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辅助装置及钻孔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99985发布日期:2018-08-31 20:08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孔辅助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钻孔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的工厂都会用到很多的机械设备,并且工厂会配备专门的维修团队对机器设备进行保养及维修,以确保生产的有序进行。维修团队在维修时会涉及到在圆柱状零件的中线上钻孔的情况。传统的钻孔方法是将圆柱状零件夹持在夹具上,然后将钻头对着圆柱状零件的最高点进行钻孔,由于钻头端部与圆柱状零件最开始是点接触,钻头顶在弧面上,钻头与弧面的接触点容易滑动,因此,钻头在弧面上找钻孔位置时耗时较长,而且钻出的孔很容易偏离圆柱状的中线,加工尺寸精度低,而且较细的钻头在钻孔过程中还会产生较大的振动,也会影响钻孔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提高在圆柱状零件上钻孔精度的钻孔辅助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在圆柱状零件上钻孔精度的钻孔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钻孔辅助装置,包括能够横跨圆柱状零件10的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1上设有固定座21,所述的固定座21上设有固定夹臂22,所述的固定夹臂22上设有能与圆柱状零件10外周面贴合的第一弧形槽23,所述的支撑架1上还设有能相对其滑行的活动座31,所述的活动座31上设有能与固定夹臂22配合而夹持圆柱状零件10的活动夹臂32,所述的活动夹臂32上设有能与圆柱状零件10外周面贴合的第二弧形槽33,所述的固定座21上铰接有第一辅助杆4并在相铰接位置形成第一铰接点a,所述的活动座31上铰接有第二辅助杆5并在相铰接位置形成第二铰接点b,所述的第一辅助杆4与第二辅助杆5通过套筒6转动连接,另外,所述的套筒6中心线至第一铰接点a的距离等于套筒6中心线至第二铰接点b的距离,并且在固定夹臂22与活动夹臂32夹持圆柱状零件10时,所述的第一铰接点a与第二铰接点b相对圆柱状零件10的中线10a对称。

如上所述的钻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上设有螺杆7,所述的螺杆7上设有螺母,所述的活动座31固定连接在螺母上,所述的支撑架1上还设有用于转动螺杆7的手柄8。

如上所述的钻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上设有滑轨,所述的活动座31上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槽。

如上所述的钻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辅助杆4和第二辅助杆5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的套筒6可拆卸地穿设在所述的通孔内。

如上所述的钻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夹臂22与活动夹臂32夹持圆柱状零件10时,所述的套筒6的下端与圆柱状零件10最高点之间的距离为0~2mm。

采用如上所述的钻孔辅助装置进行钻孔的钻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通过夹具9将圆柱状零件10夹紧;

b:将支撑架1横跨放置到圆柱状零件10上,并且固定夹臂22与圆柱状零件10的外周面贴合;

c:使活动座31相对支撑架1滑行,直至活动夹臂32与圆柱状零件10的外周面贴合,在此过程中,第一辅助杆4和第二辅助杆5相对固定座21和活动座31转动;

d:将钻头对准套筒6,并从套筒6内向下运动而在圆柱状零件10上钻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钻孔辅助装置包括能够横跨圆柱状零件的支撑架,在圆柱状零件上钻孔时,支撑架上的固定夹臂就靠紧圆柱状零件的一侧,然后通过调节活动座相对支撑架滑行,从而使得活动夹臂靠紧圆柱状零件的另一侧,于是固定夹臂和活动夹臂就将圆柱状零件夹持,在活动座相对支撑架滑行时,第一辅助杆和第二辅助杆分别相对固定座和活动座转动,并且第一辅助杆和第二辅助杆相接位置也发生转动,又因为套筒中心线至第一铰接点的距离等于套筒中心线至第二铰接点的距离,以及在固定夹臂与活动夹臂夹持圆柱状零件时,第一铰接点与第二铰接点相对圆柱状零件的中线对称,所以第一辅助杆和第二辅助杆相接位置的套筒就正好顶在圆柱状零件的最高点,亦即圆柱状零件的中线位置,然后钻头从套筒内插入,就能够确保钻头顶在圆柱状零件上并且不偏移,而且套筒也会减轻钻头的振动,从而提高钻孔的尺寸精度。

