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6906发布日期:2018-07-13 17:1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材再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锻打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在钢制模具生产过程中,通常离不开锻打,现有技术中的锻打设备通常采用重力锻打的手段,将锻打锤升高的一定的高度,使其自由落体形成一定的冲击力,最终靠该冲击力完成一次锻打。这种锻打设备由于是靠重力作用形成锻打力,因此其往往需要调整其更高的高度来实现足够的锻打力,这会使设备变得很巨大,同时,对锻打锤提升需要很大的能耗。而且效率也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锻打设备。

一种锻打设备,包括锻打架、沿所述锻打架上下运动的锻打锤以及驱动所述锻打锤运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锻打架底部与所述锻打锤对应处设有锻打砧板以及电磁装置,所述电磁装置包括电磁线圈以及驱动电路,所述电磁线圈设置在所锻打砧板底部并与所述锻打砧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控制所述电磁线圈通的通电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锻打砧板与所述锻打架底部设有缓冲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锻打砧板上方设有红外触发装置,所述红外触发装置连接向所述驱动电路发送使能信号,所述触发装置根据所述使能信号实现导通和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触发装置包括第一红外触发器以及第二红外触发器,所述第一红外触发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红外触发器上方,所述红外触发器向所述驱动电路发送导通使能信号,所述第二红外触发器向所述驱动电路发送断开使能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功率调整模块,所述功率调节模块控制驱动电路的导通电流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锻打设备以及锻打方法起到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电磁装置对锻打砧板以及与其接触的模具进行加磁,增加锻打的力度,大大降低锻打锤的提升高度,有效减少能耗;

2、通过电磁装置对锻打模具进行固定有效避免了锻打过程中模具移位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锻打砧板以及电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锻打架为1,红外触发装位11;第一红外触发器为111,第二红外触发器为112,锻打锤为2,驱动电机为3,锻打砧板为4,缓冲弹簧为41,电磁装置为5,电磁线圈为51,驱动电路为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锻打设备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锻打设备,通过重力以及磁力的作用来增加锻打力度,并且有效降低了设备的整体高度。

具体的,如图1所示,包括锻打架、锻打锤、驱动电机以及电磁装置。

其中锻打架上设有供锻打锤运动的轨道,该轨道竖直放置,并且在轨道的正下方设置有锻打砧板。而锻打锤则设置在轨道内,可以沿锻打架上下运动的。为了将锻打锤拉起,驱动电机同样设置在锻打架的底部,其通过缆绳与锻打锤的上端连接,本实施例中,锻打架的顶部设有定滑轮,缆绳从电机延伸而出,并绕过定滑轮后连接在锻打锤的顶部,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来实现对缆绳的卷绕,最终将锻打锤拉起到特定高度。

为了增加锻打锤的击打力度,如图2所示。电磁装置设置在锻打砧板的下方,并与锻打砧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电磁装置包括电磁线圈以及驱动电路,电磁线圈紧密地固定在锻打砧板的下表面,而驱动电路起到的作用是调整通电电流以及通电时机。当驱动电路控制电磁线圈通电时,其产生的磁场使锻打砧板磁化,使其具有磁性。该磁性具有两个作用,主要的作用是在锻打锤下落到接近锻打砧板时,其通过其磁力来加强锻打力度。第二作用是加强固定锻打砧板上的模具,防止其在锻打过程中被弹开。

锻打砧板与锻打架底部设有缓冲弹簧,同时为锻打锤的再次提升提供辅助的弹力。驱动电路还包括功率调整模块,功率调节模块控制驱动电路的导通电流大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触发装置,并且根据触发装置进一步提高电磁装置的控制精度。

具体的,如图1所示。锻打砧板上方的锻打架上设有红外触发装置,红外触发装置连接向驱动电路发送使能信号,触发装置根据使能信号实现导通和断开。本实施例中,红外触发装置包括第一红外触发器以及第二红外触发器,第一红外触发器设置在第二红外触发器上方,红外触发器向驱动电路发送导通使能信号,第二红外触发器向驱动电路发送断开使能信号。

在锻打锤下降过程中,第一红外触发器会先被触发,继而触发第二红外触发器,当第一红外触发器被触发后,驱动电路控制电磁线圈导通,产生磁力,增加锻打力度。当第二红外触发器被触发后,驱动电路控制电磁线圈断电,磁力消失,不阻碍锻打锤提升。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锻打设备的锻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驱动电机提升锻打锤至特定高度,并放开锻打锤使其自由落体;

S2、当锻打锤下降到第一高度时,控制电磁装置导通,产生磁力;

S3、当锻打锤下落到第二高度时,控制电磁装置断开;

S4、通过驱动电机拉起锻打锤,判断锻打是否完成,如果完成则结束,否则返回步骤S1。

本实施例中,第一高度和/或第二高度为锻打锤底部到带锻打模具顶部的距离。并且,第一高度为1m~2m之间的任意值,第二高度为3cm~5cm之间的任意值。第一高度可以根据锻打的力度来调整大小,当需要的锻打力度越大,则第一高度的值越高。第二高度的设置则与锻打力度相反,当需要的锻打力度越大,第二高度的值越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