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管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9294发布日期:2018-06-12 19:3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管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材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铜管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在铜管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铜管首先由一块铜锭,经过多次粗拉拔后成为粗铜管,粗铜管再经过细致地联合拉拔后成为成品铜管。而铜管在拉拔的过程中需要给铜管喷淋润滑油,以免铜管在拉拔的过程中出现划损的情况。在铜管拉拔完成后,由于铜管表面沾染着润滑油,因此需要对铜管进行清洗干燥。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2199555U,授权公告日为2012.04.25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螺纹铜管的清洗装置,包括滴液管、二个刮擦支架、二个毛毡夹块、液体回收槽以及输液机构,所述二个刮擦支架位于所清洗的内螺纹铜管二侧,所述二个毛毡夹块分别固定在二个刮擦支架靠近所清洗的内螺纹铜管的一侧,所述滴液管位于所清洗的内螺纹铜管的上方,所述输液机构与滴液管连通,所述液体回收槽位于二个毛毡夹块及滴液管的下方。

如上所述的内螺纹铜管的清洗装置,在对铜管进行清洗时,清洗液从滴液管上的出液口处流出,对内螺纹铜管的表面进行冲洗,在冲洗完成后通过二个毛毡夹块对铜管表面的水渍进行刮擦,但是这种清洗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毛毡夹块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吸附较多的清洗液,其刮擦过铜管后,仍然会在铜管的表面留下较多的水分,这些水分会加速铜管的氧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管清洗设备,能够在铜管清洗完成后清理掉铜管表面残留的水分,从而达到减缓铜管氧化速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铜管清洗设备,包括储液箱、设置于所述储液箱上且用于抽取所述储液箱内的清洗液的抽水泵、与所述抽水泵连通固定且用于对铜管进行冲洗的出水管,所述储液箱上固定有冲洗箱,所述冲洗箱上开设有用于供铜管穿过的第一穿管孔,所述冲洗箱远离铜管进入方向一侧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冲洗箱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穿管孔处的干燥器,所述干燥器的中心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穿管孔形成配合的第二穿管孔,所述干燥器内开设有气腔,所述干燥器上固定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进气管,所述干燥器位于所述第二穿管孔内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出气孔,所述进气管通过橡胶管与气泵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集液箱用来储存清洗液,抽水泵用于将集液箱内的清洗液抽取到出水管内,出水管用于对铜管进行冲洗,而干燥器用于对冲洗完成后的铜管进行干燥;当需要对铜管进行干燥时,气泵通过橡胶管给干燥器供气,进入干燥器内的压缩空气再从干燥器上的出气孔处流出,由于出气孔开设于干燥器上位于第二穿管孔内的侧壁上,且铜管穿过第二穿管孔后传出冲洗箱,因此当压缩空气从出气孔内流出后会形成风,当风吹向铜管的表面,能将铜管表面残留的清洗液吹走,使铜管具有较好的干燥度,从而达到减缓铜管氧化速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孔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出气孔沿自身深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穿管孔的圆心之间隔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将出气孔沿自身深度方向的中心线设置为与第二穿管孔的圆心之间隔有间隙后,此时出气孔沿自身深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二穿管孔的直径之间存在夹角,而铜管在穿过第二穿管孔时,其圆心大致与第二穿管孔的圆心重合,因此当压缩空