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盖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4041发布日期:2018-07-17 23:1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工装,尤其涉及一种顶盖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MC5的工装目前是四道工序加工,垂直度,同轴度平行度都难保证,因为要重复定位,导致效率低。顶盖工装以前是一次加工一个,效率不高,还占用设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工装进行结构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盖加工工装,便于对顶盖进行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及质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顶盖加工工装,包括主体、芯轴、挡块、压板,芯轴位于主体内部,挡块位于主体的其中一侧面,压板位于主体与芯轴之间;

主体内部开设有T型通孔,主体其中一侧表面开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四周具有圆环台阶,T型通孔上端开设有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T型通孔下端开设有第三平面与第四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垂直且连接处设有第一圆角,第三平面与第四平面相垂直且连接处设有第二圆角,第二平面与第四平面处于同一个平面并且与圆形台阶平行,第一平面与第三平面相互平行且第一平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

T形通孔包括长方形通孔、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开设于长方形通孔其中一长侧边,第二凹槽开设于圆形凹槽与第一凹槽之间,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垂直且垂直处具有第一倒角,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的垂直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凹槽与挡块相配合,挡块开设有第一沉头孔,第一沉头孔与第二螺纹孔相配合;

芯轴包括底座、第一圆柱、第二圆柱、第三圆柱,底座与第一凹槽相配合,第一圆柱其中一端与底座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圆柱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二圆柱的另一端与第三圆柱的其中一端连接,第二圆柱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第二圆柱与第三圆柱的中心开设有第三螺纹孔;

压板中心开设有纵向向下的第二沉头孔,第二沉头孔与第三螺纹孔相配合;

所述长方形通孔内的角为第三圆角,所述第三圆角半径为5;

所述第一凹槽内的角为第四圆角,所述第四圆角半径为2;

所述第一圆角和第二圆角的半径为2;

所述第一倒角为C3,所述第二圆柱与第三圆柱的接触面的外径具有第二倒角,第二倒角为C2;

所述第一螺纹孔大小为M16,第二螺纹孔大小为M12,第三螺纹孔大小为M16;

所述底座棱高边具有第三倒角,第三倒角为C3;

所述第一圆柱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圆柱的横截面积,第二圆柱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三圆柱的横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该工装工序减少,不用重复定位,使垂直度、同轴度和平行度都能得到保证;

2.该工装一次可以加工多个工件,提高了效率,节省了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顶盖加工工装的侧面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工装主体的正视图;

图3是该工装主体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该工装芯轴的正视图;

图5是该工装芯轴的俯视图;

图6是该工装挡板的正面剖视图;

图7是该工装挡板的俯视图;

图8是该工装压板的正面剖视图;

图9是该工装压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顶盖加工工装包括主体1、芯轴2、挡块3、压板4,芯轴2位于主体1内部,挡块3位于主体1的其中一侧面,压板4位于主体1与芯轴2之间。主体1内部开设有T型通孔5,主体其中一侧表面开设有圆形凹槽6,圆形凹槽6四周具有圆环台阶7,T型通孔5上端开设有第一平面8与第二平面9,T型通孔5下端开设有第三平面10与第四平面11,第一平面8与第二平面9相垂直且连接处设有第一圆角12,第三平面10与第四平面11相垂直且连接处设有第二圆角13,第二平面9与第四平面11处于同一个平面并且与圆形台阶7平行,第一平面8与第三平面10相互平行且第一平面8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4。T形通孔5包括长方形通孔15、第一凹槽16、第二凹槽17,第一凹槽16开设于长方形通孔15其中一长侧边,第二凹槽16开设于圆形凹槽6与第一凹槽16之间,第一凹槽16与第二凹槽17相垂直且垂直处具有第一倒角18,第二凹槽17与第一凹槽16的垂直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9,第二凹槽17与挡块3相配合,挡块3开设有第一沉头孔20,第一沉头孔20与第二螺纹孔19相配合。芯轴2包括底座21、第一圆柱22、第二圆柱23、第三圆柱24,底座21与第一凹槽16相配合,第一圆柱22其中一端与底座21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圆柱23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二圆柱23的另一端与第三圆柱24的其中一端连接,第二圆柱23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25,第二圆柱23与第三圆柱24的中心开设有第三螺纹孔26。压板4中心开设有纵向向下的第二沉头孔27,第二沉头孔27与第三螺纹孔26相配合。所述长方形通孔15内的角为第三圆角28,所述第三圆角28半径为5。所述第一凹槽16内的角为第四圆角29,所述第四圆角29半径为2。所述第一圆角12和第二圆角13的半径为2。所述第一倒角18为C3,所述第二圆柱23与第三圆柱24的接触面的外径具有第二倒角30,第二倒角30为C2。该工装未注明的倒角均为C0.5。所述第一螺纹孔14大小为M16,第二螺纹孔19大小为M12,第三螺纹孔26大小为M16。所述底座21棱高边具有第三倒角31,第三倒角31为C3。所述第一圆柱2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圆柱23的横截面积,第二圆柱23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三圆柱24的横截面积。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