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交换工作台的交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1363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交换工作台的交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切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交换工作台的交换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带有交换工作台的激光切割设备通常将动力机构放置在设备的前部,由于激光切割设备的加工精度主要由行走机构的精度决定,因此,交换台激光切割机中行走机构所在的区域一般称之为主机部分,交换工作台的交换动作大多依靠电机提供动力,然后通过链轮/链条机构或齿轮/齿条机构传输动力(即交换机构)并对工作台进行驱动,当前在设计交换工作台时,为了节约电线电缆,大多将提供动力的电机放在主机部分。

但是,当交换机构和行走机构均位于主机部分时,设备的结构难以进行改动,导致设备的可扩展性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交换工作台的交换机构,能够增加激光切割设备的可扩展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交换工作台的交换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和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和动力传递机构位于整体工作台的一端;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至少一传动系,所述传动系通过回转链条与上层工作台、下层工作台直线连接,所述上层工作台与回转链条的上部连接,所述下层工作台与回转链条的下部连接,实现同步交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同步运行的传动系,其中一传动系通过第一长链条与上层工作台、下层工作台的一侧连接,另一传动系通过第二长链条与上层工作台、下层工作台的另一侧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长链条、第二长链条均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和后部通过均与动力传递机构连接,以实现同步运动,其中,所述前部的首端与上层工作台一侧前端连接,尾端与下层工作台相对应的前端连接;所述后部的首端与上层工作台相对应的尾端连接,尾端与下层工作台的尾端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传动系包括主动轴链轮、短链条、上链轮和下链轮,所述主动轴链轮、上链轮通过短链条啮合,所述上链轮和下链轮上下设置并通过轴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动力机构通过主动轴和第一齿轮与一组传动系中的主动轴链轮连接;而另一组传动系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实现同步运动,且第二齿轮与该组传动系中的主动轴链轮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减速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长链条、第二长链条远离传动系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链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用于交换工作台的交换机构,动力机构和动力传递机构主要部件均位于整体工作台的一侧端,且其主要结构电机、减速机、主动轴链轮、短链条、上链轮、下链轮的安装均较简单。若将动力传递机构中的的动力机构和动力传递机构拆除后,可以作为手动交换工作台使用,同时,若将上层工作台或下层工作台拆除,则可以作为单工作台使用;若在工作台上设置自动上料机构,则成为带有自动上下料的设备;若将上层工作台的前后两侧使用链条替代后将下层工作台更换成切管工作台则该设备变成交换式切管机,即本实用新型的可拓展性较强。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用于交换工作台的交换机构,而本实用新型中仅需要动力传递机构和动力机构,其中,动力机构可以选用一台电机和相对应的减速机,而与现有的举升方式中的举升部分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递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成本较低。

(3)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用于交换工作台的交换机构,动力机构直接通过动力传递机构与上工作台、下工作台连接,动力机构旋转并带动上工作台、下工作台同步做直线运动,实现前后交换,有效缩短交换时间,提高交换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用于交换工作台的交换机构,与现有的采用举升原理的交换工作台,每执行一次交换动作过程中有两次升降动作,每次升降都必须保证挂钩准确嵌入挂槽内相比,本实用新型交换没有升降动作,只需在设备安装时将挂钩挂入挂槽内即可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挂钩一直能准确地嵌入挂槽内,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交换工作台的交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沿A-A处的剖视图。

图中:1-动力机构,2-动力传递机构,3-上层工作台,4-下层工作台,5-第一长链条,6-第二长链条,7-前部,8-后部,9-传动系,10-主动轴链轮,11-短链条,12-上链轮,13-下链轮,14-第一齿轮, 15-第二齿轮,16-连接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交换工作台的交换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动力机构1和动力传递机构2,动力机构1提供动力并通过动力传递机构2带动上层工作台3、下层工作台4运行,动力机构1和动力传递机构2位于整体工作台的一端。

动力传递机构2包括至少一传动系9,传动系9通过回转链条与上层工作台3、下层工作台4连接,其中,上层工作台3与回转链条的上部连接,下层工作台4与回转链条的下部连接,实现同步交换。

