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触簧系统智能辅助钎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7090发布日期:2018-07-13 17:20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触簧系统智能辅助钎焊装置。



背景技术:

高可靠性密封电磁继电器触簧系统的常闭触点压力、常开触点间隙、簧片变形量控制等是关键参数,其影响继电器性能指标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通常,电磁继电器触簧系统传统装配过程由钎焊和调试两道工序组成。该工艺过程是先通过钎焊工序后将簧片与引出杆进行焊接固定,再进入调试工序,通过反复的调整簧片变形量,从而使常开触点压力、常闭触点间隙满足参数要求。然而,该工艺方法存在的操作复杂,效率低;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影响大;测试塞片不洁净容易导致触点受污染,影响接触电阻参数指标;调试后簧片易变形、有应力,容易出现参数不稳定、一致性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高可靠性密封电磁继电器触簧系统装配工艺方法所处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触簧系统智能辅助钎焊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电磁继电器触簧系统智能辅助钎焊装置,包括焊接操作平台、测力计、图像采集装置和计算机;电磁继电器的底座水平放置在焊接操作平台上;该底座上设有至少一组触簧引出杆,其中每组触簧引出杆均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动触簧引出杆和位于动触簧引出杆两侧的静合静触簧引出杆和动合静触簧引出杆;图像采集装置位于焊接操作平台上方,并实时采集当前底座图像;测力计设置在焊接操作平台上,并用于推动底座上的动触簧运动;计算机对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底座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底座上所放置触簧及其辅助件的当前位置,以辅助动触簧、静合静触簧和动合静触簧的钎焊。

上述方案中,图像采集装置为工业相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当前电磁继电器的底座图像,并将图像送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得到底座上所放置触簧及其辅助件的当前位置,并在计算机的辅助下,通过对动触簧、静合静触簧和动合静触簧的位置进行调整后,使之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将其焊接到相应的引出杆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钎焊操作与调试操作的同时进行,并免除了后续对已经焊接好的触簧进行反复调整的繁琐过程,从而能够在确保触簧系统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快速完成触簧的装配过程,具有生产过程简单、低成本、高可靠性和免调整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磁继电器触簧系统智能辅助钎焊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磁继电器的定位环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电磁继电器的定位塞片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动触簧引出杆;3、动触簧;4、静合静触簧引出杆;5、静合静触簧;6、动合静触簧引出杆;7、动合静触簧;8、定位环;9、定位塞片;10、焊接操作平台;11、测力计;12、图像采集装置;13、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电磁继电器触簧系统智能辅助钎焊装置,如图1所示,由焊接操作平台10、测力计11、图像采集装置12和计算机13组成。

电磁继电器的底座1水平放置在焊接操作平台10上。该底座1上设有至少一组触簧引出杆,其中每组触簧引出杆均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动触簧引出杆2和位于动触簧引出杆2两侧的静合静触簧引出杆4和动合静触簧引出杆6。

图像采集装置12位于焊接操作平台10上方,并实时采集当前底座1图像。在本实用新型中,图像采集装置12为工业相机。

测力计11设置在焊接操作平台10上,并用于推动底座1上的动触簧3运动。

计算机13对图像采集装置12采集的底座1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底座1上所放置触簧及其辅助件的当前位置,以辅助动触簧3、静合静触簧5和动合静触簧7的钎焊。

上述装置的运行过程如下:

步骤1、将电磁继电器的底座1水平放置在焊接操作平台10上,该底座1上设有至少一组触簧引出杆,其中每组触簧引出杆均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动触簧引出杆2和位于动触簧引出杆2两侧的静合静触簧引出杆4和动合静触簧引出杆6。

步骤2、位于焊接操作平台10上方的图像采集装置12实时采集当前底座1图像,并将图像送入计算机13中进行处理,得到底座1上所放置触簧及其辅助件(定位环8和定位塞片9)的当前位置。

步骤3、将定位环8套入底座1上的静合静触簧5出杆,并将动触簧3的末端套入底座1上的动触簧引出杆2。

步骤4、在计算机13图像显示的辅助下,人为手动调整动触簧3的位置,并通过人眼来判断动触簧3的前端是否与定位环8紧贴;此时焊接操作平台10将动触簧3的末端焊接在动触簧引出杆2上,完成动触簧3的钎焊。焊接完成后取出定位环8。参见图2。

步骤5、利用测力计11推动底座1上的动触簧3的前端,当测力计11上的压力读数与给定的压力推荐值一致时,图像采集装置12采集当前电磁继电器的底座1图像,并将该图像送入到计算机13中获得动触簧3的虚拟位置。

步骤6、使用测力计11继续推动底座1上的动触簧3,以为静合静触簧5的焊机留出空间。将静合静触簧5的末端套入底座1上的静合静触簧5出杆上。

步骤7、在计算机13图像显示的辅助下,人为手动调整静合静触簧5的位置,并通过人眼来判断静合静触簧5的前端是否与动触簧3的虚拟位置相切;此时焊接操作平台10将静合静触簧5的末端焊接在静合静触簧5出杆上,完成静合静触簧5的钎焊。

步骤8、将测力计11撤除,让动触簧3复位。将动合静触簧7的末端套入底座1上的动合静触簧引出杆6上。在动合静触簧7与动触簧3之间放入1片定位塞片9,用于控制动合静触簧7与动触簧3之间的间隙。参见图3。

步骤9、在计算机13图像显示的辅助下,人为手动调整动合静触簧7的位置,并通过人眼来判断动合静触簧7的前端是否与定位塞片9紧贴;此时焊接操作平台10将动合静触簧7的末端焊接在动合静触簧引出杆6上,完成动合静触簧7的钎焊。焊接完成后取出定位塞片9。

步骤10、取出定位塞片9之后,计算机13还需要对动合静触簧7与动触簧3之间的间隙即常开触点间隙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提示常开触点间隙参数是否合格。

步骤11、至此完成一组触簧的焊接。当需要对下一组触簧进行焊接时,则将底座1组沿中心旋转180°后,重复步骤3-10进行另一组触簧的钎焊及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但这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获得的其它实施方式,均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