬套孔密合的工作通常情况下,是由人工用手持胀管机来完成,这样会出现生产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降低等缺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滚压装置机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滚压装置机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手持胀管机完成喷油器衬套与喷油器衬套孔紧密相接,会出现生产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降低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滚压装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压装置机构包括:胀管机构、拉压工装、拉压装置、导向装置、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通过螺钉安装在机床底座上;导向装置和拉压装置装于安装板上;导向装置与拉压装置相连接,并对拉压装置进行导向定位;待加工喷油器衬套套装于胀管机构的下部,胀管机构与拉压装置通过拉压工装和拉压装置相连接,在拉压装置的拉压作用下对喷油器衬套进行滚压加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胀管机构包括:胀轴、轴承、外罩、支撑板、胀珠座圈、调整螺母、调整套、衬圈、胀珠;所述的胀轴安装在床身滑台上的胀管机连接头上;胀轴的外部套装有安装有胀珠的胀珠座圈,并通过螺钉在胀轴的限位槽中滑动限位,防止胀珠座圈脱落;内部装有衬圈的支撑板套装于胀珠座圈上;调整套通过螺纹装于胀珠座圈上,将套装在胀珠座圈上的轴承封装在调整套与支撑板的内部;外罩将支撑板和调整套套装连接为一体,并通过螺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调整螺母通过螺纹装于胀珠座圈上,位于调整套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压装置包括:拉压杆和油缸;油缸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板上,拉压杆通过螺纹装于油缸的活塞杆顶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向装置包括:夹紧块、导向杆和自润滑轴承;夹紧块通过螺钉夹在拉压杆上,自润滑轴承套在安装板上,导向杆穿过自润滑轴承通过螺钉安装在夹紧块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胀珠的数量为4个,胀珠锥形柱面的锥度与胀轴锥度匹配,设计成具有与胀轴锥度相等的反锥度;使胀管后的衬套内面保持真圆,而且胀珠头部为圆滑的曲面,避免胀管后产生应力集中的同时防止衬套内部形成锐利的角。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压工装为的上部为倒置的圆锥台,下部为圆形台,圆锥台和圆形台之间由短圆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压杆的顶部加工有倒T型槽,倒T型槽的槽口与拉压工装下部结构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油缸带动拉压杆伸出,当工件通过常用伺服滑台输送到压装位置时,拉压工装送入拉压杆倒T型槽内,油缸带动拉压杆斜面拉压喷油器衬套内锥面,使喷油器衬套与喷油器衬套孔之间消除间隙,胀管器头部是4个锥形柱面的胀珠,锥度与胀轴锥度匹配。刚插入时4个胀珠是可以往内翻转的,确保顺利进入衬套内孔,然后随着胀轴的不断往下,胀珠被靠死并紧紧贴入衬套孔侧壁,启动旋转,滚压胀紧衬套侧壁,胀轴利用摩擦力使胀珠旋转,使衬套内面滚压塑性变形,支撑板贴合在工件外壁,在轴承作用下,使支撑板不会跟随胀轴旋转,滚压的深度靠调整套进行调整,来实现滚压精度,保证喷油器衬套与喷油器衬套孔结合处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装置生产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降低等缺点。

2、为了将使衬套内面滚压塑性变形,胀珠设计成具有与胀轴锥度相等的反锥度,使胀管后的衬套内面保持真圆。而且胀珠头部为圆滑的曲面,避免胀管后产生应力集中的同时防止衬套内部形成锐利的角。

3、胀轴利用摩擦力使胀珠旋转,由于胀珠与胀轴需要一定的耐压及耐摩擦性,所以使用了特殊钢,并进行了适当的热处理及精密磨削加工;胀珠座圈设计成与胀珠保持等间距及防止胀珠脱落;胀珠槽具有一定的进给角,旋转胀轴将自动进给,可自动进行胀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制造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2幅附图,其中:

附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胀珠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胀轴 2、轴承 3、外罩 4、支撑板 5、胀珠座圈 6、调整螺母 7、调整套 8、衬圈 9、胀珠 10、拉压工装 11、拉压杆 12、夹紧块 13、导向杆 14、自润滑轴承 15、安装板 16、油缸 17、限位槽 18、倒T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滚压装置机构包括:胀管机构、拉压工装10、拉压装置、导向装置、安装板15;所述的安装板15通过螺钉安装在机床底座上;导向装置和拉压装置装于安装板15上;导向装置与拉压装置相连接,并对拉压装置进行导向定位;待加工喷油器衬套套装于胀管机构的下部,胀管机构与拉压装置通过拉压工装10和拉压装置相连接,在拉压装置的拉压作用下对喷油器衬套进行滚压加工。

胀管机构包括:胀轴1、轴承2、外罩3、支撑板4、胀珠座圈5、调整螺母6、调整套7、衬圈8、胀珠9;所述的胀轴1安装在床身滑台上的胀管机连接头上;胀轴1的外部套装有安装有胀珠9的胀珠座圈5,并通过螺钉在胀轴1的限位槽17中滑动限位,防止胀珠座圈5脱落;内部装有衬圈8的支撑板4套装于胀珠座圈5上;调整套7通过螺纹装于胀珠座圈5上,将套装在胀珠座圈5上的轴承2封装在调整套7与支撑板4的内部;外罩3将支撑板4和调整套7套装连接为一体,并通过螺钉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调整螺母6通过螺纹装于胀珠座圈5上,位于调整套7的上部。

拉压装置包括:拉压杆11和油缸16;油缸16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板15上,拉压杆11通过螺纹装于油缸16的活塞杆顶端。

导向装置包括:夹紧块12、导向杆13和自润滑轴承14;夹紧块12通过螺钉夹在拉压杆11上,自润滑轴承14套在安装板15上,导向杆13穿过自润滑轴承14通过螺钉安装在夹紧块12上。

胀珠9的数量为4个,胀珠9锥形柱面的锥度与胀轴锥度匹配,设计成具有与胀轴1锥度相等的反锥度;使胀管后的衬套内面保持真圆,而且胀珠头部为圆滑的曲面,避免胀管后产生应力集中的同时防止衬套内部形成锐利的角。

拉压工装10为的上部为倒置的圆锥台,下部为圆形台,圆锥台和圆形台之间由短圆柱连接。

拉压杆11的顶部加工有倒T型槽18,倒T型槽18的槽口与拉压工装10下部结构相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