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工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4815发布日期:2018-08-28 23:57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夹具,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工装,即工艺装备:指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工位器具等。工装为其通用简称。夹具是加工时用来迅速紧固工件,使机床、刀具、工件保持正确相对位置的工艺装置。也就是说工装夹具是机械加工不可缺少的部件,在机床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复合、智能、环保方向发展的带动下,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方向发展。现有的数控车床上的工装夹具几乎都是通过三角卡盘进行夹紧零部件,但是该种方式都需要通过手工进行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十分危险,给人们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工装夹具,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工装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大固定环、小固定环、电机、电机杆、工件、小轴承、固定孔、电动伸缩杆、大轴承和活塞杆,所述夹具本体的中部设有所述大固定环,所述大固定环的中部设有所述小固定环,所述小固定环的中部设有所述工件,所述小固定环的一侧设有所述电机杆,所述电机杆的一端设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杆的另一端设有所述工件,所述小固定环的一侧设有所述小轴承,所述小固定环的四周均设有所述固定孔,所述大固定环的一侧设有所述大轴承,所述大固定环的内部四周均设有所述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上设有所述活塞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大固定环通过所述大轴承固定在所述电机杆上,所述小固定环通过所述小轴承固定在所述电机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大固定环的内壁上,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设有橡胶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和所述电动伸缩杆均与所述夹具本体上的电源开关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杆的直径小于所述固定孔的直径,所述大固定环和所述小固定环均采用硬度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便于拆卸的工装夹具,该装置可以应用到数控车床上的夹具,不仅提高效率,节约时间,而且给人们更换零部件带来更大的方便,保障工人的安全,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保暖鞋本体;2、电源控制板;3、气垫;4、活塞头;5、输气管;6、微型气筒;7、微型电动伸缩杆;8、鞋底板;9、出气孔;10、电热丝;11、防滑钉;12、蓄电池;13、电热丝温度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工装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大固定环2、小固定环3、电机4、电机杆5、工件6、小轴承7、固定孔8、电动伸缩杆9、大轴承10和活塞杆11,夹具本体1的中部设有大固定环2,大固定环2的中部设有小固定环3,小固定环3的中部设有工件6,小固定环3的一侧设有电机杆5,电机杆5的一端设有电机4,电机杆5的另一端设有工件6,小固定环3的一侧设有小轴承7,小固定环3的四周均设有固定孔8,大固定环2的一侧设有大轴承10,大固定环2的内部四周均设有电动伸缩杆9,电动伸缩杆9上设有活塞杆11。

大固定环2通过大轴承10固定在电机杆5上,小固定环3通过小轴承7固定在电机杆5上。

电动伸缩杆9通过螺栓固定在大固定环2的内壁上,活塞杆11的一端设有橡胶套。

电机4和电动伸缩杆9均与夹具本体1上的电源开关电性连接。

活塞杆11的直径小于固定孔8的直径,大固定环2和小固定环3均采用硬度钢材料制成。

该装置是一种便于拆卸的工装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大固定环2、小固定环3、电机4、电机杆5、工件6、小轴承7、固定孔8、电动伸缩杆9、大轴承10和活塞杆11,使用的时候通过电源开关,让大固定环2上的电动伸缩杆9把活塞杆11从固定孔8伸进小固定环3中,从而抵住零部件,达到夹紧的作用,当需要拆卸的时候,通过电源开关,让电动伸缩杆9把活塞杆11从小固定环3缩回到大固定环2上,从而从小固定环3取出工件6,给人们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便于拆卸的工装夹具,该装置可以应用到数控车床上的夹具,不仅提高效率,节约时间,而且给人们更换零部件带来更大的方便,保障工人的安全,节省人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