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沟枪钻钻杆V型槽冷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5043发布日期:2018-06-15 21:18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沟枪钻钻杆V型槽冷拔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沟枪钻钻杆V型槽冷拔机。



背景技术:

枪钻是一种有效的深孔加工刀具,其加工范围很广,从模具钢材,玻璃纤维、特氟龙 (Teflon)等塑料到高强度合金(如P20和铬镍铁合金)的深孔加工。在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严的深孔加工中,枪钻可保证孔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和直线度。

枪钻钻杆是装配钻头的加长杆,为了顺利排销与冷却液,枪钻钻杆侧壁开有轴向的排销沟,有单沟的,也有双沟的,从使用效果上看当然是双沟的。目前的设备一般是通过辊压的方式加工,产品的精度较差,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沟枪钻钻杆V型槽冷拔机,设备结构精准独特,操作简易,产品质量好,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社会效益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沟枪钻钻杆V型槽冷拔机,用于将管胚8拉拔同时辊模压成V型槽双沟枪钻钻杆,包括底座、水平拉拔机构、垂直辊压机构与定位定径模7;

所述的底座包括垂直机座1与水平机座2;垂直机座1固定于水平机座2前端;

所述的定位定径模7固定于垂直机座1中部的基准板6上;所述的垂直辊压机构包括上辊压机构与下辊压机构,均安装于垂直机座1上;上辊压机构的上辊轮9、下辊压机构的下辊轮5与定位定径模7构成组合模腔;

所述的水平拉拔机构固定于水平机座2上,管胚8从前伸入组合模腔,穿过组合模腔由水平拉拔机构进行拉拔,拉拔同时辊模压成V型槽双沟枪钻钻杆。

所述的定位定径模7包括左右对称的两段与钻杆直径相同的同心圆弧,圆弧角度为75 ±5°;

所述的下辊轮5与上辊轮9的径向截面外端为V型,V型的角度为105±5°;V型的顶角尖偏离其中心线的距离为1±0.1d,d为管胚8的壁厚。

所述的上辊压机构包括上辊轮9、上垂直滑台10、上垂直导轨副11与上液压缸12;

所述的上垂直导轨副11固定于基准板6上方的垂直机座1上,上垂直滑台10安装于上垂直导轨副11上,上辊轮9安装于上垂直滑台10下方,上液压缸12安装于垂直机座1上方,与上垂直滑台10上方连接并驱动上垂直滑台10在上垂直导轨副11上移动,通过上辊轮9向管胚8施加向下的辊压力;

所述的下辊压机构包括下辊轮5、下垂直滑台4、下垂直导轨副13与下液压缸3;

所述的下垂直导轨副13固定于基准板6下方的垂直机座1上,上下垂直滑台4安装于下垂直导轨副13上,下辊轮5安装于下垂直滑台4上方,下液压缸3安装于垂直机座1下方,与下垂直滑台4下方连接并驱动下垂直滑台4在下垂直导轨副13上移动,通过下辊轮5向管胚8施加向上的辊压力。

所述的水平拉拔机构包括夹钳18、水平导轨副14、水平滑台15、行程开关16与拉拔液压缸17;

水平导轨副14安装于水平机座2上,水平滑台15安装于水平导轨副14上,水平滑台 15前端安装夹钳18夹持管胚8,水平滑台15后端连接拉拔液压缸17并由拉拔液压缸17驱动前后移动;行程开关16控制拉拔液压缸17的行程。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沟枪钻钻杆V型槽冷拔机,设备结构精准独特,操作简易,产品质量好,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社会效益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沟枪钻钻杆V型槽冷拔机的总体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沟枪钻钻杆V型槽冷拔机的总体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沟枪钻钻杆V型槽冷拔机的垂直机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沟枪钻钻杆V型槽冷拔机的垂直机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沟枪钻钻杆V型槽冷拔机的水平机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沟枪钻钻杆V型槽冷拔机的水平机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沟枪钻钻杆V型槽冷拔机的组合模腔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到6所示,一种双沟枪钻钻杆V型槽冷拔机,用于将管胚8拉拔同时辊模压成V 型槽双沟枪钻钻杆,包括底座、水平拉拔机构、垂直辊压机构与定位定径模7;所述的底座包括垂直机座1与水平机座2;垂直机座1固定于水平机座2前端,水平机座2与垂直机座 1互相垂直;

