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拿取定位的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032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方便拿取定位的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拿取定位的下模具。



背景技术:

在生产翻边成型的产品过程中,产品位于下方的一部分与水平的位于上方的另一部分的夹角为锐角,产品未冲压之前为一个整体的水平原料,放置于下模具上。如果将水平的部分水平放置,那么下模具上与原料需要下压的部分相配合的块的一个平面就需要从竖直面变为内凹的斜面,即可压成型,但是成型后的产品会卡住不方便取出,解决此问题需要将与原料下压的部分相配合的块设置为可移动的,成本相对较高,同时生产及取料过程自然也较为复杂。如果将水平的部分放置为倾斜的状态,从而原料需要下压的部分相对于水平面即为垂直状态,因此与原料下压的部分相配合的块也可设置为固定的垂直平面即可,但是此时原料水平的部分放置为倾斜的状态,下模具上与其端部的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柱如果也设置为与定位孔相配合的垂直倾斜圆柱体结构,那么冲压成型后的产品同样也无法顺利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拿取定位的下模具,下模具上的定位柱可实现原料的准确定位,同时实现成型冲压产品的方便拿取。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方便拿取定位的下模具,包括:斜定位块,其包括一体成型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下部为方体结构且固定于下模板上,所述下部的一侧面向上竖直延伸形成延伸侧面,延伸侧面的上端向与其相对的下部的另一侧面上端倾斜延伸相交形成倾斜面,从而形成斜定位块的上部为一直角三棱柱结构,所述上部的一对底面与所述下部的另一对侧面分别对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定位柱,其下端竖直固定于斜定位块远离延伸侧面且靠近上部的一个底面的位置,所述定位柱上端凸出于斜定位块的上表面,所述定位柱上端的下底面为具有圆倒角的正方形,上底面也为正方形,下底面的正方形与上底面的正方形的中心线竖直重合,下底面的正方形四条内边与上底面的正方形的四条边一一对应连接形成四个倾斜的长方形的侧面,下底面的正方形的圆倒角的弧边向上底面的正方形四个顶点延伸形成与四个倾斜的长方形的侧面无缝连接的四个弧形侧面。

优选的是,还包括固定于下模板上的直定位块,其为方体结构,一侧面与延伸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另一相邻的侧面紧挨上部的一底面,所述直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柱相对位于斜定位块下部方体结构的对角线位置,所述斜定位块和所述直定位块的上表面均匀间隔固定设置有多个凸出的引导柱,在斜定位块上部的倾斜面所在的平面内,引导柱的上端低于定位柱的上端,且多个引导柱与所述定位柱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是,还包括均为方体结构并固定于下模板上的一对边限位块和端部限位块,一对边限位块分别相对位于引导柱所在直线的两侧,其中一个边限位块从延伸侧面向内凹陷进斜定位块内,另一边限位块位于直定位块与斜定位块之间且一部分凹陷进直定位块内,所述端部限位块的一侧面与直定位块位于延伸侧面同一平面内的侧面相对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当放置冲压产品时,一对边限位块相对的侧面分别恰好抵住冲压产品的两侧,冲压产品的一端部恰好抵住所述端部限位块的一侧面,另一端部的定位孔恰好套于所述定位柱的上端。

优选的是,所述下模板在端部限位块和直定位块之间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恰好可容纳冲压产品的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斜定位块上表面在其相邻两个引导柱之间固定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也位于多个引导柱所在的直线上,所述斜定位块上表面还固定有与斜定位块上部的倾斜面垂直的固定销,所述固定销上套设有可绕其固定转动的一对卡板,一对卡板始终平行于斜定位块上部的倾斜面设置,一对卡板设置为:当其转动到相邻两引导柱之间时,下方的卡板恰好抵住并压缩弹性部件上端且一对卡板之间的间距恰好等于冲压产品的厚度。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且斜定位块上表面向下凹陷有与斜定位块上部的倾斜面垂直的凹孔,所述弹簧的下端恰好固定于所述凹孔中,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有一顶板。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柱上端设置的结构可实现冲压产品的准确定位,冲压完成后,成型的产品又可方便拿出。

