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雾冷却刀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0157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油雾冷却刀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刀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夹持非内冷刀具的油雾冷却刀柄



背景技术:

油雾冷却(MQL)是将压缩空气与润滑油混合形成油雾,通过机床、刀柄、刀具内的通道后从冷却孔准确地喷射到切削区域,由于使用的润滑油非常少(约50ml/h),且所使用的润滑油一般由植物提炼而成,在节约冷却成本以及绿色、环保方面,比之传统冷却方式具有较大优势。

用于夹持内部无冷却通道的刀具的油雾冷却刀柄的结构通常是在刀具安装孔周围布置数个油雾喷出孔。使用时,高压气流从油雾喷出孔喷出,由于突然失压,会产生气流啸叫,产生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噪声的油雾冷却刀柄。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油雾冷却刀柄包括刀柄主体,刀柄主体内设置有刀具安装孔、油雾输送结构和油雾通道支孔,油雾通道支孔位于刀具安装孔外侧并与油雾输送结构连通;刀柄主体内设置有油雾排出孔和消音环槽;消音环槽靠近刀柄主体的端面,油雾排出孔由刀柄主体的端面延伸至消音环槽,油雾通道支孔与消音环槽连通;当刀具安装孔内装入刀具时,油雾排出孔孔壁与刀具间形成油雾排出缝隙,消音环槽槽璧与刀具间形成消音腔室。

进一步的是:刀柄主体内设置有自刀具安装孔的壁面下凹的油雾通道凹槽,当刀具安装孔内装入刀具时,油雾通道凹槽的槽璧与刀具间形成油雾通道支孔。

进一步的是:油雾通道支孔的数量为三个或四,各油雾通道支孔以刀具安装孔为中心圆周阵列。

进一步的是:油雾通道支孔具有弯曲部,弯曲部是圆滑的。

进一步的是:油雾输送结构包括第一输送套、第二输送套和外套;刀柄主体内设置有油雾过渡孔、第一连接螺纹和第二连接螺纹,刀具安装孔、油雾过渡孔、第一连接螺纹和第二连接螺纹依次同轴设置,由第一连接螺纹过渡到第二连接螺纹的台阶为密封台阶;外套与第二连接螺纹连接;第二输送套插入外套并与外套和密封台阶间通过密封件密封,外套与密封台阶共同限制第二输送套轴向移动;第一输送套中部与第一连接螺纹连接,第一输送套一端位于油雾过渡孔内,另一端插入第二输送套,第一输送套与第二输送套间通过密封件密封;第一输送套和第二输送套的内孔共同形成油雾通道主孔,第一输送套上设置有将油雾通道主孔与油雾过渡孔连通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冷却油雾依次经过油雾输送结构、油雾通道支孔和消音腔室,最后由油雾排出缝隙喷出,消音腔室具有消音作用,能够明显减小冷却油雾喷出时的啸叫声,减小噪声污染。

2、油雾环绕刀具喷出,冷却润滑效果更为充分。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实施方式的油雾冷却刀柄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油雾冷却刀柄在消音环槽处的部分的结构图;

图4是油雾冷却刀柄在油雾输送结构处的部分的结构图;

图5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油雾冷却刀柄的结构图;

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刀具1、油雾排出孔2、消音环槽3、油雾通道支孔4、油雾过渡孔5、第一连接螺纹6、密封台阶7、刀柄主体8、密封件9、外套10、第二连接螺纹11、第二输送套12、油雾通道主孔13、第一输送套14、连接孔15、刀具安装孔16、油雾排出缝隙17、消音腔室18、弯曲部19、油雾通道凹槽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为了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噪声的油雾冷却刀柄。如图1所示:油雾冷却刀柄包括刀柄主体8,刀柄主体8内设置有刀具安装孔16、油雾输送结构和油雾通道支孔4,油雾通道支孔4位于刀具安装孔16外侧并与油雾输送结构连通;刀柄主体8内设置有油雾排出孔2和消音环槽3;消音环槽3靠近刀柄主体8的端面,油雾排出孔2由刀柄主体8的端面延伸至消音环槽3,油雾通道支孔4与消音环槽3连通;当刀具安装孔16内装入刀具1时,油雾排出孔2孔壁与刀具1间形成油雾排出缝隙17,消音环槽3槽璧与刀具1间形成消音腔室18。

冷却油雾依次经过油雾输送结构、油雾通道支孔4和消音腔室18,最后由油雾排出缝隙17喷出,消音腔室18和排出缝隙17能够减缓气流速度,大大减了轻因高压气流突然失压而产生的气流啸叫。此外油雾环绕刀具喷出,冷却润滑效果更为充分。

油雾通道支孔4可以如图1和图2所示是完全以刀柄主体8作为孔壁的孔,也可以如图5和图6所示,刀柄主体8内设置有自刀具安装孔16的壁面下凹的油雾通道凹槽20,当刀具安装孔16内装入刀具1时,油雾通道凹槽20的槽璧与刀具1间形成油雾通道支孔4。

油雾通道支孔4的数量推荐为如图2所示的四个或如图6所示的三个,各油雾通道支孔4以刀具安装孔16为中心圆周阵列。但也可以是其他数量,布置方式也可以有所变化。

为了与油雾输送结构连通,油雾通道支孔4可能需要具有弯曲部19,当油雾通道支孔4具有弯曲部19时,弯曲部19应是圆滑的。即如图1所示,冷却支孔4与过渡孔5的连接,并非垂直连接,而是具有一定的角度,使得连接较为平顺,有利于油雾的输送。

油雾输送结构的是将油雾从机床输送到油雾通道支孔4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推荐油雾输送结构具体如图4所示:油雾输送结构包括第一输送套14、第二输送套12和外套10;刀柄主体8内设置有油雾过渡孔5、第一连接螺纹6和第二连接螺纹11,刀具安装孔16、油雾过渡孔5、第一连接螺纹6和第二连接螺纹11依次同轴设置,由第一连接螺纹6过渡到第二连接螺纹11的台阶为密封台阶7;外套10与第二连接螺纹11连接;第二输送套12插入外套10并与外套10和密封台阶7间通过密封件9密封,外套10与密封台阶7共同限制第二输送套12轴向移动;第一输送套14中部与第一连接螺纹6连接,第一输送套14一端位于油雾过渡孔5内,另一端插入第二输送套12,第一输送套14与第二输送套12间通过密封件9密封;第一输送套14和第二输送套12的内孔共同形成油雾通道主孔13,第一输送套14上设置有将油雾通道主孔13与油雾过渡孔5连通的连接孔15。

上述油雾输送结构中,第二输送套12接收机床送来的油雾,油雾依次通过油雾通道主孔13、连接孔15和油雾过渡孔5进入油雾通道支孔4。旋转第一输送套14,第一输送套14可轴向移动,调节刀具1的安装长度。设置了油雾过渡孔5,使得第一输送套14旋转和轴向移动后连接孔15依然能够与油雾通道支孔4连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