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料精准定位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276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板料精准定位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自动定位装置,尤其是对板料自动定位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折弯机、冲压机等板材加工机械是板材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加工机械,随着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折弯机、冲压机实现自动上料,在自动上料时通常需要精确定位,一般的做法是在工作台上固定一个定位销,通过直线驱动机构把板材移动到定位销处实现精准定位。定位完成后需要人工观察,确定是否定位完成,操作过程繁琐且由人工确认无法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影响板材加工的精确程度,废工废料,加工效率低。

针对以上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2015-12-23公开了一项发明专利申请(CN 105173681 A,板材定位装置及板材定位方法)公开包括底板、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的基体定位组件、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的推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滚动定位组件,所述基体定位组件具有用于定位板材的前定位板,所述推动组件具有用于推动所述板材且用于与所述前定位板一起夹持所述板材的后定位板,所述滚动定位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固定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固定件上的主体、安装于所述固定件的抵挡块、安装于所述主体上的滚轮及安装于所述抵挡块与所述主体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推动所述主体令所述滚轮靠近或接触所述前定位板。如此设计,多个板材变形的程度和变形后的结构不同,也能使板材达到定位位置而进行精确的定位。本质上采用机械进行定位,在使用中发现仍存在一定缺陷,定位完成后无法直接进行确认,需要人工测量进行确认是否实现精确定位,这样就使得人工劳动强度高,且即使板材有细微的位置差别通过人工确认是无法得知的,影响了后续板材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直接获知定位结果、确保板料定位精准的板料精准定位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板料精准定位识别装置,设于工作台上,包括一对夹钳和设于工作台上的定位销,一对所述夹钳由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定位销上设有压力传感器,一对所述夹钳上分别设有按钮开关;

所述板料精准定位识别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分别接+24V电源和-24V电源,所述检测模块上设有接地端;

所述检测模块内设有检测电路和识别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器、二输入与门电阻R1、电阻R2、和电磁线圈;

所述+24V电源、电阻R1、和电阻R2依次串联后连接接地端,所述电压比较器的高电平输入端连接在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

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电压比较器之间设有转换电阻R;

所述电压比较器的低电平输入端和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接地端;

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二输入与门的其中一个输入端;

一对所述按钮开关串联后接二输入与门的另一个输入端,所述按钮开关连接在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

所述二输入与门的输出端接电磁线圈后接地。

所述识别电路包括常开触点和指示灯,所述常开触点与所述电磁线圈关联,所述指示灯一端接+24V电源,所述指示灯的另一端接-24V电源,所述指示灯与所述+24V电源之间设有常开触点。

所述电磁线圈串联一个限流电阻R0。

所述工作台上均布若干半圆形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当进行板料定位时,首先夹钳夹紧板料,此时设于夹钳上的按钮开关也会由于压力作用接通,将经由电阻R1和电阻R2分压得到的5V电压输入到二输入与门,为高电平输入。

当到位后设于定位销上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输出,使得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转换为4~20mA的电流信号,再经由转换电阻R(阻值为250Ω)转换为1~5V的电压信号,当定位完成后板料与定位销充分接触,此时压力传感器输出应为最大值5V,给到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经比较器比较,输出高电平输入端的的电压为5V,比较器输出的高电平输入到二输入与门,此时二输入与门的两个输入均为高电平,与门的输出也为高电平(5V),电磁线圈得电使得识别电路接通,从而能够确保工作人员能方便快捷的确认板料是否精确定位,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且识别电路与检测电路分开设计,板料本身不带电,避免发生电击工伤事故,保障人身安全。

当夹钳和定位销中任一没有雨板料接触时,识别电路均不能形成回路,工作人员可以据此断定板料并未定位完成。

当一对夹钳中任一一个夹钳没有夹持稳固时,该夹钳上的按钮开关断开,从而二输入与门中其中一个输入端没有输入信号。而另一输入为高电平,也就是说该二输入与门不会输出,线圈失电,使得识别电路断开,此时表示板料并未定位到位,也就是表示需要调整板料位置或检查连接部分。

