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床工作台及应用该工作台的铣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9931发布日期:2018-07-10 23:0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床,尤其涉及一种铣床工作台及应用该工作台的铣床。



背景技术:

铣床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机床,在铣床上可以加工平面、沟槽、分齿零件、螺旋形表面及各种曲面。此外,还可用于对回转体表面、内孔加工及进行切断工作等。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317103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铣床,包括床身,以及设置在床身上的工作台,还包括位于工作台上方的主轴箱,以及设置在工作台前侧的零件装夹体,还包括一体数控系统,数控系统的信号输出端与工作台内部的传动装置进行连接,用于控制工作台横向及纵向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普通机床上,增加一套数控系统,将普通机床改为数控机床;但是,在利用上述铣床进行铣削作业时,针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零部件加工,由于工作台的抗震能力不足,一旦工作台轻微震动,往往导致工件损坏或精度达不到要求,影响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铣床工作台,利用安装于减震槽中的减震组件,极大提高铣削的成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铣床工作台,包括工作台主体,所述工作台主体下侧沿其长度或宽度方向直线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中固定嵌设有减震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减震槽,在工作台主体上安装减震组件,提高该铣床工作台的抗震性能,降低工作台震动对工件铣削作业的影响,极大提高成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下底座和弹性组件,所述下底座与减震槽呈插接设置,且所述下底座与减震槽之间形成有用于嵌设弹性组件的容纳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成型于下底座与减震槽之间的容纳腔,向工作台主体中设置弹性组件;利用弹性组件良好的缓冲抗震性能,提高工作台整体抗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在容纳腔中至少竖直堆叠设有两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橡胶垫片良好的弹性和缓冲能力,提高工作台的抗震效果;同时,由于多组橡胶垫片呈竖直堆叠设置,当工作台受到强烈冲击发生轻微移位时,各橡胶垫片可逐级变形和移位,起到逐渐效果冲击动能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台的抗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钢片,所述钢片与橡胶垫片在容纳腔中呈交替堆叠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垫片之间设置钢片,在保证工作台抗震能力的同时,提高弹性组件的结构强度,有助于提高工作台的承压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组件上方设有盖板,所述弹性组件通过盖板抵紧减震槽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组件的承压能力;同时,配合下底座,还能提高减震组件的整体性,提高橡胶垫片及钢片的复位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铅芯棒,所述铅芯棒竖直穿设各钢片和橡胶垫片,且所述铅芯棒的上下两端分别抵紧盖板和下底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竖直穿设各橡胶垫片和钢片的铅芯棒,当工作台受到冲击时,铅芯棒能够塑性变形并吸收冲击动能,进而提高工作台抗震能力;同时,铅芯棒还能有效辅助橡胶垫片和钢片复位,延长该减震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底座上内凹成型有用于嵌设弹性组件的梯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下底座上的梯形槽,将弹性组件整体嵌设梯形槽中,当工作台受到冲击时,弹性组件与梯形槽内壁之间相互挤压,使得弹性组件发生塑性变形,能够起到耗能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台的抗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底座周侧一体成型有翼板,所述翼板与工作台主体呈可拆卸固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翼板将下底座与工作台主体固定成一体,提高工作台的整体性,避免工作台主体与减震组件之间由于紧密性不够而出现不必要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翼板与工作台主体之间抵紧设置有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翼板与工作台主体之间设置缓冲垫,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工作台的抗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铣床,利用上述铣床工作台,极大提高铣床铣削加工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二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铣床,包括上述铣床工作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述铣床工作台应用到对应铣床当中,极大提高铣床的抗震能力,有助于提高铣削加工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借助成型于工作台主体上的减震槽,配合下底座及盖板,将交替堆叠设置的多层橡胶垫片和钢片固定嵌设于容纳腔中,利用弹性组件良好的弹性变形能力,以及相邻橡胶垫片与钢片之间的位移,耗能效果极佳,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台及铣床整体的抗震能力,极大提高了铣床铣削加工质量,有助于提高最终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主要用于体现工作台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主要用于体现工作台具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主要用于体现工作台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主要用于体现铣床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工作台;11、工作台主体;111、减震槽;2、减震组件;21、下底座;211、梯形槽;212、翼板;22、弹性组件;221、橡胶垫片;222、钢片;23、盖板;3、容纳腔;4、铅芯棒;5、橡胶围裙;6、缓冲垫;7、机架;8、机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见附图1-2,一种铣床工作台,主要用于防止待加工的工件,包括工作台主体11,工作台主体11尺寸大致为1270*254,并采用高频淬火处理,在铣床上手动进给极为灵活;工作台主体11的下侧沿其长度方向内凹成型有减震槽111,减震槽111中嵌设有用于提高工作台1整体抗震能力的减震组件2。

参见附图2-3,减震组件2包括下底座21,下底座21与减震槽111呈插接设置;下底座21与减震槽111底部之间形成有容纳腔3,且其上内凹成型有梯形槽211;梯形槽211中嵌设有橡胶垫片221和钢片222,橡胶垫片221和钢片222在梯形槽211中呈垂直交替设置,并均至少设有2组;各橡胶垫片221与钢片222整体构成了主要起耗能作用的弹性组件22,且弹性组件22的上表面设有盖板23;弹性组件22与盖板23整体嵌设与容纳腔3中,且弹性组件22通过盖板23抵紧减震槽111底部。

为进一步提高减震组件2的抗震能力,上述橡胶垫片221和钢片222中竖直穿设有铅芯棒4,铅芯棒4与各橡胶垫片221及钢片222呈抵紧设置,其上下两端分别抵紧盖板23和下底座21,并沿工作台主体11的长度方向至少均匀间隔设有两组。同时,减震组件2周侧还硫化固定有一层橡胶围裙5,能够有效缓冲来自工作台1侧面的冲击。

上述下底座21周侧一体成型有翼板212,翼板212与工作台主体11下表面呈平行设置,且翼板212与工作台主体11之间抵紧设置有缓冲垫6;缓冲垫6采用橡胶材质,而翼板212则通过螺栓与工作台主体1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借助成型于工作台主体11下侧的减震槽111,将减震组件2整体嵌设于减震槽111中;利用抵紧设置于下底座21和盖板23之间的弹性组件22,借助弹性组件22良好的弹性变形能力,以及相邻橡胶垫片221与钢片222之间的移位,起到有效的耗能作用,降低外界冲击对工作台1的影响,提高工作台1整体抗震能力。

实施例2:参见附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铣床,主要用于工件的铣削加工作业,包括机架7,机架7上架设有上述工作台1;并且,工作台1的上方架设有机头8,机头8采用炮塔铣机头8结构,可更换3HP/5HP不同功率,转速范围也比较广。

工作中,待加工的工件配合特定工装夹具固定于工作台1上,随着工作台1持续进给,机头8上的铣刀之间对工件完成铣削作业。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上述工作台1应用于铣床当中,利用工作台1所具有的良好的抗震能力,降低外界冲击及工作台1振动对工件铣削作业的影响,有助于提高铣削精度,从而极大提高铣削加工质量,大大提高最终成品的质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