2、本发明钻孔方法操作简单,能够确保在圆柱状零件上的钻孔精度,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钻孔辅助装置与圆柱状零件配合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钻孔辅助装置上的套筒对准到圆柱状零件中线上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钻孔辅助装置与圆柱状零件配合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图3中c处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钻孔辅助装置,包括能够横跨圆柱状零件10的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1上设有固定座21,所述的固定座21上设有固定夹臂22,所述的固定夹臂22上设有能与圆柱状零件10外周面贴合的第一弧形槽23,所述的支撑架1上还设有能相对其滑行的活动座31,所述的活动座31上设有能与固定夹臂22配合而夹持圆柱状零件10的活动夹臂32,所述的活动夹臂32上设有能与圆柱状零件10外周面贴合的第二弧形槽33,所述的固定座21上铰接有第一辅助杆4并在相铰接位置形成第一铰接点a,所述的活动座31上铰接有第二辅助杆5并在相铰接位置形成第二铰接点b,所述的第一辅助杆4与第二辅助杆5通过套筒6转动连接,另外,所述的套筒6中心线至第一铰接点a的距离等于套筒6中心线至第二铰接点b的距离,并且在固定夹臂22与活动夹臂32夹持圆柱状零件10时,所述的第一铰接点a与第二铰接点b相对圆柱状零件10的中线10a对称。在圆柱状零件10上钻孔时,支撑架1上的固定夹臂22就靠紧圆柱状零件10的一侧,然后通过调节活动座31相对支撑架1滑行,从而使得活动夹臂32靠紧圆柱状零件10的另一侧,于是固定夹臂22和活动夹臂32就将圆柱状零件10夹持,在活动座31相对支撑架1滑行时,第一辅助杆4和第二辅助杆5分别相对固定座21和活动座31转动,并且第一辅助杆4和第二辅助杆5相接位置也发生转动,又因为套筒6中心线至第一铰接点a的距离等于套筒6中心线至第二铰接点b的距离,以及在固定夹臂22与活动夹臂32夹持圆柱状零件10时,第一铰接点a与第二铰接点b相对圆柱状零件10的中线对称,所以第一辅助杆和4第二辅助杆5相接位置的套筒6就正好顶在圆柱状零件10的最高点,亦即圆柱状零件10的中线10a位置,然后钻头从套筒6内插入,就能够确保钻头顶在圆柱状零件10上并且不偏移,而且套筒6也会减轻钻头的振动,从而提高钻孔的尺寸精度。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21和活动座31均为长方体并且形状相同,固定夹臂22与活动夹臂32的形状也相同,并且第一铰接点a和第二铰接点b分别位于固定座21和活动座31的中心位置,因此,当固定夹臂22和活动夹臂32夹持圆柱状零件10时,固定座21与活动座31相对圆柱状零件10的中线10a对称,固定夹臂22与活动夹臂32相对圆柱状零件10的中线10a对称,第一辅助杆4和第二辅助杆5也相对圆柱状零件10的中线10a对称,从而保证套筒6的位置就在圆柱状零件10的中线10a上,确保钻孔的位置精确。

所述的支撑架1上设有螺杆7,所述的螺杆7上设有螺母,所述的活动座31固定连接在螺母上,所述的支撑架1上还设有用于转动螺杆7的手柄8。通过转动手柄8就可以使得活动座31相对支撑架1滑行,结构非常的简单,操作方便。

所述的支撑架1上设有滑轨(图中未示出),所述的活动座31上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槽(图中未示出)。滑轨与滑槽配合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使活动座31滑行更平稳。

所述的第一辅助杆4和第二辅助杆5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的套筒6可拆卸地穿设在所述的通孔内。套筒6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辅助杆4和第二辅助杆5上,因此套筒6可以进行更换,当更换不同的钻头时就更换不同的套筒6,从而满足钻不同孔的要求。

在固定夹臂22与活动夹臂32夹持圆柱状零件10时,所述的套筒6的下端与圆柱状零件10最高点之间的距离为0~2mm。因此,套筒6的下端不会顶在圆柱状零件10上,避免在活动座31滑行时套筒6与圆柱状零件10刮碰,使得套筒6的运动很顺畅。而且套筒6的下端与圆柱状零件10的距离又不超过2mm,又使得套筒6对钻头起到很好的导向支撑作用,避免钻头振动过大。

一种采用钻孔辅助装置进行钻孔的钻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通过夹具9将圆柱状零件10夹紧;

b:将支撑架1横跨放置到圆柱状零件10上并与圆柱状零件10相切,并且固定夹臂22与圆柱状零件10的外周面贴合;

c:使活动座31相对支撑架1滑行,直至活动夹臂32与圆柱状零件10的外周面贴合,在此过程中,第一辅助杆4和第二辅助杆5相对固定座21和活动座31转动;

d:将钻头对准套筒6,并从套筒6内向下运动而在圆柱状零件10上钻孔。

采用上述钻孔方法,可以在圆柱状零件的中线位置方便地钻出孔来,减少钻头在圆柱状零件的弧面上寻找精确位置的时间,并提高钻孔的位置精度。而且当需要沿圆柱状零件10轴线方向在圆柱状零件10的中线位置钻出一排孔时,只需松开活动座31并沿圆柱状零件10轴线滑动整个支撑架1,然后再将活动夹臂32夹持住圆柱状零件10即可,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