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4474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折弯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折弯机。



背景技术:

折弯机是一种对经过高频局部加热后的工件进行弯曲的机器,用来成型加工板料的工具,它主要通过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折弯机压力的作用下使坯料成为特定的形状和尺寸。而针对一些特殊的金属梁进行折弯的机器很少,由于机器庞大工作时模具需要接触高温工件,不仅移动不便且模具寿命短,工作时对工件固定差,精度低,脱模时退料困难。加工好的工件由于钢印等特殊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增加工序,浪费人力物力,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适应不同工件加工要求的折弯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折弯机,包括横向设置的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水平伸缩的液压缸,液压缸连接液压站,液压缸活动端可拆卸连接带有U形冲口的外模,外模的前方固定有平板型内模,内模竖直设置,立面的一侧为冲头与冲口配合连接,冲头和冲口的端面之间设有放置工件的横向间隙;内模内部设有循环冷却水的通道,通道与冷却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中部两侧及外模的内壁均设有凸起部,凸起部的上下两端设有倒角,内模两侧与外模内壁形成工字型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冲口的开口处为弧形设置。

为减少工序,所述冲口的最内侧设有销接的滑块,滑块表面设有带字的钢印部。

为方便定位,所述外模两侧设有滑槽,与工作台上的滑轨配合连接,滑轨的一侧连接挡板,挡板正对横向间隙。

为实现冷却,所述内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内模的顶端和后端,冷却水管穿过工作台下方与冷却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实现板型工件的快速折弯,尤其是工字型的工件,贴合性好,弯折精度高,模具在冷却水的作用下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实现钢印和弯折一次成型,无需二次加工,磨损后更换简单,退料方便,满足各种多种类型工件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 内模外模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 内模结构示意图;图4 外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模座,2内模,21 通道,3外模,31滑槽,32滑块,33弧形开口,4挡板,5连接板,6滑轨,7液压缸座,8液压缸,9冷却器,10液压站, 11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弯机,包括横向设置的工作台,工作台下方若干设有支腿,工作台的上方设有水平伸缩的液压缸8,液压缸连接可移动的液压站10,液压缸通过液压缸座7固定在工作台中部。液压缸活动端可拆卸连接带有U形冲口的外模3,外模整体为矩形结构,位于前方的冲口水平设置。外模的前方固定有平板型内模2,内模竖直设置,内模的一侧作为冲头与冲口配合连接。初始状态下,冲头和冲口的端面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垂直于内模,用于放置工件。内模内部设有循环冷却水的通道21,通道与冷却器9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内模的顶端和后端,冷却水管穿过工作台下方与冷却器连接。

如图2所示,为实现工字梁的折弯,本申请的内模中部两侧及外模的内壁均设有凸起部,凸起部的上下两端设有倒角,内模两侧与外模内壁形成工字型空腔,工字梁加工时完全贴合在空腔内,固定可靠。而为了退料方便,冲口的开口处为弧形开口33,弧形开口圆滑过渡,使弯折部位受力逐渐增大,减少对于模具的磨损。

为了满足特定需要,冲口的最内侧设有销接的滑块32,滑块表面设有带字的钢印部,滑块表面作为加工工作面的一部分,工件在弯折过程自动打上钢印,避免二次加工,省时省力,磨损严重后可以方便更换。

为使加工过程平稳,外模两侧设有滑槽,与工作台上的滑轨配合连接。此外,滑轨6的一侧连接挡板4,挡板正对放置工件的横向间隙且前后位置可调,加工时调整好挡板位置,即可实现工件弯折位置固定,连续加工,一致性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调整好挡板的位置,将工件放入内模和外模之间的空隙内,顶住挡板,启动液压缸,外模向前运动,内模的冲头接触,由于凸起部与工字梁的内部贴合实现自限位,弯折部位向外模内部滑入,由于内模外模的挤压实现弯折,冷却水对内模进行实时冷却。弯折过程结束,液压缸后退,取出工件即可进行下一次加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