当一对夹钳夹紧时但是定位销并没有与板料接触或者接触不牢固时,压力传感器没有输出信号或输出信号电压低,从而导致电压比较器输出信号不稳定(电平时低时高),这样就导致二输入与门输出不确定,导致电磁线圈有时通电有时断电,这样使得识别电路中指示灯处于闪烁状态,此时就可以判定是由于板料没有和定位销接触或接触不紧密造成的,也就是需要人工调节板料位置直到识别电路导通,指示灯常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块电路图;

图中1是工作台,2是夹钳,3是定位销4是检测模块,41是+24V电源,42是-24V电源,43是接地端,44是检测电路,441是电压比较器,442是二输入与门,443是电磁线圈,45是识别电路,451是常开触点,452是指示灯,5是板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4所示,板料精准定位识别装置,设于工作台1上,包括一对夹钳2和设于工作台上的定位销3,一对所述夹钳2由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气动、液压驱动或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所述定位销3上设有压力传感器,一对所述夹钳2上分别设有按钮开关21,所述板料精准定位识别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4,所述检测模块4分别接+24V电源41和-24V电源42,所述检测模块上设有接地端43;所述检测模块内设有检测电路44和识别电路45,所述检测电路44包括电压比较器441、二输入与门442电阻R1、电阻R2、和电磁线圈443;所述+24V电源41、电阻R1、和电阻R2依次串联后连接接地端43,所述电压比较器441的高电平输入端连接在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电压比较器之间设有转换电阻R;所述电压比较器的低电平输入端和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接地端;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二输入与门的其中一个输入端;一对所述按钮开关串联后接二输入与门的另一个输入端,所述按钮开关连接在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所述二输入与门的输出端接电磁线圈后接地。

当进行板料定位时,首先夹钳夹紧板料5,此时设于夹钳上的按钮开关也会由于压力作用接通,将经由电阻R1和电阻R2分压得到的5V电压输入到二输入与门,为高电平输入。

当到位后设于定位销上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输出,使得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转换为4~20mA的电流信号,再经由转换电阻R(阻值为250Ω)转换为1~5V的电压信号,当定位完成后板料与定位销充分接触,此时压力传感器输出应为最大值5V,给到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经比较器比较,输出高电平输入端的的电压为5V,比较器输出的高电平输入到二输入与门,此时二输入与门的两个输入均为高电平,与门的输出也为高电平(5V),电磁线圈得电使得识别电路接通,从而能够确保工作人员能方便快捷的确认板料是否精确定位,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且识别电路与检测电路分开设计,板料本身不带电,避免发生电击工伤事故,保障人身安全。

当夹钳和定位销中任一没有雨板料接触时,识别电路均不能形成回路,工作人员可以据此断定板料并未定位完成。

当一对夹钳中任一一个夹钳没有夹持稳固时,该夹钳上的按钮开关断开,从而二输入与门中其中一个输入端没有输入信号。而另一输入为高电平,也就是说该二输入与门不会输出,线圈失电,使得识别电路断开,此时表示板料并未定位到位,也就是表示需要调整板料位置或检查连接部分。

当一对夹钳夹紧时但是定位销并没有与板料接触或者接触不牢固时,压力传感器没有输出信号或输出信号电压低,从而导致电压比较器输出信号不稳定(电平时低时高),这样就导致二输入与门输出不确定,导致电磁线圈有时通电有时断电,这样使得识别电路中指示灯处于闪烁状态,此时就可以判定是由于板料没有和定位销接触或接触不紧密造成的,也就是需要人工调节板料位置直到识别电路导通,指示灯常亮。

所述识别电路45包括常开触点451和指示灯452,所述常开触点与所述电磁线圈关联,所述指示灯一端接+24V电源,所述指示灯的另一端接-24V电源,所述指示灯与所述+24V电源之间设有常开触点。当电磁线圈得电时常开触点闭合,识别电路形成回路,指示灯亮,便于工作人员确认板料定位完成,当线圈不得电时,识别电路回路断开,指示灯熄灭,工作人员由此断定板料并没有定位到位,从而能够及时调节板料,提高加工效率。

所述电磁线圈串联一个限流电阻R0。由于电磁线圈的内阻小,为避免电磁线圈发热损毁,在电磁线圈上串接限流电阻,减小电磁线圈发热,使得整个检测模块能安全有效运行。

所述工作台上均布若干半圆形的凸起。减小工作台与板料之间的摩擦,减少板料表面的划痕,降低后续板料处理中的工作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