气形成的风从出气孔处流出时,风的流动方向与铜管的表面之间会存在倾角,因此压缩空气形成的风更容易将清洗液从铜管的表面吹落,并且此时压缩空气形成的风也更容易使残留在铜管表面的清洗液散开,增加清洗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清洗液的蒸发速度加快,从而使干燥器具有更好的干燥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干燥器包括一侧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的主腔体和用于封住所述主腔体上的所述环形凹槽的接合体,所述主腔体与所述接合体连接后使所述环形凹槽形成所述气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铜锭在经过拉拔之前需要先经过铣皮,铣皮后的铜锭表面会粘上一些金属碎屑,拉拔后这些碎屑可能仍旧有一些会粘在铜管的表面上,因此干燥器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其上会沾染较多的污泥和金属碎屑,需要定期对干燥器进行清洗,在清洗干燥器的过程中一些污泥以及金属碎屑可能会经由出气孔进入到干燥器的气腔内,使得下次在对铜管进行吹水时,金属碎屑随着气流从出气孔处飞出,与铜管表面产生碰撞,对铜管造成划损,而在将干燥器设置为分体式的结构后,能够在金属碎屑进入气腔后,分开接合体与主腔体,将金属碎屑从气腔内取出,从而使干燥器在对铜管进行吹水时不容易损伤铜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接合体和所述主腔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气密性的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密封垫能够增加接合体与主腔体之间的密封性,使得当压缩空气经由进气管进入到干燥器内后,不容易从接合体与主腔体之间的缝隙处泄露,使得压缩空气从出气孔处流出后能够保持较高的气压,使压缩空气形成的风具有较强的风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将铜管表面残留的清洗液吹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洗箱上设置有用于防止铜管与所述冲洗箱发生刮擦的防刮装置,所述防刮装置包括第一防刮组件,所述第一防刮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冲洗箱开设有所述第一穿管孔的侧壁上且靠近铜管进入方向一侧的第一防刮辊、通过第一连接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冲洗箱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防刮辊上方的第一防翘辊,所述第一防刮辊和所述第一防翘辊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铜管的第一夹持口,且在所述冲洗箱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夹持口大小的第一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铜管在经过拉拔后其长度较长,在传输的过程中会产生弯曲,由于弯曲部位的存在,当铜管进入冲洗箱后,铜管的表面会与冲洗箱上的第一穿管孔的孔壁之间产生刮擦,而铜的材质较软,因此表面会产生损伤,在设置了第一防刮组件后,当铜管穿过第一防刮辊和第二防翘辊之间所形成的夹持口后,第一防刮辊和第一防翘辊会先与铜管的表面产生接触,使铜管不容易与冲洗箱产生接触,并且由于第一防刮辊和第一防翘辊是可转动的,因此能够在铜管传输的过程中与铜管的表面之间形成相对滚动,从而使铜管不容易产生划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防翘辊上的第一调节套、固定于所述冲洗箱上的第一固定块、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的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的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套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铜管的直径规格多样,因此在将夹持口设置为可调节式之后,能够在对不同直径的铜管进行干燥时,方便调节夹持口的大小,使夹持口能够适配于不同直径的铜管,使铜管在被第一防刮辊和第一防翘辊夹持住后不容易脱出夹持口,从而达到降低铜管与冲洗箱产生刮擦可能性的目的;当需要调节第一夹持口的大小时,通过转动第一调节杆,使第一调节杆朝向靠近或远离第一防刮辊的一侧运动,由于第一调节杆螺纹连接于第一固定块上,且第一调节杆穿过第一螺纹孔的一端又与第一调节套转动连接,因此在第一调节杆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