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定位的螺丝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6909发布日期:2018-07-13 17:1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丝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定位的螺丝模具。



背景技术:

螺丝模具是做螺丝的道具。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螺丝模具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打头模定位结构,在为螺丝进行打头过程中产生偏差,造成打模裂缝、头部双层、头部开裂、裂角等现象造成螺丝头毁坏,没有设置缓冲装置,打头模下压打头的过程中与螺丝头接触瞬间对螺丝产生巨大压力容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定位的螺丝模具,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没有设置打头模定位结构,在为螺丝进行打头过程中产生偏差,造成打模裂缝、头部双层、头部开裂、裂角等现象造成螺丝头毁坏,没有设置缓冲装置,打头模下压打头的过程中与螺丝头接触瞬间对螺丝产生巨大压力容易造成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定位的螺丝模具,包括提杆、凹槽、底座、支架座、打头模、T型槽、T型块、冲头、通孔、螺丝、放置孔、第一缓冲板、第一弹簧、第二缓冲板、第三缓冲板、第二弹簧、第四缓冲板、支撑端、连接杆和手握端,所述底座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侧设置有提杆,所述底座顶部四周设置有支架座,所述支架座一侧开设有T型槽,所述支架座一侧安装有打头模,所述打头模外侧四周设置有T型块,所述打头模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冲头,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侧设置有螺丝,所述放置孔底部中心处设置有通孔,所述放置孔底部且位于通孔外侧均设置有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底部设置有第二缓冲板,所述T型槽底部设置有第三缓冲板,所述第三缓冲板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底部设置有第四缓冲板,所述提杆一端设置有支撑端,所述支撑端底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设置有手握端。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支架座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第二缓冲板通过粘接剂粘接。

优选的,所述冲头为十字形。

优选的,所述放置孔孔径与螺丝头部直径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打头模定位结构,通过支架座上设置的T型槽与打头模上的T型块配合在为螺丝进行打头过程中进行垂直下压避免造成偏差,有效避免打模裂缝、头部双层、头部开裂、裂角等现象避免螺丝头毁坏,设置了缓冲装置,打头模下压打头的过程中与螺丝头接触瞬间对螺丝产生巨大压力,通过螺丝与第一缓冲板、第一弹簧和第二缓冲板作用以及打头模与第三缓冲板、第二弹簧和第四缓冲板作用相互进行缓冲,避免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头模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T型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提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提杆;2、凹槽;3、底座;4、支架座;5、打头模;6、T型槽;7、T型块;8、冲头;9、通孔;10、螺丝;11、放置孔;12、第一缓冲板;13、第一弹簧;14、第二缓冲板;15、第三缓冲板;16、第二弹簧;17、第四缓冲板;18、支撑端;19、连接杆;20、手握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定位的螺丝模具,包括提杆1、凹槽2、底座3、支架座4、打头模5、T型槽6、T型块7、冲头8、通孔9、螺丝10、放置孔11、第一缓冲板12、第一弹簧13、第二缓冲板14、第三缓冲板15、第二弹簧16、第四缓冲板17、支撑端18、连接杆19和手握端20,底座3一侧开设有凹槽2,凹槽2内侧设置有提杆1,底座3顶部四周设置有支架座4,支架座4一侧开设有T型槽6,支架座4一侧安装有打头模5,打头模5外侧四周设置有T型块7,打头模5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冲头8,底座3顶部开设有放置孔11,放置孔11内侧设置有螺丝10,放置孔11底部中心处设置有通孔9,放置孔11底部且位于通孔9外侧均设置有第一缓冲板12,第一缓冲板12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底部设置有第二缓冲板14,T型槽6底部设置有第三缓冲板15,第三缓冲板15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底部设置有第四缓冲板17,提杆1一端设置有支撑端18,支撑端18底部安装有连接杆19,连接杆19底部设置有手握端20。

为了更好的将底座3和支架座4紧密结合,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3和支架座4通过焊接连接。

为了更好的将底座3和第二缓冲板14紧密结合,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3和第二缓冲板14通过粘接剂粘接。

为了提供十字型凹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冲头8为十字形。

为了保证放置孔11和螺丝10完美贴合,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放置孔11孔径与螺丝10头部直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底座3顶部中心设置有通孔9和放置孔11,在放置孔11底部设置了依次由第一缓冲板12、第一弹簧13和第二缓冲板14构成的缓冲结构,有效的对螺丝10进行打头时的巨大压力进行缓冲,通过提杆1在凹槽2内移动将螺丝10排出底座3,提杆1由支撑端18、连接杆19和手握端20构成,底座3顶部设置有支架座4,支架座4上的T型槽6与打头模5上的T型块7相配合,下压时通过T型槽6内由第三缓冲板15、第二弹簧16和第四缓冲板17构成的缓冲结构同样起到缓冲作用,打头模5的底部中心则设置了十字冲头8便于将螺丝10压成十字螺丝10,设置了打头模5定位结构,通过支架座4上设置的T型槽6与打头模5上的T型块6配合在为螺丝10进行打头过程中进行垂直下压避免造成偏差,有效避免打模裂缝、头部双层、头部开裂、裂角等现象避免螺丝10头毁坏,设置了缓冲装置,打头模5下压打头的过程中与螺丝10头接触瞬间对螺丝产生巨大压力,通过螺丝10与第一缓冲板12、第一弹簧13和第二缓冲板14作用以及打头模5与第三缓冲板15、第二弹簧16和第四缓冲板17作用相互进行缓冲,避免造成损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