2、本实用新型的引导柱的设置使得冲压产品的下表面可顺着其上端所在的直线完成定位,同时通过设置直定位块的补充,可保证斜定位块不需要设置太大,另一方便一对边限位块在外部也相应地有容纳其的空间。

3、本实用新型斜定位块上弹性部件以及卡板的设置,一方面可进一步对冲压产品进行定位卡紧,另一方便在冲压成型完成后,转动卡板远离弹性部件,在弹性部件的反弹力作用下,对冲压成型产品有一个远离斜定位块的顶出力,可方便冲压成型产品取下。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具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斜定位块和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斜定位块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冲压成型后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拿取定位的下模具,包括:斜定位块2,其包括一体成型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下部为方体结构且固定于下模板1上,所述下部的一侧面向上竖直延伸形成延伸侧面10,延伸侧面10的上端向与其相对的下部的另一侧面上端倾斜延伸相交形成倾斜面9,从而形成斜定位块2的上部为一直角三棱柱结构,所述上部的一对底面与所述下部的另一对侧面分别对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定位柱3,其下端竖直固定于斜定位块2远离延伸侧面10且靠近上部的一个底面的位置,所述定位柱3上端凸出于斜定位块2的上表面,所述定位柱3上端的下底面为具有圆倒角的正方形,上底面也为正方形,下底面的正方形与上底面的正方形的中心线竖直重合,下底面的正方形四条内边与上底面的正方形的四条边一一对应连接形成四个倾斜的长方形的侧面,下底面的正方形的圆倒角的弧边向上底面的正方形四个顶点延伸形成与四个倾斜的长方形的侧面无缝连接的四个弧形侧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斜定位块2的下部为方体结构,上部相当于为直角三棱柱结构,其相互垂直的两侧面,其中一侧面与下部的上表面相同且重合设置,另一侧面与下部的一侧面向上的延伸侧面10重合,上部的倾斜面9位于下部的上表面正上方,上部的一对底面与下部的一对侧面恰好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上部的倾斜面9与冲压产品不需要冲压变型的部件相配合,以使冲压产品的另一部分可向下冲压成型为与延伸侧面10所在的竖直平面紧贴。定位柱3的下端固定于斜定位块2内,位置为斜定位块2上部倾斜面9较低的一侧且靠近侧边,从而冲压产品可沿斜定位块2的对角线位置放置,充分利用空间,定位柱3的上端设置为上下底面均为正方形,且下底面设置为具有圆倒角的正方形,下底面的正方形不包括圆倒角的内边长等于上底面的正方形边长,一一对应连接为定位柱3上端的长方形倾斜侧面,圆倒角的弧边与上底面的正方形顶点之间通过弧形倾斜侧面连接,且弧形倾斜侧面与长方形倾斜侧面无缝连接形成整体的定位柱3上端的侧面,冲压产品放置时其靠近端部的定位孔恰好套于定位柱3上端的下底面正方形的圆倒角处,通过四个点实现定位,定位柱3竖直放置,当冲压完成后,成型产品竖直向上取出,其端部的定位孔可顺着倾斜侧面取出,冲压产品压好成型后只能直上直下,如果使用传统的圆柱体结构的定位柱3不能顺利取下成型产品。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固定于下模板1上的直定位块6,其为方体结构,一侧面与延伸侧面10位于同一平面内,另一相邻的侧面紧挨上部的一底面,所述直定位块6与所述定位柱3相对位于斜定位块2下部方体结构的对角线位置,所述斜定位块2和所述直定位块6的上表面均匀间隔固定设置有多个凸出的引导柱4,在斜定位块2上部的倾斜面9所在的平面内,引导柱4的上端低于定位柱3的上端,且多个引导柱4与所述定位柱3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直定位块6设置在斜定位块2倾斜面9较高的一端侧边旁,与定位柱3相对位于斜定位块2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上,且大概位于对角线的两端,冲压产品一端套于定位柱3上,然后沿着对角线位置到直定位块6上表面,另一端的部分恰好与直定位块6垂直延伸出,沿着冲压产品放置的方向,在斜定位块2和直定位块6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引导柱4,冲压产品放置于引导柱4上,引导柱4上表面形成的平面与冲压产品的下底面贴合,可保证冲压产品的平整放置,正常情况下,引导柱4上表面形成的平面、冲压产品的下底面以及倾斜面9相互平行。