一调节套朝向靠近或远离第一防刮辊的一侧运动,在第一调节套运动的过程中带动与第一调节套铰接的第一防翘辊朝向靠近或远离第一防刮辊的一侧运动,使第一防刮辊和第一防翘辊之间所形成的第一夹持口变大或缩小,从而达到调节第一夹持口大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刮装置还包括第二防刮组件,所述第二防刮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冲洗箱内且靠近所述干燥装置一侧的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防刮辊、通过第二连接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防刮辊上方的第二防翘辊,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用于供铜管穿过的第三穿管孔,所述第三穿管孔位于所述第二防刮辊和所述第二防翘辊之间,所述第二防刮辊和所述第二防翘辊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铜管的第二夹持口,且在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夹持口大小的第二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冲洗箱有一定长度,其头尾两端均开设有第一穿管孔,铜管除了在进入冲洗箱的过程中有可能与冲洗箱产生刮擦之外,还可能在离开冲洗箱的过程中与冲洗箱产生刮擦,因此在设置了第二防刮组件之后,能够对铜管远离第一防刮组件的一端进行限位,使铜管在穿出冲洗箱的过程中不容易与冲洗箱产生刮擦,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铜管划损可能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防翘辊上的第二调节套、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固定块、开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的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的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套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铜管的直径有多种规格,因此也需要对第二夹持口的大小进行调节,以使铜管不容易从第二夹持口内脱出后与冲洗箱产生刮擦;当需要调节第二夹持口的大小时,通过转动第二调节杆,使第二调节杆朝向靠近或远离第二防刮辊的一侧运动,由于第二调节杆螺纹连接于第二固定块上,且第二调节杆穿过第二螺纹孔的一端又与第二调节套转动连接,因此在第二调节杆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二调节套朝向靠近或远离第二防刮辊的一侧运动,在第二调节套运动的过程中带动铰接于第二调节套上的第二防翘辊朝向靠近或远离第二防刮辊的一侧运动,使第二防刮辊和第二防翘辊之间所形成的第二夹持口变大或缩小,从而达到调节第二夹持口大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洗箱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储液箱连通的回流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冲洗箱与储液箱之间连通的回流口能够使冲洗箱内的清洗液回流到储液箱内,使清洗液能够循环利用,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洗箱内还设置有溢流箱,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溢流箱的上方,且在所述溢流箱上开设有用于供铜管穿过且与所述第一穿管孔形成配合的第四穿管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铜管的表面附着有润滑油,而润滑油的粘性又比较大,因此润滑油会使一些金属碎屑粘黏在铜管的表面上,这些金属碎屑在被清洗液冲洗后会掉落到冲洗箱内,经由回流口进入储液箱内,在抽水泵抽取清洗液的过程中会将金属碎屑抽进泵体内,从而对泵体造成损坏;在设置溢流箱后,由于金属碎屑的密度比水大,在金属碎屑被清洗液冲下后会沉降在溢流箱的底部,而溢流箱内的清洗液在积累到一定量后会从溢流箱上的第四穿管孔处溢出,流进冲洗箱内,再经由冲洗箱内的回流口流进储液箱内,从而达到使抽水泵不容易损坏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冲洗箱上的干燥器能够对铜管进行吹水,使残留在铜管表面上的清洗液在压缩空气的吹动下从铜管上脱落,使铜管得到干燥,从而达到减缓铜管氧化速度的目的;

