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床切屑防飞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5443阅读:1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铣床切屑防飞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铣床切屑防飞溅装置。



背景技术:

铣床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机床,在铣床上可以加工平面(水平面、垂直面)、沟槽(键槽、T形槽、燕尾槽等)、分齿零件(齿轮、花键轴、链轮)、螺旋形表面(螺纹、螺旋槽) 及各种曲面。此外,还可用于对回转体表面、内孔加工及进行切断工作等。铣床在工作时,工件装在工作台上或分度头等附件上,铣刀旋转为主运动,辅以工作台或铣头的进给运动,工件即可获得所需的加工表面。由于是多刃断续切削,因而铣床的生产率较高。简单来说,铣床可以对工件进行铣削、钻削和镗孔加工的机床。

数控车床可进行复杂回转体外形的加工。铣削是将毛坯固定,用高速旋转的铣刀在毛坯上走刀,切出需要的形状和特征。传统铣削较多地用于铣轮廓和槽等简单外形/特征。数控铣床可以进行复杂外形和特征的加工。铣镗加工中心可进行三轴或多轴铣镗加工,用于加工,模具,检具,胎具,薄壁复杂曲面,人工假体,叶片等。

机床在进行切削加工时,工件切削在刀具的切削作用下,切屑会向四周飞溅,切屑散落到地面上不仅会划伤车间地面的保护层,而且会污染机床周边地面,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极易使操作者滑道产生安全事故,此外切屑飞溅落在操作人员皮肤或身上时也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普通铣床在机加工时,切屑飞溅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提供了一种铣床切屑防飞溅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铣床切屑防飞溅装置,安装在铣床上,所述铣床上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下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防飞溅装置包括安装在主轴上方的横梁、设置在横梁内的齐气路通道以及竖直安装在气路通道下方的喷嘴。所述横梁为悬臂结构,设置在工作台的上方。所述气路通道包括外接有气压泵的进气口和多个沿横梁悬空边沿设置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对应设置在工作台上方且呈水平放置的“U”形分布,所述出气口一端与喷嘴连接。

所述铣床加工零件时,与气路通道连通的气压泵工作,压送空气从进气口进入气路通道,气体通过多个设置在横梁悬空边沿的出气口进入喷嘴喷出,形成气墙。所述气墙与主轴方向上的机床形成封闭结构,使铣床加工零件时的切削限制在气墙与机床形成的封闭结构内,避免切削费减至机床外,造成完全隐患,也净化了工作环境。横梁下表面面积不小于工作台面积,使气墙与机床形成的密闭空间等于或大于工作台。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与出气口通过可改变喷嘴与出气口夹角的软管连接,可根据加工情况转动喷嘴与横梁的夹角,控制气墙形成的角度,使封闭效果更好,满足不同的加工工件需求。

进一步地,工作台下方设置有多条肋板,所述相邻肋板之间有可供切削掉落的间隙,所述肋板下方设置有集屑盒。所述肋板包括不少于3条的横板和与横板水平垂直设置的不少于3条的纵板,所述工作台固定在肋板上方。铣床加工时,由气墙密封的切屑落入机床内侧后,通过肋板之间的间歇落入集屑盒内,便于工作人员在加工完成后,将集屑盒抽出清理集屑,减小了维护机床的时间,避免了切屑落在机床周围引起安全隐患的缺陷。

进一步地,所述肋板下方设置有与集屑盒连通的集屑通道,所述集屑通道为漏斗状,所述集屑通道与集屑盒之间设置有圆柱通道,便于切屑汇集到集屑盒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铣床切屑防飞溅装置在机床上横梁上安装成U形分布的喷嘴,依靠由喷嘴喷出的有压气流,将机床工作区域进行封闭,避免了切屑飞溅至机床外侧,引起安全事故的隐患,且气墙不会影响操作者的视线,减小了增加该装置后对加工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喷嘴设置为可转动的结构,且可根据情况调节喷嘴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以确定最优角度。

(3)本实用新型工作台放置在肋板上,且肋板是由在水平面呈纵横分布的多条肋板组织,在肋板形成的空腔下方设置有集屑通道和圆柱通道,被气墙阻挡的切削通过肋板的空腔落入集屑通道中,并通过圆柱通道,落入最下方的集屑盒中,当加工完成后,工作人员只需将集屑抽出,清理其中的切屑即可,减小了维护机床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向视图;

其中:1—主轴,2—横梁,3—气路通道,4—喷嘴,5—工作台,6—肋板,7—集屑通道,8 —圆柱通道,9—集屑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铣床切屑防飞溅装置,安装在铣床上,所述铣床上安装有主轴1,所述主轴1下方设置有工作台5。所述防飞溅装置包括安装在主轴1上方的横梁2、设置在横梁2 内的齐气路通道3以及竖直安装在气路通道3下方的喷嘴4。所述横梁2为悬臂结构,设置在工作台5的上方。所述气路通道3包括外接有气压泵的进气口和多个沿横梁2悬空边沿设置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对应设置在工作台5上方且呈水平放置的“U”形分布,所述出气口一端与喷嘴4连接。

所述铣床加工零件时,与气路通道3连通的气压泵工作,压送空气从进气口进入气路通道3,气体通过多个设置在横梁2悬空边沿的出气口进入喷嘴4喷出,形成气墙。所述气墙与主轴1方向上的机床形成封闭结构,使铣床加工零件时的切削限制在气墙与机床形成的封闭结构内,避免切削费减至机床外,造成完全隐患,也净化了工作环境,且气墙不会影响操作者的视线,减小了增加该装置后对加工的影响。横梁2下表面面积不小于工作台5面积,使气墙与机床形成的密闭空间等于或大于工作台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喷嘴4与出气口通过可改变喷嘴4与出气口夹角的软管连接,可根据加工情况转动喷嘴4与横梁2的夹角,控制气墙形成的角度,使封闭效果更好,满足不同的加工工件需求。

工作台5下方设置有多条肋板6,所述相邻肋板6之间有可供切削掉落的间隙,所述肋板6下方设置有集屑盒9。所述肋板6包括不少于3条的横板和与横板水平垂直设置的不少于3条的纵板,所述工作台5固定在肋板6上方。铣床加工时,由气墙密封的切屑落入机床内侧后,通过肋板6之间的间歇落入集屑盒9内,便于工作人员在加工完成后,将集屑盒 9抽出清理集屑,减小了维护机床的时间,避免了切屑落在机床周围引起安全隐患的缺陷。

所述肋板6下方设置有与集屑盒9连通的集屑通道7,所述集屑通道7为漏斗状,所述集屑通道7与集屑盒9之间设置有圆柱通道8,便于切屑汇集到集屑盒9内。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