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装反的工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1200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防装反的工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有防装反的工件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如图1所示的工件1,包括第一柱体11和第二柱体12,第一柱体11的直径大于第二柱体12,且第一柱体11与第二柱体12的中轴线重合。

在传输带式料仓中,如果工件放置反向,则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可能会导致撞击、工件报废等影响,提高了工件的生产报废率。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带有防装反的工件支撑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防装反的工件支撑装置,以防止工件反向放置,从而降低工件报废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防装反的工件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的间距等于工件的长度,所述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之间的底座两端分别设置有处于同一直线的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顶端均开设有与第一柱体相配合的搁置槽,所述第一支撑块朝向第二支撑块一侧开设有深于搁置槽的下凹槽,且所述下凹槽与第一柱体相配合,所述第一柱体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杆至第二支撑块朝向第一限位杆的边侧的间距,所述第一柱体的长度小于第二限位杆至下凹槽靠近第一限位杆一端的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顶端均开设一搁置槽,使得工件的第一主体可搁置在上方;又设置间距等于工件长度的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使得工件正好可以放入其中,不会在搁置槽内发生左右滑移,以限制工件的位置;并且在第一支撑块朝向第二支撑块一侧开设深于搁置槽的下凹槽,且设置第一柱体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杆至第二支撑块朝向第一限位杆的边侧的间距,第一柱体的长度小于第二限位杆至下凹槽靠近第一限位杆一端的间距,从而使得当工件方向放置正确时,第一柱体的两端均搁置于搁置槽内,此时工件呈水平放置,当工件放置反向时,第一柱体的一端搁置于下凹槽内,因下凹槽比搁置槽的深度大,使得工件呈倾斜状,能够明显的知晓此时工件已放反,避免了工人在操作时由于疏忽而导致放反的现象,起到了防呆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搁置槽呈V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V形设置的搁置槽,使得工件更易放入搁置槽内,且同时搁置槽对工件两侧形成了抵触,使得工件不会来回滚动,造成定位不精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凹槽呈U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当第一柱体端部掉落下凹槽时,工件整体的倾斜更加明显,让工人更易发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均呈L形设置,且与底座平行的一侧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移孔,所述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均通过设置有紧固螺栓穿过滑移孔固定于底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均通过设置有紧固螺栓穿过滑移孔固定于底座,使得可以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滑移孔的不同位置,来实现改变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之间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长度的工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与底座垂直的一侧顶端均设置有朝外翻折的导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入部,使得当工件放入时有一导向作用,便于工件的放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节槽,所述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均滑移连接于调节槽内,并通过设置有螺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均滑移连接于调节槽内,从而适应第一柱体的长度,始终保证第一柱体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杆至第二支撑块朝向第一限位杆的边侧的间距,第一柱体的长度小于第二限位杆至下凹槽靠近第一限位杆一端的间距,从而保证起到防装反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间距等于工件长度的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使得工件正好可以放入其中,不会在搁置槽内发生左右滑移,以限制工件的位置;在第一支撑块朝向第二支撑块一侧开设深于搁置槽的下凹槽,且设置第一柱体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杆至第二支撑块朝向第一限位杆的边侧的间距,第一柱体的长度小于第二限位杆至下凹槽靠近第一限位杆一端的间距,使得当工件方向放置正确时,第一柱体的两端均搁置于搁置槽内,此时工件呈水平放置,当工件放置反向时,第一柱体的一端搁置于下凹槽内,因下凹槽比搁置槽的深度大,此时工件呈倾斜状,能够明显的知晓此时工件已放反,避免了工人在操作时由于疏忽而导致放反的现象,起到了防呆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第一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一,显示了第一支撑块的俯视结构;

图4为第一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二,显示了第一支撑块的正视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工件;11、第一柱体;12、第二柱体;2、底座;31、第一限位杆;32、第二限位杆;41、第一支撑块;42、第二支撑块;5、搁置槽;6、下凹槽;7、紧固螺栓;8、滑移孔;9、调节槽;10、导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带有防装反的工件支撑装置,如图2、图3、图4所示,包括底座2,在底座2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螺栓7固定有第一限位杆31与第二限位杆32,且第一限位杆31与第二限位杆32的间距等于工件1的长度;同时,在第一限位杆31与第二限位杆32之间的底座2两端分别设置有处于同一直线的第一支撑块41与第二支撑块42,在第一支撑块41与第二支撑块42顶端均开设有与第一柱体11相配合的搁置槽5,又在第一支撑块41朝向第二支撑块42一侧开设有深于搁置槽5的下凹槽6,且下凹槽6与第一柱体11相配合,搁置槽5呈V形设置,使得对工件1两侧形成了抵触,使得工件1不会来回滚动,下凹槽6呈U形设置;并且第一柱体11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杆31至第二支撑块42朝向第一限位杆31的边侧的间距,同时第一柱体11的长度小于第二限位杆32至下凹槽6靠近第一限位杆31一端的间距。

当工件1方向放置正确时,如图2所示的状态,第一柱体11的两端均搁置于搁置槽5内,此时工件1呈水平放置;当工件放置反向时,如图5所示的状态,因第一限位杆31与第二限位杆32的限制作用,第一柱体11的一端搁置于下凹槽6内,因下凹槽6比搁置槽5的深度大,此时工件1呈倾斜状,能够明显的知晓此时工件1已放反,避免了工人在操作时由于疏忽而导致放反的现象,很好的起到了防装反的作用。

为适应不同长度的工件1,如图2所示,第一限位杆31与第二限位杆32均呈L形设置,且在第一限位杆31与第二限位杆32与底座2平行的一侧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移孔8,然后通过紧固螺栓7穿过滑移孔8将第一限位杆31与第二限位杆32固定于底座2;使得可以通过紧固螺栓7固定于滑移孔8的不同位置,来实现改变第一限位杆31与第二限位杆32之间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长度的工件1。

另外,如图2所示,在第一限位杆31与第二限位杆32与底座2垂直的一侧顶端均设置有朝外翻折的导入部10;使得当工件1放入时有一导向作用,便于工件1的放入。

为适应第一柱体11的长度,如图2所示,在底座2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节槽9,将第一支撑块41与第二支撑块42均滑移连接于调节槽9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始终保证第一柱体11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杆31至第二支撑块42朝向第一限位杆31的边侧的间距,且第一柱体11的长度小于第二限位杆32至下凹槽6靠近第一限位杆31一端的间距,从而保证起到防装反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