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调平较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4467阅读:1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带调平较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带加工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带调平较直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指耐空气、蒸汽、水汽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不锈钢带是由不锈钢经热处理精磨加工制成,具有精密度高,拉力度强,表面光洁,有较高的塑性、韧性和机械强度等特点。通常,经过冷轧制成的钢带需要进行平整处理,平整是经过再结晶退火后的带钢以较小的变形量进行轧制,以消除屈服应力、保证机械性能、控制板形,以减少钢带在冷轧过程中产生的表面形貌缺陷。由于平整是决定成品带钢板形、机械性能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于保证冷轧带钢的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通常采用上下滚轮在材料两面滚动的方法来将弧形滚压平整,由电机来拉动带较直的钢带从出料端拉出,一般来说,进行压平的操作只有一次,并不能达到良好的压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待较直的钢带彻底平整,并且结构简单,平整效率高的钢带调平较直装置。

一种钢带调平较直装置,包括进料端、出料端、上滚轮构件、下滚轮构件以及钢带限位构件,所述钢带限位构件设在进料端,所述钢带限位构件包括两个平行的固定柱和固定辊轴,固定辊轴固定在两个固定柱之间,待较直的钢带从固定辊轴的下方进入到上滚轮构件和下滚轮构件之间,所述上滚轮构件与下滚轮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待较直钢带的厚度;所述上滚轮构件和下滚轮构件均包括平行放置的若干个滚轮且上滚轮构件中的滚轮与下滚轮构件中的滚轮呈错位式排列。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滚轮构件中的滚轮个数为8个,下滚轮构件中的滚轮个数为9个。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滚轮构件和下滚轮构件中的滚轮均由电机驱动,且上滚轮构件中的滚轮与下滚轮构件中的滚轮转向相反。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滚轮构件和下滚轮构件设在一个机架内。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顶端设有用于调节上滚轮构件高度的调节螺栓。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待较直的钢带放在放在上滚轮构件和下滚轮构件之间,首先利用固定螺栓将上滚轮构件下降,使待较直的钢带被压紧在上、下滚轮构件之间,使待较直的钢带达到第一层的较直效果,电机带动上、下滚轮构件中的滚轮反方向旋转,使钢带的头端从出料端挤出,因为上、下滚轮构件中的滚轮都是错位排列,钢带在上下滚轮中由弯曲变成直线,使钢带达到第二层的较直效果;钢带两侧的周长不相等,利用微分原理分割成若干个小的周长差,在滚轮的滚动过程中,这些小的周长差会产生微量滑移,使钢带变直,并且钢带的头端从出料端挤出后,将电机关闭,人工来拉动钢带,由于钢带的厚度要小于或等于上、下滚轮构件之间的距离,钢带可缓慢带动滚轮转动,由人力控制其较直效果,达到第三层的较直效果,当看到较直效果不好时,可以将钢带在上、下滚轮构件之间来回滚动,从而使钢带达到非常好的调平较直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在进料端增加钢带限位构件,钢带从固定辊轴的下方进入到上、下滚轮构件之间,一方面使其平滑的进入到机架内,不会发生侧卷的情况,这样加快了钢带的平整效率;另一方面固定辊轴也给了钢带一定的压力,也增加了钢带的较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钢带调平较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钢带调平较直装置的调平原理图。

附图标记:机架-1;上滚轮构件-2;下滚轮构件-3;待较直的钢带-4;滚轮-5;调节螺栓-6;固定柱-7;固定辊轴-8;进料端-9;出料端-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钢带调平较直装置,包括机架1、进料端9、出料端10、上滚轮构件2、下滚轮构件3以及钢带限位构件,所述钢带限位构件设在进料端9,所述钢带限位构件包括两个平行的固定柱7和固定辊轴8,固定辊轴8固定在两个固定柱7之间,待较直的钢带4从固定辊轴8的下方进入到上滚轮构件2和下滚轮构件3之间,所述上滚轮构件2和下滚轮构件3设在机架1内且机架1顶端设有用于调节上滚轮构件2高度的调节螺栓6,所述上滚轮构件2与下滚轮构件3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待较直钢带4的厚度;所述上滚轮构件2中并行排列8个滚轮5,下滚轮构件3中并行排列9个滚轮5,上滚轮构件2中的滚轮5与下滚轮构件3中的滚轮5呈错位式排列。

当上、下滚轮构件(2、3)之间的距离小于待较直钢带的厚度时,首选将调节螺栓6调松,将上滚轮构件2抬起,使待较直钢带4的头端进入到上、下滚轮构件(2、3)之间,然后将调节螺栓6拧紧,这样使待较直的钢带4被压紧在上、下滚轮构件(2、3)之间,待较直的钢带4达到第一层的较直效果。所述上滚轮构件2和下滚轮构件3中的滚轮5均由电机驱动,且上滚轮构件2中的滚轮5与下滚轮构件3中的滚轮5转向相反,这样使得待较直的钢带4的头端从出料端10挤出,相反转向的滚轮5将待较直的钢带4压直,使待较直的钢带4达到第二层的较直效果。等到待较直的钢带4头端从出料端10挤出后,将电机停止,由人力将后面的钢带拉出,由于带较直的钢带4的厚度要小于上、下滚轮构件(2、3)之间的距离,由于摩擦力存在的原因,被拉动的钢带可缓慢带动滚轮5转动,由人力控制其转动速度,可以达到良好的较直效果,从而达到第三层的较直效果,当看到较直效果不好时,可以将待较直的钢带4在上、下滚轮构件(2、3)之间来回滚动,从而使钢带达到非常好的调平较直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待较直的钢带4很快被拉出上、下滚轮构件(2、3)之间,并不能保证其较直效果。

当上、下滚轮构件(2、3)之间的距离等于待较直钢带4的厚度时,直接将待较直的钢带4头端从上、下滚轮构件(2、3)中拉出,这样就不需要电机来带动滚轮5了,同样由于存在摩擦力的原因,被拉动的钢带也可缓慢带动滚轮5转动,由人力控制其转动速度,使钢带达到良好的较直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进料端9增加钢带限位构件,待较直的钢带4从固定辊轴8的下方进入到上、下滚轮构件(2、3)之间,使其平滑的进入到机架1内,一方面因为钢带会比较薄,容易发生侧卷的情况,将待较直的钢带4进行限位,这样加快了钢带的平整效率;另一方面固定辊轴8给了钢带一定的压力,也增加了钢带的较直效果。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