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棒料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1202阅读:1852来源:国知局
圆棒料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棒料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圆棒料是加工轴类零件的关键材料,且圆棒料对机加工的车床要求很高,又很难保证同心度,浪费了所需加工成型的轴的材料。在无框生产线上,对圆棒料两端安装必须要保证同心度要求,因此,提出一种满足圆棒料同心度要求的圆棒料固定机构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当今无框生产线上没有一种能满足圆棒料同心度要求的圆棒料固定机构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是,提出一种一端固定,另一端可调的用于圆棒料固定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棒料固定机构,包括生产线机架,圆棒料横跨在生产线机架上且两端设置在生产线机架上;

圆棒料的一端由两个转动辊支撑,两个转动辊均转动设置在第一钢支架上,第一钢支架的底部设置在滑杆,滑杆竖直贯穿第二钢支架,第二钢支架设置在生产线机架上;滑杆底部设置支撑凸轮,凸轮由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三钢支架上,第三钢支架设置在生产线机架上;

圆棒料的另一端由爪盘固定,爪盘设置在传动杆的一端,传动杆通过至少两个轴承座转动设置在生产线机架上;传动杆的另一端设置从动轮。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器的输入轴,减速器设置在第三钢支架上且减速器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上通过锥齿轮组连接凸轮。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在第二钢支架上设置导套,在导套设置压簧,压簧套在滑杆上,压簧上端紧贴滑杆顶端的环形限位凸台,压簧下端紧贴第二钢支架上表面。导套和压簧的设计,提高了在安装和拆卸过程的回复力。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爪盘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可以为应用于车床上的三爪卡盘、四爪卡盘等等;可直接购买获得,具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作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机构,操作简便,准确度高;有效地提高了圆棒料的同心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圆棒料固定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1-2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圆棒料固定机构,包括生产线机架1,圆棒料2横跨在生产线机架1上且两端设置在生产线机架1上。

圆棒料2的一端由两个转动辊3支撑,两个转动辊3均转动设置在第一钢支架4上,第一钢支架4的底部设置在滑杆5,滑杆5竖直贯穿第二钢支架6,第二钢支架6设置在生产线机架1上;在第二钢支架6上设置导套11,在导套11设置压簧12,压簧12套在滑杆5上,压簧12上端紧贴滑杆5顶端的环形限位凸台,压簧12下端紧贴第二钢支架6上表面。导套和压簧的设计,提高了在安装和拆卸过程的回复力。

滑杆5底部设置支撑凸轮7,凸轮7由电机8驱动,电机8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器的输入轴,减速器设置在第三钢支架9上且减速器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上通过锥齿轮组连接凸轮7。电机8设置在第三钢支架9上,第三钢支架9设置在生产线机架1上。如图1和2所示。

圆棒料2的另一端由爪盘13固定,爪盘13设置在传动杆14的一端,传动杆14通过两个轴承座16(图1中示意)转动设置在生产线机架1上;传动杆14的另一端设置从动轮15。

本实施例结构采用一端爪盘13与圆棒料2快速连接,通过生产线机架1上两个轴承座16支撑传动杆14,传动杆14端部的从动轮15将动力传递给圆棒料2。另一端直接放置在两个转动辊3上,并通过凸轮7还可以调节圆棒料2的位置,来调节圆棒料2同心度。此结构减少了维修费用和工人操作难的问题,又节省了材料,减少了制作安装工序,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关键是增强了设备稳定的机械性能。此技术设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既改进了生产工艺,又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一举多得,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本圆棒料固定机构,操作简便,准确度高;有效地提高了圆棒料的同心度。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