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引脚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9543发布日期:2018-11-09 21:3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引脚折弯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电子连接器引脚折弯装置,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电子连接器有很多是使用插针式引脚来完成电连接的,有的引脚需要进行折弯,目前折弯装置多采用冲压的方式来折弯的,如专利CN 107052198 A公开了一种引脚折弯机,该折弯机就是采用了冲压的方式实现引脚折弯的,且对所有引脚实行同步折弯,以提高效率;但很多电子连接器的引脚设有多排,且不同引脚的宽度和厚度也存在不同,若同步折弯则对每个引脚施加的力相同,对不同的引脚所产生的折弯效果就会存在明显的差别;而且采用冲压方式可能会对部分镀锡的引脚造成划伤或压伤等,影响连接器的连接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折弯效果好的连接器引脚折弯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接器引脚折弯机,包括机架、步进装置、推杆装置、折弯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步进装置、推杆装置、折弯装置和检测装置均位于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有若干个工位,所述连接器可在步进装置的带动下在若干个工位上依次移动,连接器的引脚向上设置,所述折弯装置设有若干个,检测装置和若干个折弯装置均对应一个工位,所述推杆装置位于引脚的前方且前端可伸出并紧抵于引脚上,所述折弯装置包括升降气缸、连接座、折弯板、齿轮和翻转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固定在机架上,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连接座内设有转轴,转轴与连接座转动连接,折弯板固定在转轴上,转轴一端伸出连接座并与齿轮的轴部固定连接,翻转气缸位于齿轮一侧,翻转气缸的输出端设有齿条,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折弯板可在升降气缸的带动下上下运动,并可在翻转气缸的带动下随转轴转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为:当所述连接器的引脚至少设有两排时,折弯板的厚度小于相邻两排引脚之间的距离,折弯板可在升降气缸的带动下伸入相邻两排引脚之间。

折弯板上设有与引脚相匹配的凹槽。

所述步进装置包括步进气缸、导轨、滑动座和若干个夹爪,滑动座与步进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滑动座可在步进气缸带动下沿导轨滑动,夹爪固定在滑动座上,夹爪可将连接器在工位上夹起或放下。

所述推杆装置包括推进气缸和推杆,推杆固定在推进气缸的输出端上,推杆可在推进气缸的作用下向前伸出,所述推杆设有若干个且与工位一一对应。

该折弯机还包括整形装置,每个所述整形装置对应一个工位,整形装置包括整形气缸和压板,所述压板固定在整形气缸的输出端上,压板底部设有与引脚相匹配的凹槽。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探针和探头,所述探针位于检测装置对应的工位上,当连接器放入工位后,探针与引脚一端连接,所述探头位于该工位对应的推杆上,探头前端设有与引脚相对应的测试孔,引脚另一端可插入探测孔。

所述机架一侧设有导槽,所述转轴穿过导槽并与导槽滑动连接。

所述工位上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有夹紧装置,所述连接器可通过夹紧装置固定于定位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推杆在引脚前方抵住,折弯板下降到引脚后部,通过齿轮转动带动折弯板翻转来实现引脚向前弯折,能对引脚折弯的位置和角度进行有效控制,而且对引脚不会造成过度的挤压,不会损伤引脚。

2、本实用新型折弯装置设有若干个,当连接器的引脚设有多排或不同引脚的尺寸不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控制推杆抵住引脚的位置和变换不同的折弯板来实现多个引脚的分步折弯,从而避免因同步折弯造成的弯折角度和位置存在偏差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设有整形装置,由于引脚多为金属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折弯后可能产生轻微的回弹现象,通过整形装置可对这娃内的角度进一步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接器与定位座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的附图标记为:机架1、折弯装2、连接座21、折弯板22、齿轮23、翻转气缸24、转轴25、升降气缸26、推杆装置3、推进气缸31、推杆32、步进装置4、进气缸41、导轨42、滑动座43、夹爪44、检测装置5、整形装置6、整形气缸61、连接器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引脚折弯机,主要针对汽车用连接器进行折弯,该连接器7设有两排引脚,每一排引脚均设有两种不同的尺寸,该折弯机包括机架1、步进装置4、推杆装置3、折弯装置2、检测装置5和整形装置6,步进装置4、折弯装置2和检测装置5均位于机架1上,机架1上设有若干个工位,连接器可在步进装置4的带动下在若干个工位上依次移动,连接器的引脚向上设置,步进装置4包括步进气缸41、导轨42、滑动座43和若干个夹爪44,滑动座43与步进气缸41的输出端连接,滑动座43可在步进气缸41带动下沿导轨42滑动,夹爪44固定在滑动座上,夹爪44可将连接器在工位上夹起或放下,如图4所示,工位上设有定位座11,定位座11上设有夹紧装置12,连接器可通过夹紧装置12固定于定位座11上。

