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辊冷轧机工作辊正负弯辊平滑过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4884发布日期:2018-08-14 17:21阅读:8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金属板带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六辊冷轧机工作辊正负弯辊平滑过渡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冷轧机中,工作辊弯辊技术是调整板形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作辊弯辊分为正弯和负弯,正弯用于消除带材的边浪,负弯用于消除带材的中浪,在轧制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板形调整工作辊采取正弯或负弯以及正负弯辊力的大小以取得良好的板形,在正弯与负弯的切换过程中,由于结构的原因,当正弯力减小至负弯力加上以及负弯力减少至正弯力加上的切换过程中,工作辊弯辊处于失控状态,在此过程中板形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辊冷轧机工作辊正负弯辊平滑过渡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轧制过程中,当需要调整工作辊采取正弯或负弯时,在正弯与负弯的切换过程中,工作辊弯辊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进而使得正负弯切换过程中的板形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连接油路,用于控制油路的通断,过滤器连接第一伺服阀和第二伺服阀,用于控制进入伺服阀油液的清洁度,第一伺服阀连接第一边部弯辊缸、第二边部弯辊缸、第三边部弯辊缸、第四边部弯辊缸,用于控制边部的弯辊缸,第二伺服阀连接第一中部弯辊缸、第二中部弯辊缸,用于控制中部弯辊缸,第一电磁换向阀连接第一边部弯辊缸、第二边部弯辊缸、第三边部弯辊缸、第四边部弯辊缸,用于通过切换动作实现边部弯辊缸的正弯与负弯,第二电磁换向阀连接第一中部弯辊缸、第二中部弯辊缸,用于通过切换动作实现中部弯辊缸弯辊力的方向,第一溢流阀连接第一边部弯辊缸、第二边部弯辊缸、第三边部弯辊缸、第四边部弯辊缸,用于边部弯辊缸杆腔弯辊力即负弯力的过载保护,第二溢流阀连接第一中部弯辊缸、第二中部弯辊缸,用于中部弯辊缸杆腔弯辊力的过载保护,第三溢流阀连接第一边部弯辊缸、第二边部弯辊缸、第三边部弯辊缸、第四边部弯辊缸,用于边部弯辊缸塞腔弯辊力即正弯力的过载保护,第四溢流阀连接第一中部弯辊缸、第二中部弯辊缸,用于中部弯辊缸塞腔弯辊力的过载保护,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第一伺服阀,用于与第一伺服阀闭环控制实现边部弯辊缸弯辊力的控制,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连接第二伺服阀,用于与第二伺服阀闭环控制实现中部弯辊缸弯辊力的控制。