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均为方体结构的一对边限位块5和端部限位块7,一对边限位块5分别相对位于引导柱4所在直线的两侧,其中一个边限位块5从延伸侧面10向内凹陷进斜定位块2内,另一边限位块5位于直定位块6与斜定位块2之间且一部分凹陷进直定位块6内,所述端部限位块7的一侧面与直定位块6位于延伸侧面10同一平面内的侧面相对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当放置冲压产品时,一对边限位块5相对的侧面分别恰好抵住产品的两边,冲压产品的一端部恰好抵住所述端部限位块7的一侧面,另一端部的定位孔恰好套于所述定位柱3的上端。一对边限位块5分别抵住冲压产品的两端,形成限位作用,当斜定位块2和直定位块6干涉边限位块5时,向内凹陷以得到可容纳边限位块5的空间,一对边限位块5、端部限位块7以及定位柱3可实现冲压产品的位置固定,在冲压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移位。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具在端部限位块7和直定位块6之间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恰好可容纳冲压产品的凹槽8。凹槽8的设置可保证下压成型的过程中冲压产品不至于偏离,另一方面设置向下的凹槽8后,斜定位块2、直定位块6以及各限位块的高度可不要求太高,凹槽8的深度可弥补各定位块及限位块的高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斜定位块2上表面在其相邻两个引导柱4之间固定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也位于多个引导柱4所在的直线上,所述斜定位块2上表面还固定有与斜定位块2上部的倾斜面9垂直的固定销14,所述固定销14上套设有可绕其固定转动的一对卡板13,一对卡板13平行于斜定位块2上部的倾斜面9设置,一对卡板13设置为:当转动到相邻两引导柱4之间时,其下方的卡板13恰好抵住并压缩弹性部件上端且一对卡板13之间的间距恰好等于冲压产品的厚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引导柱4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斜定位块2在冲压产品外侧设置也有固定销14,固定销14上固定套设有一对平行于倾斜面9的卡板13,卡板13可绕固定销14仅在卡板13所在的平面内转动,冲压产品放置后,其转动到使一对卡板13恰好卡住冲压产品,且下方的卡板13抵住并压缩弹性部件于冲压产品下方,冲压完成,需要取下成型的冲压产品时,转动一对卡板13于冲压产品外侧,此时弹性部件由于反弹力会对冲压产品有一向上的顶出力,可方便冲压成型产品的取出。卡板13绕固定销14转动的方式可通过将一对卡板13的端部通过固定件固定,然后固定件再套于固定销14上转动,套上后在固定销14的上端设置紧固装置,防止一对卡板13脱离固定销14,同时一对卡板13也可分别套于固定销14上,卡板13套上后在固定销14上的其它空间通过固定件如螺栓固定挡住,使其只可在卡板13本身所在的平面内转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11,且斜定位块2上表面向下凹陷有与斜定位块2上部的倾斜面9垂直的凹孔,所述弹簧11的下端恰好固定于所述凹孔中,所述弹簧11的上端固定有一顶板12。凹孔、弹簧11以及固定销14均设置为与倾斜面9垂直,而卡板13设置为与倾斜面9平行,在弹簧11释放压缩力后,其反弹力垂直于冲压产品,反弹力不损耗,利用率更高,同时凹孔的设置可使设置的弹簧11长度更长、弹力更大,被压缩的距离更大,最后的顶出弹力更大,弹簧11上端设置顶板12,与冲压产品直接接触,接触面积大,同时也可保护弹簧11。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