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螺柱凸焊下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6152发布日期:2018-07-04 03:45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接地螺柱凸焊下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凸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地螺柱凸焊下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参见图1-2,凸焊接地螺柱下电极包括下电极本体1,该下电极本体具有第一圆柱状部1a、设置于第一圆柱状部一端的第二圆柱状部1b,所述第二圆柱状部的外径小于第一圆柱状部的外径,第二圆柱状部与第一圆柱状部相邻处设置有环形凹部1d,该下电极本体具有贯通第一圆柱状部、第二圆柱状部的绝缘套安装孔(直径为10mm),下电极本体的绝缘套安装孔中安装有绝缘套2(绝缘套设置的螺柱装配孔直径为6mm),绝缘套的端部具有环形耳部,而绝缘套为易损件,需要经常更换,从而造成整个下电极结构使用存在不便的问题。接地螺柱装配的螺母拆卸后,螺栓植焊套在下电极孔里,螺栓丝牙牙尖直接与下电极接触,牙尖与下电极接触面积小,焊接时瞬间大电流通过过窄,从而导致螺栓丝牙烧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接地螺柱凸焊下电极结构,其使用更加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接地螺柱凸焊下电极结构,其包括下电极本体(1),其包括:第一圆柱状部(1a);设置于第一圆柱状部一端的第二圆柱状部(1b),所述第二圆柱状部的外径小于第一圆柱状部的外径,第二圆柱状部与第一圆柱状部相邻处设置有环形凹部(1d);所述下电极本体(1)设置有贯穿第一圆柱状部、第二圆柱状部的焊接件安装作业孔(1c),所述焊接件安装作业孔(1c)的孔径为12.5mm。

进一步,所述第二圆柱状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圆柱状部,例如,所述第二圆柱状部与第一圆柱状部的对接端设置有外螺纹头,所述第一圆柱状部设置有与外螺纹头配合的内螺纹装配孔,所述外螺纹头设置有与安装作业孔孔径相同的开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结构使用更加方便,不用安装绝缘套,省去制作、安装绝缘套工时及绝缘套材料费。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凸焊接地螺栓下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接地螺柱凸焊下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接地螺柱凸焊下电极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接地螺柱凸焊下电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接地螺柱凸焊下电极结构(以下简称“该结构”),其包括下电极本体1,其包括:第一圆柱状部1a,设置于第一圆柱状部左端的第二圆柱状部1b,第二圆柱状部与第一圆柱状部共轴布置,而第一、第二圆柱状部构成的下电极本体的整体长度为30mm,所述第二圆柱状部的外径小于第一圆柱状部的外径,例如第一圆柱状部的外径为30mm,第二圆柱状部的外径为20mm,第二圆柱状部与第一圆柱状部相邻处设置有环形凹部1d。所述下电极本体1设置有贯穿第一圆柱状部、第二圆柱状部的焊接件安装作业孔1c,所述焊接件安装作业孔1c的孔径为12.5mm,焊接件安装作业孔1c相较于传统绝缘套设置的螺柱装配孔直径(6mm)而言,可以容纳下未拆卸的整个焊接件(安装螺母的螺柱),焊接件的螺柱、螺母不用拆卸即可直接进行凸焊。

值得一提的是,该结构除了避免安装作为耗材的绝缘套,还可以容纳下整个焊接件,从而让接地螺栓不拆卸螺母,螺母拧紧状态下,螺栓丝牙与螺母丝牙完全接触,接触面积大。焊接过程中瞬间大电流不会产生过窄,即不会发生丝牙损坏现象,故而改进后的下电极不需要增加绝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接地螺柱凸焊下电极结构(以下简称“该结构”),其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圆柱状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圆柱状部。

具体地讲,参见图5,所述第二圆柱状部与第一圆柱状部的对接端设置有外螺纹头,所述第一圆柱状部设置有与外螺纹头配合的内螺纹装配孔,所述外螺纹头设置有与安装作业孔孔径相同的开孔。

作为一种改进在于,该焊接件安装作业孔1c的内壁可以稍微扩大后设置陶瓷结构层,例如1-2mm的陶瓷结构层,而陶瓷结构层的内壁直径还保持12.5mm。从而形成一个由陶瓷结构层围护构成的焊接件安装作业孔1c。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