2.设置于冲洗箱上的第一防刮组件和第二防刮组件能够在铜管传输的过程中对铜管起到限位的作用,使铜管不容易与冲洗箱之间产生刮擦,从而达到降低铜管划损可能性的目的;

3.设置于冲洗箱内的溢流箱能够对使粘黏在铜管表面上的金属碎屑起到缓冲的作用,使金属碎屑在被清洗液冲洗下来后能够沉降在溢流箱内,从而使金属碎屑不容易对抽水泵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爆炸视图,用于体现溢流箱的结构;

图2是图1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用于体现第一防刮组件和第一调节组件的结构;

图3是本实施例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干燥器的结构;

图4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用于体现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

图5是图4中位于B处的局部放大图,用于体现第二防刮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的结构。

图中:1、储液箱;2、抽水泵;3、出水管;4、冲洗箱;41、第一穿管孔;42、回流口;43、安装孔;5、干燥装置;51、干燥器;511、主腔体;512、接合体;6、第二穿管孔; 7、气腔;71、环形凹槽;8、进气管;9、橡胶管;10、出气孔;11、连接孔;12、密封垫; 13、防刮装置;131、第一防刮组件;1311、第一防刮辊;1312、第一防翘辊;132、第二防刮组件;1321、安装板;1322、第二防刮辊;1323、第二防翘辊;14、第一连接块;141、第一滑槽;15、第一圆柱块;16、第一夹持口;17、第一调节组件;171、第一调节套;1711、第一铰接部;1712、第一连接部;172、第一固定块;173、第一螺纹孔;174、第一调节杆; 18、第一把头;19、第三穿管孔;20、第二连接块;201、第二滑槽;21、第二圆柱块;22、第二夹持口;23、第二调节组件;231、第二调节套;2311、第二铰接部;2312、第二连接部; 232、第二固定块;233、第二螺纹孔;234、第二调节杆;24、第二把头;25、溢流箱;26、第四穿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铜管清洗设备,包括装有清洗液且呈四方形的储液箱1,在储液箱 1上安装有用于抽取储液箱1内的清洗液的抽水泵2,在储液箱1上还安装有与抽水泵2的出水端连通固定且用于对铜管进行冲洗的出水管3。在储液箱1上还固定有冲洗箱4,出水管3 的出水口位于冲洗箱4的正上方,在冲洗箱4垂直于铜管传输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穿管孔41,在冲洗箱4的底部且靠近铜管进入方向的一侧开设有与储液箱1连通的回流口42,回流口42使冲洗过铜管的清洗液能够流回储液箱1内,从而达到对清洗液进行循环利用的目的。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冲洗箱4开设有第一穿管孔41且远离铜管进入方向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八个围绕第一穿管孔41的圆心分布的安装孔43,在冲洗箱4开设有安装孔43的侧壁上且位于冲洗箱4内的一侧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安装有干燥装置5(见图4),干燥装置 5(见图4)包括干燥器51,干燥器51包括主腔体511和接合体512,主腔体511和接合体 512均呈圆柱状,在主腔体511和接合体512的中心均开设有用于供铜管穿过的第二穿管孔6。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主腔体511靠近接合体512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二穿管孔 6同心的环形凹槽71,且环形凹槽71的直径大于第二穿管孔6的直径。环形凹槽71在主腔体511和接合体512结合后成为密闭的气腔7,在主腔体511的圆周侧壁上一体化设置有与气腔7连通的进气管8,进气管8通过橡胶管9与气泵连通。为了使干燥器51能对铜管进行干燥,在主腔体511位于第二穿管孔6内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气腔7连通的出气孔10,出气孔 10沿自身深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二穿管孔6的圆心之间隔有间隙,使得当压缩空气从出气孔 10处流出后与铜管的表面之间存在倾角,从而使粘在铜管表面上的清洗液更加容易被吹落。

在主腔体511和接合体512上还开设有用于与安装孔43形成配合的连接孔11,连接孔11到第二穿管孔6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环形凹槽71到第二穿管孔6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在主腔体511和接合体512之间设置有截面形状与接合体512的截面形状相同的密封垫12,密封垫12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冲洗箱4开设有第一穿管孔41且靠近铜管的进入方向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铜管与冲洗箱4发生刮擦的防刮装置13,防刮装置13包括第一防刮组件131和第二防刮组件132,第一防刮组件131包括第一防刮辊1311、第一防翘辊1312,第一防刮辊1311转动连接于冲洗箱4上,第一防翘辊1312通过两个第一连接块14滑动连接于冲洗箱4上,且第一防刮辊1311和第一防翘辊1312分别位于第一穿管孔41圆心的两侧。第一连接块14呈方块状,两个第一连接块14位于第一防刮辊1311的正上方,在两个第一连接块14相互靠近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41,在第一防翘辊1312的两个端面上固定有第一圆柱块15,两个第一圆柱块15分别嵌入两个第一滑槽141内,此时第一防刮辊1311 和第二防刮辊1322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铜管的第一夹持口16,且在冲洗箱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夹持口16大小的第一调节组件17。

