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油过滤循环使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5071发布日期:2018-06-19 20:18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丝机润滑用拉丝油过滤循环使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线材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拉丝模拉拔的方式生产。金属线材在高速拉拔时会产生大量摩擦热,为提高拉丝模使用寿命需对拉丝模具润滑。目前拉丝模具润滑分干润滑和湿润滑,针对有色金属类硬度较低的金属线材多采用湿润滑,即通过拉丝油或乳化液对拉丝模具进行润滑降温,进而改善线材表面质量,提高拉丝模具使用寿命。

然而,由于拉丝油的闪点较低,长期使用拉丝油对丝材进行润滑极易造成拉丝油受热碳化形成黑色碳颗粒,同时金属线材生产过程本身掉落的大量金属粉尘也会进入拉丝油液中。这些黑色碳颗粒和金属粉与拉丝油混合后再循环润滑拉丝模会将脏污附着在线材表面,对丝材造成污染,严重的还会导致线材出现微观压伤。因此,在生产高质量的金属线材特别是焊材时,这些混合在拉丝油中的颗粒物对线材表面质量造成极大威胁。若丝材作焊材用,丝材表面杂质含量过高还会引发焊后发黑等焊接不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拉丝油过滤装置,该装置能过滤已使用的拉丝油,并循环利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线材表面质量。

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拉丝油过滤循环使用装置,包括盛油槽、过滤滤芯、沉淀槽、净油槽、油泵,回用的拉丝油(回用油)连通回流至盛油槽中,盛油槽中设置有滤芯接口,过滤滤芯上部安装在滤芯接口上,过滤滤芯下部位于沉淀槽下部,盛油槽内的回用油经过过滤滤芯过滤后进入沉淀槽,沉淀槽与净油槽上部连通,净油槽只接收经沉淀槽沉淀后的上部干净油液,油泵进油口置于净油槽内,油泵出油口连通至拉丝模具上方,净油槽内的干净油液经油泵抽取至拉丝模具上方对拉丝模具进行润滑,使用后的油液再次回流至盛油槽内,如此往复循环使用,保证每次润滑拉丝模具的油液均为干净油液。

优选的,所述盛油槽中部有锥形凸起形状的锥形圆台,螺纹滤芯接口安装在锥形台中央,螺纹滤芯接口与过滤滤芯螺纹连接,能将回用油液中的大颗粒物在盛油槽内提前沉淀处理,有助于减少过滤滤芯的过滤负担,提高过滤滤芯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所述盛油槽底部设置有放油阀,有助于盛油槽底部清洗。

本申请所述盛油槽、沉淀槽、净油槽上均设置有防护盖。

优选的,采用大容量的沉淀槽有助于油液的长时间静置,可将油液中透过过滤滤芯的细微颗粒杂质进行沉淀,进一步提高油液洁净度。

本申请在沉淀槽与净油槽之间的隔断中部开设互通进油口是为了让部分粒径小于过滤滤芯孔径的杂质在沉淀槽中得以沉淀,进一步提高拉丝油过滤装置过滤效果。

本申请所述过滤滤芯孔径为0.8~0.12微米。

本申请结构简洁,方便实用,通过设置合理的油槽结构,选取适合的过滤滤芯,实现了拉丝油的过滤清洁,有效提高了拉丝油的使用寿命和洁净度,极大改善了丝材的表面质量和清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设置有盛油槽防护盖1、盛油槽2、螺纹滤芯接口3、放油阀4、盛油槽支撑钢5、沉淀槽防护盖6、过滤滤芯7、沉淀槽8、矩形连通口9、净油槽10、净油槽防护盖11、油泵12、拉丝机盛油器13、加油管14、盛油管15。

拉丝油经加油管14喷淋到拉丝模具上润滑拉丝模具,拉丝模具上回用的拉丝油(简称回用油)在使用后收集在拉丝机盛油器13中,经盛油管15进入盛油槽2。在盛油槽2中,油液中较大、较重的金属粉尘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在盛油槽2底部。盛油槽2上部油液经过初步澄清漫过螺纹滤芯接口3进入过滤滤芯7中。选用0.1微米孔径的过滤滤芯7对油液进行过滤。经过过滤滤芯7过滤的油液进入沉淀槽8,将油液中透过过滤滤芯7的细微颗粒杂质进行沉淀。经过沉淀槽8静置沉淀后的油液已足够洁净,油液漫过沉淀槽8上部的矩形连通接口9进入净油槽10。在油泵12的作用下将过滤好的油液从净油槽10中抽离到加油管14中,如此周而复始,形成对拉丝油的循环过滤使用。

当拉丝机油过滤到一定时期(一般2~3月更换一次),需对拉丝油过滤装置中的过滤滤芯7进行更换,同时抽出油液清理油槽底部的沉淀物,通常清理盛油槽2即可,盛油槽2底部设置有放油阀4有助于完成对盛油槽2的快速清理。盛油槽防护盖1、沉淀槽防护盖6、净油槽防护盖11主要用途是防止加工现场空气中的浮灰等杂质进入过滤装置,另外净油槽防护盖11还有方便定位放置油泵的作用。

凡是本申请的简单变形或者组合,应认为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