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冲孔的复合上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6910发布日期:2018-07-13 17:1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预防温热精锻,涉及零部件的精锻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整形冲孔的复合上模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冲孔模具结构为简易的上模冲头与卸料机构组成。冲孔时,上模冲孔后卸料机构挡料防止工件粘住冲头卡死。具有冲孔时工件变形、精度下降,尺寸要求较高工件冲孔后需要通过后续精整方法达到要求,成本较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预防温热精锻,对台阶、法兰边、油槽等部位尺寸要求精度高的工件的冲孔变形,提高了冲孔后工件的尺寸精度,对尺寸要求高,又需要冲孔的工件提高了正品率的整形冲孔的复合上模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形冲孔的复合上模装置,具有与冲孔下模相对应的上模座和上模套;所述上模套连接在上模座的下方,且上模座的内壁与上模套的内壁同心对齐;所述上模座内上下设有上模垫块A和上模垫块B;所述上模套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上模大垫板、上模固定板和上模镶套;所述上模垫块B的内部设有上模垫块;所述上模垫块的上端与氮气弹簧的底部接触,下端通过若干均布于上模垫块上的上模顶杆可与滑动置于上模镶套内的整形上模相接触;所述上模镶套通过上模压紧圈和紧固件连接于上模套上;所述整形上模内设有与整形上模同轴设置的上冲头。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模镶套的外壁上开设有槽;所述上模压紧圈的上表面与上模镶套外壁的槽面相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模顶杆具有3~6根。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垫板A的底面与上模垫块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间距L1,上模垫块的底面与上模大垫板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L5;上模固定板底部面和整形上模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间距L2,整形上模的台阶面与上模压紧圈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间距L6,0 mm≤L1、L2、L5、L6≤50mm。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固定板的底面与上模压紧圈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间距L4;所述上模垫板A的底面与上模大垫板的顶面之间的间距为L3,L l+L5≤L3、L2+L6≤L4。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模顶杆的直径φA≥4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预防温热精锻,对台阶、法兰边、油槽等部位尺寸要求精度高的工件的冲孔变形,提高了冲孔后工件的尺寸精度,对尺寸要求高,又需要冲孔的工件提高了正品率的整形冲孔。

(2)本实用新型向下卸料,减少了原卸料机构对锻件的磕碰伤风险;顶出卸料与整形上模结合,预防冲孔时工件变形;顶出卸料与整形上模结合,对冲孔后变形的工件整形尺寸矫正。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冲孔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形上模对锻件整形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氮气弹簧、2.上模垫板A、3.上模垫块、4.上模垫板B、5.上模大垫板、6.上模顶杆、7.上模套、8.上模固定板、9.上模镶套、10.上冲头、11.整形上模、12.上模压紧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与冲孔下模相对应的上模座和上模套;所述上模套连接在上模座的下方,且上模座的内壁与上模套的内壁同心对齐;所述上模座内上下设有上模垫块A和上模垫块B;所述上模套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上模大垫板、上模固定板和上模镶套;所述上模垫块B的内部设有上模垫块;所述上模垫块的上端与氮气弹簧的底部接触,下端通过若干均布于上模垫块上的上模顶杆可与滑动置于上模镶套内的整形上模相接触;所述上模镶套通过上模压紧圈和紧固件连接于上模套上;所述整形上模内设有与整形上模同轴设置的上冲头。

上模镶套的外壁上开设有槽;所述上模压紧圈的上表面与上模镶套外壁的槽面相接触。

上模顶杆具有3~6根。

上模垫板A的底面与上模垫块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间距L1,上模垫块的底面与上模大垫板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L5;上模固定板底部面和整形上模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间距L2,整形上模的台阶面与上模压紧圈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间距L6,0 mm≤L1、L2、L5、L6≤50mm。

上模固定板的底面与上模压紧圈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间距L4;所述上模垫板A的底面与上模大垫板的顶面之间的间距为L3,L l+L5≤L3、L2+L6≤L4。

上模顶杆的直径φA≥4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1、整形冲孔的复合上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冲孔时,模架合模,整形优先上模与工件上表面贴合,氮气弹簧受力缩短通过上模垫块、上模顶杆向整形上模提供压力,对工件位置进行固定校正;

2、孔时整形上模只受氮气弹簧压力,冲孔后机床继续下压,整形上模具与冲头固定板接触,由机床提供稳定压力对工件整形;

3、模顶杆均匀分布(一般为3~6根),传递氮气弹簧压力,保证整形上模受力均匀。

图1为未冲孔状态,整形上对工件位置固定校正,压紧工件,为冲孔做准备。

图2中,工件冲孔状态,整形上模具还没有与冲头固定板接触,此时有氮气弹簧对整形上模提供下压力,预防锻件冲孔时变形。

图3中,整形上模对锻件整形状态,整形上模与冲头固定板接触,机床为整形上模具提供稳定的压力,对冲孔件进行整形,保证冲孔后工件的尺寸要求。

(实施例2)

L3=60mm、L4=50mm、5mm≤L1≤35mm、0mm≤L5≤30mm、0mm≤L2≤40mm、

0mm≤L6≤40mm、A=12mm;用于热锻四工位结合齿冲孔成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