第一调节组件17包括第一调节套171、第一固定块172、第一螺纹孔173、第一调节杆174,第一调节套171包括两个用于与第一圆柱块15铰接的第一铰接部1711和用于与第一调节杆174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712,两个第一铰接部1711和第一连接部1712使第一调节套171的截面呈“冂”字形,且两个第一铰接部1711分别铰接于两个第一圆柱块15上;第一固定块172呈板状,固定于冲洗箱4上且位于第一防翘辊1312的上方;第一螺纹孔173 开设于第一固定块172上;第一调节杆174为螺杆,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173内,第一调节杆174穿过第一螺纹孔17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712上,且在第一调节杆174远离第一连接部1712的一端上固定有第一把头18。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防刮组件132包括安装板1321、第二防刮辊1322、第二防翘辊1323,安装板1321呈板状,固定于冲洗箱4内靠近干燥器51的一端,且将冲洗箱4分成两部分,在安装板1321上开设有与第一穿管孔41位于同一高度且用于供铜管穿过的第三穿管孔19;第二防刮辊1322转动连接于冲洗箱4上,第二防翘辊1323通过两个第二连接块 20滑动连接于冲洗箱4上,且第二防刮辊1322和第二防翘辊1323分别位于第三穿管孔19 圆心的两侧。第二连接块20呈方块状,两个第二连接块20位于第二防刮辊1322的正上方,在两个第二连接块20相互靠近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01,在第二防翘辊1323的两个端面上固定有第二圆柱块21,两个第二圆柱块21分别嵌入两个第二滑槽201内,此时第二防刮辊1322和第二防刮辊1322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铜管的第二夹持口22,且在安装板 132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夹持口22大小的第二调节组件23。

第二调节组件23包括第二调节套231、第二固定块232、第二螺纹孔233、第二调节杆234,第二调节套231包括两个用于与第二圆柱块21铰接的第二铰接部2311和用于与第二调节杆234转动连的第二连接部2312,两个第二铰接部2311和第二连接部2312使第二调节套231的截面呈“冂”字形,且两个第二铰接部2311分别铰接于两个第二圆柱块21上;第二固定块232呈板状,固定于安装板1321上且位于第二防翘辊1323的上方;第二螺纹孔 233开设于第二固定块232上;第二调节杆234为螺杆,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孔233内,第二调节杆234穿过第二螺纹孔23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312上,且在第二调节杆 234远离第二连接部2312的一端上固定有第二把头24。

如图1和图4所示,在冲洗箱4内位于第一防刮组件131和第二防刮组件132之间的位置还放置有溢流箱25,出水管3的出水口位于溢流箱25的正上方,在溢流箱25垂直于铜管的传输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与第一穿管孔41位于同一高度且用于供铜管穿过的第四穿管孔26。

具体实施过程:当需要对铜管进行冲洗时,将铜管的一端穿过冲洗箱4上的第一穿管孔41后引入第一防刮辊1311和第一防翘辊1312之间的第一夹持口16内,随后继续拉动铜管,使铜管穿过溢流箱25上的两个第四穿管孔26后穿进第二防刮辊1322和第二防翘辊1323 之间的第二夹持口22内,再继续拉动铜管,使铜管穿过安装板1321上的第三穿管孔19后从干燥器51上的第二穿管孔6内穿出,此时铜管将冲洗箱4贯穿;随后转动第一把头18和第二把头24,使第一调节杆174和第二调节杆234朝向靠近第一防刮辊1311和第二防刮辊1322 的一侧运动,在第一调节杆174和第二调节杆234运动的过程中带动与第一调节杆174转动连接的第一调节套171和与第二调节杆234转动连接的第二调节套231朝向靠近第一防刮辊 1311和第二防刮辊1322的一侧运动,在第一调节套171和第二调节套231运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防翘辊1312和第二防翘辊1323朝向靠近第一防刮辊1311和第二防刮辊1322的一侧运动,从而使第一夹持口16和第二夹持口22缩小,将铜管夹住,使铜管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容易与冲洗箱4之间发生刮擦,从而达到降低铜管遭受划损可能性的目的;在完成以上步骤后,启动抽水泵2,使储液箱1内的清洗液在抽水泵2的作用下从出水管3的出水口处流出,从而对铜管的表面进行冲洗;冲洗完成的铜管在干燥器51传输到干燥器51的位置时,压缩空气从主腔体511上的出气孔10处流出后会吹向铜管的表面,将铜管表面沾着的清洗液吹落,从而达到对铜管进行干燥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