垂直机座1是一个E型构架,其中部安装基准板6,是该设备的工艺基准件,所述的定位定径模7固定于垂直机座1中部的基准板6上;定位定径模7供管胚8加工时定位定向和修整外径之用;所述的垂直辊压机构包括上辊压机构与下辊压机构,均安装于垂直机座1 上。这里的所述的上辊压机构包括上辊轮9、上垂直滑台10、上垂直导轨副11与上液压缸 12;所述的上垂直导轨副11固定于基准板6上方的垂直机座1上,上垂直滑台10安装于上垂直导轨副11上,上辊轮9安装于上垂直滑台10下方,上液压缸12安装于垂直机座1上方,与上垂直滑台10上方连接并驱动上垂直滑台10在上垂直导轨副11上移动,通过上辊轮9向管胚8施加向下的辊压力;这里的所述的下辊压机构包括下辊轮5、下垂直滑台4、下垂直导轨副13与下液压缸3;所述的下垂直导轨副13固定于基准板6下方的垂直机座1 上,下垂直滑台4安装于下垂直导轨副13上,下辊轮5安装于下垂直滑台4上方,下液压缸 3安装于垂直机座1下方,与下垂直滑台4下方连接并驱动下垂直滑台4在下垂直导轨副13 上移动,通过下辊轮5向管胚8施加向上的辊压力。

上辊压机构的上辊轮9、下辊压机构的下辊轮5与定位定径模7构成组合模腔;上辊轮 9与下辊轮5可以自由转动,并且可以同步相对移动(对合或分离);其轴线与定位定径模7的轴线垂直。其轮廓线截面与定位定径模7的垂直中心平面相对称。

所述的水平拉拔机构固定于水平机座2上,管胚8从前伸入组合模腔,穿过组合模腔由水平拉拔机构进行拉拔,拉拔同时辊模压成V型槽双沟枪钻钻杆。

如图7组合模腔由四段组成,所述的定位定径模7包括左右对称的两段与钻杆直径相同的同心圆弧,圆弧角度为75±5°;所述的下辊轮5与上辊轮9的径向截面外端为V型各一段,共四段。V型的角度为105±5°;V型的顶角尖偏离其中心线的距离为1±0.1d,d 为管胚8的壁厚。这一组合模腔保证可以加工出典型的双沟枪钻钻杆,其截面上包括两个对称的V型槽。

所述的水平拉拔机构包括夹钳18、水平导轨副14、水平滑台15、行程开关16与拉拔液压缸17;水平导轨副14安装于水平机座2上,水平滑台15安装于水平导轨副14上,水平滑台15前端安装夹钳18夹持管胚8,具体的,夹钳18由楔形块手动扳机或气、液驱动构件组成,装在水平滑台15的中部前端,由控制夹钳18的按钮或行程开关控制松夹动作。水平滑台15后端连接拉拔液压缸17并由拉拔液压缸17驱动前后移动;行程开关16安装于水平机座2上,控制拉拔液压缸17的行程。

在拉拨过程中,定位定径模7对管胚8实施定位、定向、定径,并进行上、下同步辊压出双沟钻杆的V型槽。定位定径模7、下辊轮5与上辊轮9V型截面啮合而成动态的组合模腔。如图4所示,定位定径模7的廓线为BDIGB,以保证管胚8在拉拔过程中得到正确定位、定向和外径修整,上辊轮9廓线为ACE,下辊轮5廓线为FHJ。当它们相齿合时,齿合点分别为BDGI。这样,由廓线BC、CD、DI、IH、HG、GB组成的线框,就是该组合模腔截面BCDIHGB。为适应不同径钻杆的需要,可以采用更换定位定径模7和修磨下辊轮5与上辊轮9轮廓位置的办法,改变组合模腔的内腔形状尺寸。

为了保证加工的精度,水平导轨副14的对称轴线与定位定径模7的垂直中心平面的不平行度为±0.1mm/1000mm。

本例中,上液压缸12、下液压缸3拉拔液压缸17由液压系统控制,其结构组成与控制方式为公知的技术,不再赘述。

整机工艺原理说明

1、将钻杆管胚8从左向右(前向后)通过定位定径模7送进,并向右侧伸出距离模口一个钳口长度的位置(约100mm);

2、令拉拔液压缸17工作,使水平滑台15带夹钳18左移,直至含住管胚8右端部分为止;

3、让夹钳18夹紧管胚8伸出端后,上液压缸12与下液压缸3换向,驱动下垂直滑台4 与上垂直滑台10相向移动同步对合,同时对管胚8上下进行辊压,管胚8截面将形成双沟V 型槽。

4、再启动拉拔液压缸17,驱动水平滑台15右移,通过夹钳18对管胚8进行拉拔;当水平滑台15与行程碰块16触碰时,驱动下垂直滑台4与上垂直滑台10的上液压缸12与下液压缸3换向,令上辊轮9与下辊轮5快速分离,停止对管胚8辊压。

5、此时水平滑台15继续右移一个距离(约100mm),将仍然是圆柱部分的管胚8左端拔出。

6、随后夹钳18张开,管胚8掉落水平机座2的储料箱内,水平滑台15停止工作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