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体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3572发布日期:2018-09-14 21:54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成型设备,特别是一种芯体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芯体应用于换热器、蒸发器和泠凝器中,实现的是热量的快速交换。芯体主要由扁管和翅片组成,芯体的形状有板状和管状。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弧形管翅式散热器芯体【申请号:201020678874.X;公开号:CN 201945208U】。这种弧形管翅式散热器芯体,包括顶板、底板、侧板和翅片;其特征在于:呈弧形结构的顶板和底板固定在两块侧板之间形成一个扇形的框架结构,侧板上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腰形槽孔;顶板和底板之间有若干弯曲成弧形结构且两端分别插在两侧板的腰形槽孔中的型材扁管,各相邻型材扁管之间固定有翅片,型材扁管中设有若干通道。

该专利中公开的芯体虽然简单紧凑,但是,该芯体没有相应的成型设备,不同弧度的芯体,需要使用专用的模具,通用性差,因此,设计出一种芯体成型设备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芯体成型设备,该成型设备具有通用性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芯体成型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部设置有升降架,升降架与一能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相连,升降架上设置有上成型模组件,机架下部固定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下成型模组件。

本成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需要成型的芯体放入到机架上,通过驱动机构使升降架向下移动,升降架带动上成型模组件向下移动,在上成型模组件和下成型模组件的共同作用下,将芯体压成弧形,由于上成型模组件和下成型模组件的弧度可以调节,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弧度的芯体成型作业,通用性强。

所述上成型模组件包括若干上成型轴,上成型轴水平固定在上移动条上,上移动条和上导杆的下端相连,上导杆的上端套设在上导套中,上导套固定在升降架上,升降架上还具有能将上移动条锁定住的上锁定件。

当需要不同的成型弧度时,通过将上成型轴向上移动,并使外侧上成型轴的移动量大于内侧上成型轴的移动量,上成型轴可形成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通过上锁定件将上移动条锁定住,调节方便;上成型轴初始状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上锁定件包括上液压缸,上液压缸固定在升降架上,上液压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上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和上移动条相连。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上液压缸可提供足够的锁紧力,避免其出现意外打滑。

所述下成型模组件包括若干下成型轴,下成型轴水平固定在下移动条上,且下成型轴能与上成型轴相接触,下移动条和下导杆的上端相连,下导杆的下端套设在下导套中,下导套固定在固定架上,固定架上还具有能将下移动条锁定住的下锁定件。

当需要不同的成型弧度时,通过将下成型轴向上移动,并使外侧下成型轴的移动量大于内侧下成型轴的移动量,下成型轴可形成向下凹入的弧形结构,通过下锁定件将下移动条锁定住,调节方便;下成型轴初始状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下锁定件包括下液压缸,下液压缸固定在固定架上,下液压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下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和下移动条相连。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下液压缸可提供足够的锁紧力,避免其出现意外打滑。

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能使下成型轴向上移动的推动结构,推动结构包括安装板、导轨一、导轨二、滑块一、滑块二、移动座、丝杆、螺母和推动杆,安装板固定在机架上,且安装板位于固定架下方,导轨一水平固定在安装板上,且导轨一与下成型轴相互垂直,滑块一设置在导轨一上,移动座固定在滑块一上,移动座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移动组件相连,丝杆竖直设置在移动座上,丝杆的端部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组件相连相连,螺母螺纹连接在丝杆上,螺母和轴承的内圈相连,轴承的外圈和升降座中部相连,推动杆下端和升降座一端相连,推动杆上端为推送部,且推送部能与下移动条相接触,导轨二竖直固定在移动座上,滑块二设置在导轨二上,滑块二和升降座另一端相连。

