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机用浮动折叠托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4323发布日期:2018-06-22 21:5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弯机用浮动折叠托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折弯机用浮动折叠托料装置。



背景技术:

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它包括机架、工作台和折弯机构,一般将待折弯件放置于工作台上,并有托料装置进行承托,再将折弯机构压紧待折弯件,实现折弯作业。

传统的托料装置基本上是固定的,不能够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收放,在不需要托料装置时,其仍然占用空间,导致占用空间大,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能够根据情况实现托板的升降调节和收放动作,占用空间小,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一种折弯机用浮动折叠托料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连接板,每个连接板上端设有可转动的托杆,两个托杆上端面安装有托板,每个连接板后侧设有纵向导轨,纵向导轨上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滑座,连接板上设有纵向锁定装置,托杆为U型槽结构,U型槽内设有弹簧销轴,弹簧销轴上套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铰接于连接板上,托板下端面中间部位设有前后移动的移动杆,移动杆与两个托杆之间分别设有拉杆,拉杆一端与移动杆铰接连接,拉杆另一端与弹簧销轴的牵引端铰接连接,托杆的两侧壁上设有前后延伸的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前端设有锁定孔,锁定孔直径大于腰型孔宽度,弹簧销轴的伸缩端设有轴向台阶,轴向台阶的直径等于腰型孔宽度,弹簧销轴的伸缩端直径等于锁定孔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纵向锁定装置包括安装在连接板上的棘齿条,棘齿条与纵向导轨平行,连接板前侧设有侧板,侧板上设有阻挡棘齿条下落的棘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棘齿条位于纵向导轨的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棘爪的中部转动安装在侧板上,侧板上设有弹簧座,弹簧座连接一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棘爪的下端连接,棘爪的上端与棘齿条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杆的U型槽开口朝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杆外套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托板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杆的外端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能够根据生产情况实现托板的升降调节和托板的折叠收放动作,占用空间小,能够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而且在操作过程中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图4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是连接板、2是托杆、3是托板、4是纵向导轨、5是滑座、6是弹簧销轴、7是支撑杆、8是移动杆、9是拉杆、10是腰型孔、11是锁定孔、12是轴向台阶、13是棘齿条、14是侧板、15是棘爪、16是弹簧座、17是弹簧、18是导向套、19是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折弯机用浮动折叠托料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连接板1,每个连接板1上端设有可转动的托杆2,两个托杆2上端面安装有托板3,每个连接板1后侧设有纵向导轨4,纵向导轨4上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滑座5,连接板1上设有纵向锁定装置,托杆2为U型槽结构,U型槽内设有弹簧销轴6,弹簧销轴6上套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下端铰接于连接板1上,托板3下端面中间部位设有前后移动的移动杆8,移动杆8与两个托杆2之间分别设有拉杆9,拉杆9一端与移动杆8铰接连接,拉杆9另一端与弹簧销轴6的牵引端铰接连接,托杆2的两侧壁上设有前后延伸的腰型孔10,所述腰型孔10的前端设有锁定孔11,锁定孔11直径大于腰型孔10宽度,弹簧销轴6的伸缩端设有轴向台阶12,轴向台阶12的直径等于腰型孔10宽度,弹簧销轴6的伸缩端直径等于锁定孔11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纵向锁定装置包括安装在连接板1上的棘齿条13,棘齿条13与纵向导轨4平行,连接板1前侧设有侧板14,侧板14上设有阻挡棘齿条13下落的棘爪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棘齿条13位于纵向导轨4的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棘爪15的中部转动安装在侧板14上,侧板14上设有弹簧座16,弹簧座16连接一弹簧17,弹簧17的另一端与棘爪15的下端连接,棘爪15的上端与棘齿条13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杆2的U型槽开口朝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杆8外套有导向套18,所述导向套18与托板3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杆8的外端设有把手19。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