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机构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同步运行的传动系9,其中一传动系9通过第一长链条5与上层工作台3、下层工作台4的一侧连接,另一传动系9通过第二长链条6与上层工作台3、下层工作台4的另一侧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长链条5、第二长链条6均包括前部7和后部 8,前部7和后部8通过均与动力传递机构2连接,以实现同步运动,其中,以第一长链条5为例,其前部7的首端与上层工作台3一侧前端连接,尾端与下层工作台4相对应的前端连接;后部8的首端与上层工作台3相对应的尾端连接,尾端与下层工作台4的尾端连接。

参见图3所示,传动系9包括主动轴链轮10、短链条11、上链轮12和下链轮13,其中主动轴链轮10、上链轮12通过短链条11啮合,上链轮12和下链轮13上下设置并通过轴连接,当主动轴链轮10在动力机构1的带动下旋转运动时,会顺次带动短链条11、上链轮12和下链轮13旋转运动,且第一长链条5、第二长链条6均与相对应的下链轮13连接,当下链轮13旋转时,带动第一长链条5、第二长链条6回转运动,进而带动上层工作台3、下层工作台4做交换运动。

由于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组传动系9,动力机构1通过主动轴和第一齿轮14与一组传动系9中的主动轴链轮10连接;而另一组传动系9通过第二齿轮15与第一齿轮14啮合实现同步运动,且第二齿轮 15与该组传动系9中的主动轴链轮10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动力机构1包括电机和减速机,第一长链条5、第二长链条6远离传动系9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链轮16。

目前交换工作台的交换方式主要为以下几种:

a、液压多缸同步举升方式:举升部分结构包括一台液压站、一套液压缸(一般为四只)和一套液压油管,同时,需要配置一台电机和相对应的减速机提供动力。

b、气压多缸同步举升方式:举升部分结构包括一台储气罐、一套气压缸(一般为四只)和一套气管(一般为高压气管),同时,需要配置一台电机和相对应的减速机提供动力。

c、采用多滚珠丝杆同步举升方式:举升部分包括一组滚珠丝杆(一般为四套滚珠丝杆)和一组伺服电机(一般为四套电机、四套伺服驱动器)。同时,需要配置一台电机和相对应的减速机提供动力。

d、液压剪叉式举升方式:举升部分包括一台液压站、一只液压缸和一套液压油管,同时,需要配置一台电机和相对应的减速机提供动力。

e、梯牙丝杆剪叉式举升方式:举升部分包括一台电机、一只梯牙丝杆和一套直线导轨,同时,需要配置一台电机和相对应的减速机提供动力。

f、异步电机驱动滑移式原理的交换工作台:无举升部分,需要配置两台电机和两台减速机。

而本实用新型中仅需要动力传递机构2和动力机构1,其中,动力机构1可以选用一台电机和相对应的减速机,而与现有的举升方式中的举升部分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递机构2的结构比较简单,成本较低。

目前采用举升原理的交换工作台一般动作过程为:先做升降运动,将前工作台(已完成切割作业的工作台)与后方无工作台的工位对正,然后将前工作台交换到后方;再次做升降运动,将后方工作台(待切割作业的工作台)与前工作台的工位对正,最后将后方工作台(待切割作业的工作台)交换到前方。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机构1直接通过动力传递机构2与上工作台3、下工作台4连接,动力机构1旋转并带动上工作台3、下工作台4同步做直线运动,实现前后交换,有效缩短交换时间,提高交换效率。

同时,采用举升原理的交换工作台,每执行一次交换动作过程中有两次升降动作,每次升降都必须保证挂钩准确嵌入挂槽内,而采用本方案交换没有升降动作,只需在设备安装时将挂钩挂入挂槽内即可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挂钩一直能准确地嵌入挂槽内。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机构1和动力传递机构2主要部件均位于整体工作台的一侧端,且其主要结构电机、减速机、主动轴链轮10、短链条11、上链轮12、下链轮13的安装均较简单。

若将动力传递机构2中的的动力机构1和动力传递机构2拆除后,可以作为手动交换工作台使用,同时,若将上层工作台3或下层工作台4拆除,则可以作为单工作台使用;若在工作台上设置自动上料机构,则成为带有自动上下料的设备;若将上层工作台3的前后两侧使用链条替代后将下层工作台4更换成切管工作台则该设备变成交换式切管机,即本实用新型的可拓展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