当需要不同的成型弧度时,通过驱动机构使升降架向下移动,升降架带动上成型轴向下移动,使上成型轴和下成型轴相接触,通过移动组件带动移动座左右移动,移动座带动推动杆左右移动,使推动杆位于相应下移动条的正下方,通过动力组件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螺母转动,螺母使升降座向上移动,升降座带动推动杆向上移动,推动杆推动下移动条向上移动,下移动条带动下成型轴向上移动,下成型轴带动上成型轴向上移动,使上成型轴和下成型轴位于所需位置后,控制相应的上液压缸和下液压缸动作,将上成型轴和下成型轴锁定住,重复上述动作,可形成所需的成型弧度,推送快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芯体成型设备具有该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上成型轴和下成型轴的弧度可以调节,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弧度的芯体成型作业,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去部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拆去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固定架;3、下移动条;4、下成型轴;5、上成型轴;6、上移动条;7、升降架;8、下液压缸;9、上液压缸;11、上导杆;12、上导套;13、下导套;14、下导杆;15、安装板;16、滑块一;17、导轨一;18、升降座;19、推动杆;21、丝杆;22、导轨二;23、滑块二;24、移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芯体成型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上部设置有升降架7,升降架7与一能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相连,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采用的是现有技术,只需实现升降架7上下移动即可;升降架7上设置有上成型模组件,机架1下部固定有固定架2,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固定架2;固定架2上设置有下成型模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2上还设置有能将芯体定位住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采用的是现有技术,只需实现将芯体定位住即可。

上成型模组件包括若干上成型轴5,在本实施例中,上成型轴5的数量为三十二个;上成型轴5水平固定在上移动条6上,在本实施例中,上成型轴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上移动条6上;上移动条6和上导杆11的下端相连,上导杆11的上端套设在上导套12中,上导套12固定在升降架7上,升降架7上还具有能将上移动条6锁定住的上锁定件。

上锁定件包括上液压缸9,上液压缸9固定在升降架7上,在本实施例中,上液压缸9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升降架7上;上液压缸9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上液压缸9的活塞杆端部和上移动条6相连。

下成型模组件包括若干下成型轴4,在本实施例中,下成型轴4的数量为三十二个;下成型轴4水平固定在下移动条3上,在本实施例中,下成型轴4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下移动条3上;且下成型轴4能与上成型轴5相接触,下移动条3和下导杆14的上端相连,下导杆14的下端套设在下导套13中,下导套13固定在固定架2上,固定架2上还具有能将下移动条3锁定住的下锁定件。

下锁定件包括下液压缸8,下液压缸8固定在固定架2上,在本实施例中,下液压缸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固定架2上;下液压缸8的活塞杆竖直向上,下液压缸8的活塞杆端部和下移动条3相连。

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使下成型轴4向上移动的推动结构,推动结构包括安装板15、导轨一17、导轨二22、滑块一16、滑块二23、移动座24、丝杆21、螺母和推动杆19,安装板15固定在机架1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且安装板15位于固定架2下方,导轨一17水平固定在安装板15上,且导轨一17与下成型轴4相互垂直,滑块一16设置在导轨一17上,移动座24固定在滑块一16上,移动座24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移动组件相连,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组件采用的是现有技术,只需实现移动座24的来回移动即可;丝杆21竖直设置在移动座24上,丝杆21的端部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组件相连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采用的是现有技术,只需实现丝杆21的转动即可;螺母螺纹连接在丝杆21上,螺母和轴承的内圈相连,轴承的外圈和升降座18中部相连,推动杆19下端和升降座18一端相连,推动杆19上端为推动部,且推动部能与下移动条3相接触,导轨二22竖直固定在移动座24上,滑块二23设置在导轨二22上,滑块二23和升降座18另一端相连。

本成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驱动机构使升降架7向下移动,升降架7带动上成型轴5向下移动,使上成型轴5和下成型轴4相接触,通过移动组件带动移动座24左右移动,移动座24带动推动杆19左右移动,使推动杆19位于相应下移动条3的正下方,通过动力组件带动丝杆21转动,丝杆21带动螺母转动,螺母使升降座18向上移动,升降座18带动推动杆19向上移动,推动杆19推动下移动条3向上移动,下移动条3带动下成型轴4向上移动,下成型轴4带动上成型轴5向上移动,使上成型轴5和下成型轴4位于所需位置后,控制相应的上液压缸9和下液压缸8动作,将上成型轴5和下成型轴4锁定住,重复上述动作,上成型轴5形成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下成型轴4形成向下凹入的弧形结构;将需要成型的芯体放到下成型轴4上,在上成型轴5和下成型轴4的作用下,将芯体压成弧形;在本实施例中,上成型轴5和下成型轴4在自由状态下,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下复位。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