本实施例中折弯装置2设有四个,整形装置6设有两个,检测装置5设有一个,每个折弯装置2、整形装置6和检测装置5均对应一个工位。

推杆装置3位于引脚的前方且前端可伸出并紧抵于引脚上,本实施例中推杆装置包括推进气缸31和推杆32,推杆32固定在推进气缸31的输出端上,推杆32可在推进气缸的作用下向前伸出,推杆32设有若干个且与工位一一对应,在连续的工作过程中由于每个工位都存在一个连接器,所以本实施例将多个推杆连接在一起,由一个推杆气缸31来推动。

本实施例中折弯装置2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连接座21、折弯板22、齿轮23、翻转气缸24、转轴25和升降气缸26,升降气缸固定在机架上,升降气缸26的输出端与连接座21固定连接,连接座21内设有转轴25,转轴25与连接座21转动连接,折弯板22固定在转轴25上,转轴25一端伸出连接座21并与齿轮23的轴部固定连接,翻转气缸24位于齿轮23一侧,翻转气缸24的输出端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23啮合,折弯板22可在升降气缸26的带动下上下运动,并可在翻转气缸24的带动下随转轴25转动,当翻转气缸24的输出端上下伸缩时,齿条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折弯板22转动,实现引脚的折弯,不会对引脚本身造成挤压伤害,采用齿轮和齿条的结构也能对折弯的角度进行准确的掌控。

本实施例中整形装置6包括整形气缸61和压板,压板固定在整形气缸61的输出端上,压板底部设有与引脚相匹配的凹槽,压板在整形气缸带动下上下移动,将回弹的引脚进一步弯折到预定角度。

检测装置5包括探针和探头,探针位于检测装置对应的工位上,当连接器7放入工位后,探针与引脚位于连接器内部的一端连接,探头位于该工位对应的推杆上,探头前端设有与引脚相对应的测试孔,若引脚折弯符合要求,则引脚另一端可插入探测孔,并与工位上的探针形成电回路,完成电性和物理形状的双重检测。

由于升降气缸4需带动整个折弯装置2其他结构一起上下移动,本实施例在机架1与折弯装置对应处设有导槽,转轴25穿过导槽并与导槽滑动连接,以此来对折弯装置2的上下移动进行引导,使下降的位置更为准确。

本实施例中折弯板22的厚度小于连接器相邻两排引脚之间的距离,折弯板22可在升降气缸的带动下伸入相邻两排引脚之间,折弯板22上设有与引脚相匹配的凹槽。

本实施例的折弯机使用时,连接器7先由步进装置4带动进入第一个折弯装置进行折弯,该折弯装置对应的推杆32在推进气缸的作用下向前伸出且前端紧抵于第一排尺寸较大的引脚上,折弯板22下降到该引脚后部,然后在翻转气缸24的带动下对第一排引脚进行折弯,折弯板22和推杆32复位,随后连接器7在步进装置4带动进入第二个折弯装置所在的工位,对第一排尺寸较小的引脚进行折弯,随后连接器7进入第一个整形装置6所在的工位,该工位对应的推杆前伸并抵住第一排引脚,由压板对回弹的第一排引脚进行下压整形,然后连接器7依次进入第三、第四个折弯装置进行第二排引脚的折弯,这两个折弯装置中折弯板22下降到第二排引脚的后部,对应的推杆抵住第二排引脚且抵住的位置高于第一排引脚,第二排引脚折弯后,连接器7进入第二个整形装置进行第二排引脚的整形,最后连接器7进入检测装置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方式得到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