进一步,当需要所述工作辊处于正弯状态时,边部的弯辊缸处于伸出状态实现弯辊力,其伸出由所述第一换向阀控制,伸出力的大小由所述第一伺服阀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闭环进行控制,此时中间的弯辊缸处于缩回状态,其缩回由所述第二换向阀控制,缩回力的大小由所述第二伺服阀和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闭环进行控制,边部的弯辊缸伸出的力减去中部弯辊缸缩回的力就是实际作用在轴承座上的正弯力,当根据板形控制需要将正弯切换至负弯时,边部弯辊缸伸出的力逐渐减小,当边部弯辊缸的伸出力等于中部弯辊缸缩回的力时,作用在轴承座上的弯辊力为零,边部弯辊缸的力继续减小则边部弯辊缸与中部弯辊缸的合力将朝向轧制线使得工作辊形成负弯状态,当边部弯辊缸的力减小至零后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切换使得第一伺服阀供出的油液供至边部弯辊缸的杆腔,此时通过第一伺服阀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的闭环控制对边部弯辊缸杆腔的力进行控制,当其力增大时,边部弯辊缸会逐渐缩回,直至其越过蘑菇头与轴承座的间隙再次接触到轴承座,随后边部弯辊缸与中部弯辊缸的力同时作用在轴承座上形成负弯力,通过调整边部弯辊缸缩回力即实现负弯力的大小控制,当负弯力稳定后将中部弯辊缸切换至伸出状态,由此实现了正弯至负弯平滑过渡,进而使得此过程中的板形得到有效控制,当由负弯向正弯切换时用相反动作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六辊轧机工作辊正负弯辊平滑过渡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ps为供油口,t为回油口,第一球阀1-1和第二球阀1-2连接油路,用于控制油路的通断,过滤器2连接第一伺服阀3-1和第二伺服阀3-2,用于控制进入伺服阀油液的清洁度,第一伺服阀3-1连接第一边部弯辊缸8-1、第二边部弯辊缸8-2、第三边部弯辊缸8-3、第四边部弯辊缸8-4,用于控制边部的弯辊缸,第二伺服阀3-2连接第一中部弯辊缸9-1、第二中部弯辊缸9-2,用于控制中部弯辊缸,第一电磁换向阀4-1连接第一边部弯辊缸8-1、第二边部弯辊缸8-2、第三边部弯辊缸8-3、第四边部弯辊缸8-4,用于通过切换动作实现边部弯辊缸的正弯与负弯,第二电磁换向阀4-2连接第一中部弯辊缸9-1、第二中部弯辊缸9-2,用于通过切换动作实现中部弯辊缸弯辊力的方向,第一溢流阀5-1连接第一边部弯辊缸8-1、第二边部弯辊缸8-2、第三边部弯辊缸8-3、第四边部弯辊缸8-4,用于边部弯辊缸杆腔弯辊力即负弯力的过载保护,第二溢流阀5-2连接第一中部弯辊缸9-1、第二中部弯辊缸9-2,用于中部弯辊缸杆腔弯辊力的过载保护,第三溢流阀6-1连接第一边部弯辊缸8-1、第二边部弯辊缸8-2、第三边部弯辊缸8-3、第四边部弯辊缸8-4,用于边部弯辊缸塞腔弯辊力即正弯力的过载保护,第四溢流阀6-2连接第一中部弯辊缸9-1、第二中部弯辊缸9-2,用于中部弯辊缸塞腔弯辊力的过载保护,第一压力传感器7-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7-2连接第一伺服阀3-1,用于与第一伺服阀3-1闭环控制实现边部弯辊缸弯辊力的控制,第三压力传感器7-3和第四压力传感器7-4连接第二伺服阀3-2,用于与第二伺服阀3-2闭环控制实现中部弯辊缸弯辊力的控制。

当需要工作辊处于正弯状态时,边部的弯辊缸处于伸出状态实现弯辊力,其伸出由第一换向阀4-1控制,伸出力的大小由第一伺服阀3-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7-2闭环进行控制,此时中间的弯辊缸处于缩回状态,其缩回由第二换向阀4-2控制,缩回力的大小由第二伺服阀3-2和第三压力传感器7-3闭环进行控制,边部的弯辊缸伸出的力减去中部弯辊缸缩回的力就是实际作用在轴承座上的正弯力,当根据板形控制需要将正弯切换至负弯时,边部弯辊缸伸出的力逐渐减小,当边部弯辊缸的伸出力等于中部弯辊缸缩回的力时,作用在轴承座上的弯辊力为零,边部弯辊缸的力继续减小则边部弯辊缸与中部弯辊缸的合力将朝向轧制线使得工作辊形成负弯状态,当边部弯辊缸的力减小至零后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4-1的切换使得第一伺服阀3-1供出的油液供至边部弯辊缸的杆腔,此时通过第一伺服阀3-1与第一压力传感器7-1的闭环控制对边部弯辊缸杆腔的力进行控制,当其力增大时,边部弯辊缸会逐渐缩回,直至其越过蘑菇头与轴承座的间隙再次接触到轴承座,切换过程中虽然边部弯辊缸蘑菇头离开了轴承座,但中部弯辊缸弯辊力通过蘑菇头仍作用在轴承座上,所以切换过程中轴承座弯辊力仍处于受控状态,随后边部弯辊缸与中部弯辊缸的力同时作用在轴承座上形成负弯力,通过调整边部弯辊缸缩回力即实现负弯力的大小控制,当负弯力稳定后将中部弯辊缸切换至伸出状态,由此实现了正弯至负弯平滑过渡,进而使得此过程中的板形得到有效控制。当由负弯向正弯切换时用相反动作过程。图1说明的是一个缸块上弯辊缸的动作情况,由于弯辊的四个缸块边部液压缸通过管路连接,中部液压缸亦通过管路连接起来,其动作完全一致,故以此一个缸块说明。

本发明通过伺服阀与压力传感器的闭环控制实现边部弯辊缸弯辊力的大小控制,通过电磁换向阀的换向实现正负弯辊力的切换,通过改变中部弯辊缸的力及切换其力的方向来实现正负弯辊力的平滑过渡,进而使得正负弯切换过程中的板形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在轧制过程中,当需要调整工作辊采取正弯或负弯时,在正弯与负弯的切换过程中,工作辊弯辊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进而使得正负弯切换过程中的板形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